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百餘年來,招商局秉持“以商業成功推動時代進步”的企業使命,踐行“與祖國共命運,同時代共發展”的核心價值觀。2009年,招商局集團發起成立招商局慈善基金會,作爲招商局集團統一的專業公益平臺,其在扶貧攻堅、城鄉社區發展、香港及“一帶一路”公益、企業員工志願者隊伍建設等方向上深耕發展,從資金資助、能力支持、志願者社羣建設等多個維度,支持招商局集團員工志願服務體系化發展。基金會推出“志願者說”欄目,旨在挖掘招商局集團內各級員工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組織、服務項目的生長印記,並反映一家企業基金會開展企業志願者工作的思路和做法。本期,我們聚焦來自招商局集團下屬港口運營板塊一線的員工小強,聽他說說和義工聯盟兄弟們的那些事兒。(文 | 鄭旭釗李雨哿)

「 我是丁國強,叫我小強就行。」

手機的另一端傳來了渾厚有力的聲音,這是丁國強(以下簡稱小強)第一次接受我們的採訪。小強今年38歲,是招商局港口下屬寧波大榭碼頭的一名一線技術工人。除此之外,小強還是“盟主”——CMICT義工聯盟的建立者。

我就是想帶着兄弟們做點事

2005年進入寧波大榭碼頭公司後,小強擔任電氣機械管理和維護的技術員,平時家電的小檢小修都是自己動手,還會主動幫助身邊的同事,再加之修理技術過硬,大家有什麼需要維修的電器都會找他搭把手。此外,小強拉上了他同爲技師的好兄弟們一起維修送來的電器。但隨着維修服務的順利開展,小強發現,僅靠他和兄弟們組成的志願小團隊難以承擔許多服務和職能:

「有很多的愛心人士想要參與我們的活動並捐贈物資,但是如果我們沒有獨立賬號的話是不能接受的。」

「當時我就覺得可以去建立一個團體,在空閒時間,帶着同爲技工的兄弟們做點有益於社會的事情,同時也幫助我們提升技能水平。」

爲了保證志願服務開展得正規有序,2009年,小強和幾個技術班的兄弟,發起了CMICT義工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專門提供家電維修等便民服務。幫助社區羣衆解決問題,帶動單位同事服務社會。

除了維修,我們還想做點別的

聯盟建立後,受到了大榭開發區團工委的號召,小強將聯盟的服務對象拓展到了社區居民。在管委會和社區的支持下,聯盟在海港社區獲得了兩間辦公室作爲便民服務點,每週末安排3名義工兄弟在站裏提供服務,還會定期組織上門維修,並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憑藉着細心熱情的服務,聯盟收穫了居民的熱烈支持。

正在爲居民提供維修服務的小強

除了在居民區舉辦大型便民活動,小強還帶着聯盟的志願者們一同前往敬老院進行電器設施翻新,同時開展一些關懷活動。

志願者正在敬老院開展維修服務

而關懷活動的開展,給聯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改變:

「一些家庭主婦或自由職業者自發地加入我們,他們的空閒時間比較多,敬老院的任務也不需要專業的技術。大家經常就是去包包餃子、包包餛飩啊,給老人洗頭、理髮這些。然後我們也就想,可以在維修之外,多開展一些其他的活動,大家很願意參與,而且也很切實地解決了一些社會需求。」

志願者正在給老人理髮

志願者正在烘焙蛋糕爲老人慶生

敬老院服務的開展,讓聯盟看到了除維修服務外更多的可能性。他們開始拓展聯盟服務的類型,規劃聯盟的多元化發展。

「例如寧波這邊有很多單身的朋友們,所以我們便與婦聯聯合組織了幾場單身聯誼會,爲寧波這邊企業或事業單位的一些青年提供服務,加上寧波是服裝大市,存在許多皮革廠等,一線也有很多的女職工(可以參加)。

除了單身聯誼會,這兩年我們還在暑假開展了留守兒童的海港親子游,此外我們發現寧波有很多手工藝人,像木工什麼的,所以我們也開展了一些引導大家傳承寧波民間工藝、非遺項目的夏令營。」

聯盟帶着“小候鳥”們開展公益活動

隨着不同類型公益活動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居民被聯盟所吸引,加入了團隊中,成爲志願者,而且聯盟的壯大也使得活動不再被侷限在島上。每年的暑假,志願者們還會組織前往黔東南進行助學活動。

聯盟發展面臨的小波折

回顧聯盟的發展歷程,小強坦言也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困境,哪怕是現在,小強和他的兄弟們也正在爲此苦惱:

「在公益活動上,公司給予了部分資金支持,但因爲我們維修服務的實際工作量是比較大的,所以相應的我們需要承擔的維修材料費用也會比較大。這對我們的資金有着比較大的考驗。還有一個挑戰是關於如何保證資金的持續性,因爲我們作爲一個志願者聯盟是負責提供持續性服務的。」

除了資金問題,聯盟還面臨着一個身份資質的問題:

「由於在島上公益相關的組織一個也沒有,民政局的工作人員沒有註冊和管理公益性質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經驗,所以我們現在還沒成功註冊成民辦非企業單位。」

儘管難題重重,在訪談中,我們也深深感受到小強一直在努力嘗試和探索如何持續健康地發展聯盟,以樂觀熱情的心態,探索着解決問題的辦法:

「目前我們是通過兩個途徑來獲得資金支持的:一是招商局慈善基金會,我們在過去向他們申請了一些資金資助。基金會作爲集團公益的實施平臺也給予了我們很多支持。另一個是我們自己設立的愛心冰箱:我們在部門設了一些小冰箱,進一些飲料啊、方便麪啊什麼的,以較低的價格進行售賣,通過薄利多銷的形式來做這一塊也能獲取一定的資金。」

聯盟設立的愛心冰箱

公益越社區,越有生命力

公益是純粹的、樸素的。

當問及聯盟是如何維繫十年之久時,小強的回覆透着一線技術工人最樸素的價值觀。

「咱們聯盟做公益,不是爲了賺錢,不是爲了名聲,而是爲了做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豐富大夥兒的業餘生活,這纔是我們的出發點和本意。

通過做公益,我們技術工人也可以認識到自己哪方面技能是薄弱的,哪方面還可以提升,我認爲這兩點就是我們聯盟能維持10年初心的原因。」

從身邊的電器維修到社區便民服務工作室,從社區服務到助老助學,從一個人的興趣到一羣人的自發行動,義工聯盟它飽含了一線技術工人讓技術發光的理想,和一線員工融在骨子裏的社會責任感。

招商局慈善基金會倡議、支持招商局員工發揮所長,貢獻時間和精力,在廣闊的社區場景中開展“身邊的公益”。小強和義工聯盟十年曆程則是“從身邊到社區”的生動呈現。

關心社區、發現社區、服務社區,進而連接社區中的每個人,這或許是義工聯盟能在十年中帶着困惑但仍然向陽生長的祕鑰。我們相信並期待小強和聯盟的小夥伴們在更廣闊的社會“大江湖”中續寫企業員工志願公益的傳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