原標題:深圳疫情經濟成績單:四大一線城市中率先“負轉正”,背後是民企的力量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7月28日,深圳市2020年上半年“成績單”出爐,地區經濟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1%,在四大一線城市中率先轉正。

據深圳市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地區生產總值(GDP)爲12634.30億元,同比增長0.1%,增速較一季度回升6.7個百分點,二季度經濟增長實現由負轉正。

從統計數據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2.06億元,同比下降8.1%;第二產業增加值4553.60億元,同比下降2.3%;第三產業增加值8068.64億元,同比增長1.7%。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爲0.1∶36.0∶63.9。

“這個成績令人鼓舞,從上半年數據看,整體經濟出現明顯恢復態勢,經濟反彈趨勢有望延續。”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纔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說。

二季度GDP由負轉正

“在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沖擊的背景下,深圳市是四大一線城市中率先實現經濟由負轉正的一個城市,反映了深圳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工作上的顯著成效。”徐洪才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應對疫情的“戰時狀態”,更檢驗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深圳的科學防疫和有序復工,爲後續的經濟反彈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第二季度是深圳經濟的全面復甦階段,與第一季度數據相較而言,深圳市二季度成績顯著提升,其中,固定資產投資表現最爲亮眼,進出口總額相對持平,消費表現稍弱。

統計數據顯示,深圳上半年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也保持了較快增長。截至6月末,深圳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餘額93980.38億元,同比增長16.7%;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餘額65323.02億元,同比增長15.5%。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仍在下降。上半年,深圳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6%,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2.1個百分點。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30.92億元,同比下降4.7%,降幅較一季度收窄8.1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78.71億元,同比下降14.1%,降幅較一季度收窄4.2個百分點。

“從各方數據來看,深圳經濟發展態勢逐漸向好,成績來之不易,究其原因,不止是深圳經濟韌性和產業結構的優勢,更是城市治理的效能在支撐發力。”徐洪才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民企助推 經濟復甦態勢明顯

“GDP增速轉正背後,除了政府主動作爲,民企功不可沒,深圳能夠保持經濟活力,與民營經濟有很大的關係。”經濟學家餘豐慧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深圳民營企業以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爲主導,活躍度高,轉型靈活,因此疫情影響帶來的負面作用小一些。”

得益於良好的產業結構,深圳的稅收增速領跑全國。其中民營企業的貢獻率達到了60%以上。

記者注意到,在今年的中國500強上市企業中,深圳上榜企業就有34家。從盈利能力來看,在最賺錢的10家上市公司中,深圳佔了3家且均爲民營企業,分別是中國平安騰訊招商銀行

除上榜企業外,深圳市民營企業總體也構成了深圳經濟的中堅力量,上半年,在疫情影響之下,深圳的新註冊企業仍然出現大幅增長。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深圳新登記商事主體237209戶,同比增長1.3%。其中企業151144戶,同比增長14.9%。

展望下半年經濟發展,餘豐慧表示,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我國經濟回升是有基礎、有潛力、有條件實現的,雖然下半年的經濟壓力依舊不容小覷,但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迴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只要穩住經濟基本盤,經濟就不會出現大滑坡,全面復甦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