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上行走,保持一定程度的低姿態,更容易獲得他人的讚賞、認可和支持。當你遇到一扇很低的門時,你昂首挺胸地過去,肯定會碰得頭疼,明智的做法是彎一下腰,低一下頭,讓低矮的門顯得比你高就行了。

明代思想家呂坤說人有三忌:“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低姿態是一種智慧,與人格、品德無關。

有品位的人、有內涵的人、成熟的人都不一定擁有低姿態,但擁有低姿態的人無疑更有品位、更有內涵、更成熟。

現實之中許多老實的人都是有知識,聰明的。但是,這些都沒有創造價值,沒有創造效益,也沒有體現在你的成績上,你還是一個沒有資本的人。

在社會上,更多的時候,你更需要別人,而你沒有足夠的資本讓別人需要你。你需要找一份工作,你需要開拓更廣泛的人際關係,你可能處於一種求人的地位,處於一種必須表現低姿態的情境之中。

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必須先學會說“小話”。所謂“小話”,就是謙虛的話、低調的話和禮貌的話。

在你說“小話”之前,你可能會擔心別人會傲慢地對待你,會輕視你,會對你視而不見,甚至侮辱你……因此你會退縮,會喪失勇氣。

正因爲如此,你可能會從此打出“萬事不求人”的招牌,寧可忍受不辦事的後果,忍受不辦事的煩惱,把事情擱置,而不是說“小話”。這說明你很脆弱。

你如何看待自己是一回事,別人怎麼看你又是另一回事。你應該把別人對你的看法和你自己的價值觀分開。你有一千個理由來重視自己,你有一千個理由來證明你的價值。

一個人的尊嚴可以分爲內在的尊嚴和外在的尊嚴。一個人的外在尊嚴取決於他的實力和成就。內在的尊嚴不取決於別人外在的評價,而在於對自身生命價值的肯定,任何人都有自己內在的尊嚴。

當一個老實的人外在實力和成就不是很突出時,那他的尊嚴主要是由內在自尊支撐的。內在的尊嚴是一個人尊嚴的起點和基礎。若是一個人因爲老闆的一個微笑就昂首挺胸,又因爲某人的白眼便垂頭喪氣,那他還有沒有尊嚴可言?

當一個人沒有足夠的實力時,就不能對外在的尊嚴有太高的期望,必須以自己內在的尊嚴生活和工作。

當你尋求幫助的時候,當你說“小話”的時候,你內心的精神支柱應該是你內在的尊嚴。而內在的尊嚴是完全不受別人的看法和評價而獨立存在的。內在的尊嚴只是你對自己生命價值的肯定,這與別人的意見無關。

你去求別人,並不意味着別人比你更有價值、更有尊嚴。這隻意味着別人在你想做的事情上比你更有主動權。因爲主動權操之於人,所以你應該表現出一種低姿態。

其實,你以低姿態出現只是表面現象,爲了讓對方感受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感,讓他願意與你合作。事實上,表面越謙虛的人,反而是非常聰明的人。

美國著名教育家帕金斯30歲就任芝加哥大學校長,有人懷疑他這麼年輕是否能勝任大學校長一職。他知道後只說了一句話:“一個30歲的人所知道的是那麼少,需要依賴他的助手兼代理校長的地方是那麼的多。”

這句簡短的話讓那些懷疑他的人一下子安心了。很多人常常喜歡錶現出自己比別人更好,或者努力證明自己有特殊的才能。然而,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會自吹自擂的,正所謂“自謙則人必服,自誇則人必疑”就是這個道理。

老實人,在塑造處世心態時,保持謙虛的低姿態,是一種明智的生存策略。因爲先讓別人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試着找出並說出對方的優點,會讓對方感到面子、感到光彩。這樣,對方和你的關係就更近了一步。

最終,還是你得到了好處。可以說,謙退心態正是老實人走向成功的一種心理素質,也是老實人邁向大格局的必備因素。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漁樵耕讀看生活

追夢路上,讓靈魂發光,寫接地氣有溫度的文字,願給更多的人帶來正能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