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肾结石是一个很普遍的疾病,很多人都会得这种病,尤其是男性朋友。

虽然这不是什么大病,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会造成许多不便,所以平时还是要做好防患工作。那么在平时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和治疗肾结石呢?

一、肾结石的“元凶”是谁?

肾结石,在我国成年人群当中是非常多见的,有数据调查发现,几乎每17人里就有1人患肾结石,且南方高于北方,男性多于女性。

让人更头疼的是,一旦患上肾结石,再次发作的可能性将增加50%,给患者的生活以及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平时要注意避免。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得先了解下肾结石的诱因。

1、摄入的钙含量太少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相关研究院,曾在13年的时候做过钙与肾结石相关研究,发现从饮食中摄入钙含量较多的人,比低钙饮食的人发生肾结石的几率要低。

而要是说到原因,是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钙,草酸盐便会和尿液中的钙结合,引发结石的形成。

2、盐吃多了

人如果大量的摄入钠盐,可增加肾脏对钙的排泄量,而这很可能致使肾结石的发生。

3、肉吃太多

《营养流行病学杂志》在14年曾刊登过一项研究,显示:饮食偏素的人比老吃肉(100g/天)的人,患肾结石的可能性要小将近30%左右。

4、肥胖

《泌尿学杂志》12年曾曾刊登过一项研究,显示:肥胖女性发生肾结石的可能性比身材苗条的同龄人相比,要高出将近35%。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肥胖会改变尿路的PH值,从而导致形成肾结石的尿酸含量增加。

5、一些疾病没有及时解决

比如炎症性肠病,如果没有及时解决,多半会伴随腹泻等不适,而这样可能形成脱水,导致尿液中引发肾结石的化学物质数量增加。

如果在这些方面没有多加注意,很容易就中招,而肾结石,肯定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所以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二、肾结石怎么治最好?

如果体内的肾结石体积比较小(4-6mm以下)且数量不超过3个,也没有什么尿血、尿路梗阻等不舒服的表现,可以暂时先观察,同时大量饮水、多运动或服用药物来多辅助排石,不需要特殊治疗。

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则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经皮肾镜激光碎石等治疗,每种治疗方式都有各自的适应症,具体如下:

•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孤立的、直径不超过1cm的肾结石,有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对硬度不高的结石有良好的效果。

• 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直径<2cm,有很强的针对性,可精准击碎结石,并取出,且效果多数都比较理想。

• 经皮肾镜激光碎石:适用于最大直径超过2cm的肾结石,尤其是鹿角形结石。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建议选择正规医院有经验的医生,相信他会给出最适合你的治疗方案。

对于已经发生的肾结石,积极治疗是关键,而没有中招的朋友也不要大意,因为肾结石发病率很高,所以还是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

三、做好几件事,肾结石远离你

预防肾结石,要注意适当补充钙物质,因为饮食里的钙质可以在胃肠道里就将食物中的草酸中和成草酸钙沉淀而排出体外,阻止草酸被小肠吸收,从而起到预防效果。

此外,预防肾结石,还要多喝水,这一点很重要,建议一天可饮用7~8杯清水(1.5~1.7升),这样基本可保证产生2升以上尿液,而足够的尿液可减少溶质结晶析出成为结石。

但是注意,饮料是不行的,尤其是含糖的,喝多了反而会增加肾结石的患病风险。

饮食上也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如果属于健康人群,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合理搭配膳食、均衡营养即可。

如果是肾结石患者,每天要注意控制食盐的摄入(<5g/天),不然盐吃多了可增加尿钙排出,增加患肾结石风险。

多吃蔬果少吃肉,因为吃肉太多不仅增加尿钙水平,还增加嘌呤摄入,进而提高尿酸水平,这都会加大肾结石风险。

同时,根据结石的成分和尿液的化验结果,减少富含相应成分的食物摄入,比如有草酸钙结石的患者,要尽量避免菠菜、芹菜等富含草酸的食物;有尿酸结石的患者,要尽量减少高嘌呤食物,比如海鲜等。

肾结石发病率高,危害大,严重者可影响肾功能,或感染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所以大家一定要有防患意识,做好防治工作,有问题及时就医。

互动:肾结石的症状有哪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