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57年,漢景帝劉啓繼大漢朝皇帝位。他在位期間,繼承父志,施展抱負,實施多種政治策略,包括農業改革、修改法制、重視文化教育,與其父親漢文帝共同開創了“文景之治”,也爲兒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堅定的基礎,可謂是西漢史上非常重要的位置——承上啓下。他在位16年期間,究竟實行了哪些政策上承“文景之治”、下啓“漢武盛世”呢?

《美人心計》高昊版劉啓

第一:農業方面的變革

漢景帝一繼位就下令“令田半畝”,意思是減少稅收,改稅收爲漢文帝在位時稅收的一半,也就是三十稅一,這是西漢“獨家冠名”的田稅稅率;規定土地貧瘠地區的人們可以搬到土壤肥沃、資源豐富的地方住;把國家的田地租給沒有地的農民,擔心官吏中飽私囊還多次下令打擊貪官;爲保護糧食的儲備,頒令禁止人們用穀物釀酒,用米粟餵馬。在農業上的種種舉措,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環境,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極大地保護了農業的發展。

《美人心計》高昊版劉啓

第二:法制上的變革

漢景帝的“菩薩心腸”在國家法制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是歷史上少有的不重刑罰、拒絕酷吏的帝王。他下令對之前的一些酷罰進行改革修正,拒絕殘酷過重的刑罰;他強調法律的嚴謹性,不能隨意定罪或冤枉,一定要公平待人;他給特殊的罪犯一些特別照顧,使刑罰變得更加人性化。他在國家法制上的改革,充分表現了他“無爲而治”“與民休息”的統治政策,這使國家安定祥和,百姓之間溫馨相處,他也獲得了更多百姓的稱頌和愛戴。

《美人心計》高昊版劉啓

第三:文化教育事業上的發展

漢景帝非常重視文化教育,最突出的就是文翁辦學,他還一面宣傳文教的禮儀,一面打擊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土豪”,並對此實施了箱梁策略:一是修建陽陵的時候學習漢高祖,把一部分“土豪”遷到陽陵邑,讓他們親友分離,避免相互勾結,減弱了他們的勢力;二是選用一些鐵面無私的官吏,按照律法斬殺一些大奸大惡之人,殺雞儆猴,起到了警示不法“土豪”和官僚的作用,這樣一來,有效地調整了階級關係,促進了社會發展。

《美人心計》高昊版劉啓

在這一系列治國舉措並舉的狀態下,漢王朝更加國富民強:經濟快速發展,人口迅速增長,國庫充實。在漢景帝后期,還出現了國庫裏的錢堆積如山,串錢的繩子都斷了,糧食多到糧倉堆不下,露在外面,有的甚至都黴腐了,由此可見,漢景帝的統治實在英明。

漢景帝所處的位置是西漢歷史上至關重要的,對上承接父親的志向,延續父親的統治,又加以改善,實現了“文景之治”的安居樂業景象;對下啓示漢武帝的統治,爲漢武帝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營造了歌舞昇平的氛圍,爲漢武帝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漢景帝起了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可謂是一代明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