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 (河北日報記者邢雲 通訊員賈東輝)今年以來,河北省邢臺市把“抓黨建、防疫情、促脫貧、保小康”活動作爲基層黨建工作的“頭等大事”和“一號工程”,創新載體、強化舉措、凝聚合力,有力推進“堡壘示範”“先鋒引領”“能力提升”“人才支撐”“幫扶助力”五大行動落地落實,爲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強化責任落實助推高質量脫貧

日前,筆者走進鉅鹿縣觀寨鄉何寨村外的金炳誠葡萄種植產業園看到,果農們正忙着剪枝剪葉。

“夏季正值葡萄生長期,要剪除多餘嫩枝,促進枝蔓健壯成長。”該產業園負責人劉財舉介紹,他們引進的克瑞森葡萄因爲錯季晚熟,經濟效益較高。

爲帶動村民致富,該縣支持村民種植克瑞森葡萄,幫助村民建設避雨棚。同時以村爲單位,金炳誠葡萄種植產業園先期爲羣衆墊付購買葡萄苗、建設大棚等的資金,羣衆可分期償還,減輕資金壓力,最長分3年還清。“很多村民都參與種植,預計今年全縣將推廣種植克瑞森葡萄2.7萬畝。”劉財舉說。

推廣克瑞森葡萄種植是邢臺市深化“百企幫百村”活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該市積極推動民營企業(商會)聯繫幫扶村,實現“一縣一標杆、一鄉一示範、一村一項目”,即每個幫扶縣至少建好一個標杆扶貧工廠,每個鄉鎮至少建好一個示範扶貧車間,每個幫扶村至少開發一個扶貧項目,幫助羣衆致富。

此外,邢臺市開展了村“兩委”幹部專項排查行動,對存在工作不力等問題的村幹部立即清理並補齊配強。全市799個幫扶村由縣鄉領導包聯,每個幫扶村確定一名縣級幹部和一名鄉鎮幹部,採取“二包一”方式進行包聯,壓實工作責任,推動任務落實,解決存在問題。該縣依託農村網格員,建立了防返貧預警員隊伍,年內分批次對防返貧預警員進行培訓,實現全覆蓋。

“這些都是‘堡壘示範’行動的主要內容。”邢臺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邢臺市委高度重視“抓黨建、防疫情、促脫貧、保小康”活動,多次部署推動,創新制定了推進“抓黨建、防疫情、促脫貧、保小康”五大行動十六項舉措等,嚴格落實“思想不懈怠、工作不放鬆、政策不走樣、資金不減少、幫扶工作隊不撤退”的“五不”要求,強化責任落實。

提升基層幹部帶富能力

打造專職化“領頭羊”隊伍,是築牢基層根基的重要基石。

黨員帶好頭,幸福生活有奔頭。實施“先鋒引領”行動,今年,邢臺市將全面實現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人兼”,打造專職化黨組織書記隊伍,有力有序逐村制定“一人兼”工作方案。鼓勵大學生、退役軍人、企業家、退休幹部等擔任黨組織書記,新當選的農村黨組織書記中,退休幹部、企業家、致富帶頭人、大學生所佔比例要達到50%,逐步提高退役軍人所佔比例。

按照《邢臺市農村(社區)黨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要求,該市對799個幫扶村黨組織進行評星定級,實行“一年一考覈、一年一調整”管理機制,動態調整星級等次。對被評爲“三星級”“二星級”“一星級”的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落實每月不低於6000元、5000元、4000元的基礎職務補貼。對被評爲“三星級”的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在考錄鄉鎮公務員、納入鄉鎮事業編和推薦“兩代表一委員”時,予以傾斜。

實施幫扶村發展黨員“星火計劃”。對新發展的青年黨員進行專門培訓,充實後備幹部隊伍,每個幫扶村每年至少發展1-2名青年黨員,儲備村級後備力量。

“人要正、心要細、理要通、事要公、賬要清。”日前,在臨西縣“村支書大講堂”中,大劉莊鄉前閻村黨支部書記玄振清在縣委組織部視頻會議室裏,向全縣黨支部書記介紹了自己任職30年總結的經驗做法。

提升基層幹部的領富帶富能力,關係着“抓黨建、防疫情、促脫貧、保小康”活動成效。實施“能力提升”行動,邢臺市委組織部開展了千名幫扶村幹部、千名幫扶村優秀青年、千名駐村幹部“3個1000”培訓,目前已舉辦線上線下培訓班70餘期,累計培訓1.8萬餘人次。建立能力提升常態化機制,利用智慧黨建可視化系統,每半月舉辦一次夜校培訓班,對全市5357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進行線上培訓,實現全覆蓋。

同時,該市還對幫扶村實施優秀青年培訓計劃,按照分批培訓的方式,提高“帶頭致富、帶領羣衆致富”的本領。在全市幫扶村中,每村確定1-2名有創業意願的優秀青年,重點圍繞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農業服務業、電子商務等開展培訓,市級年內舉辦4期示範培訓班,縣級進行兜底培訓,並組織實地觀摩,開闊視野,從中選出一批帶富能力強、示範效應好的致富帶頭人典型,擴大示範效應。

以人才支撐提升幫扶質量

“這些櫻桃樹由於葉幕層過厚,樹冠內部部分枝條光照不足,影響花芽分化和果品質量,一定要及時修剪。”日前,市林業局的國家級科技特派員李世忠來到臨城縣潤濤現代農業園區內對果農進行技術培訓。他一邊給果農們講解問題的根結,一邊示範操作,手把手教果農夏季果蔬管理的相關知識。

實施“人才支撐”行動,暢通人才下鄉渠道,邢臺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聯合選派150餘名市、縣兩級專業技術人才組成科技特派員隊伍,深入幫扶縣開展科技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並積極組織科技人才與派出單位、服務對象簽訂三方服務協議,約定服務方式、內容和預期目標。今年計劃開展果樹、大棚蔬菜、玉米、棉花、小麥等農業科技服務活動300場以上,培訓農民3萬人次以上。另外,邢臺市建立了“千名農村實用人才庫”,加強對各類“土專家”“田秀才”等鄉土人才培養,年內培訓不少於2000人次,並提高鄉土人才報酬待遇,確保在農村“留得住、用得上”。

實施“幫扶助力”行動,提升幫扶質量。邢臺市加強對206個財政資金重點扶持村的項目申報、審覈確定、組織實施、資金管理等工作,實行“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工程,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有效途徑,進一步做好興村強村。年底前,計劃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佔比達到70%。

邢臺市還建立了對派出單位、駐村工作隊“雙巡查”制度,駐村幹部宣傳脫貧政策,跑辦扶貧項目,推動發展特色產業和壯大集體經濟。市委組織部每半月對駐村工作隊和派出單位開展“雙巡查”,採取明察暗訪、定期查與隨機訪相結合的方式,切實壓實責任。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