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圍剿”TikTok:美國無法容忍網絡文化主導權流失

□徐立凡(專欄作家)

自當地時間7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宣佈,他將直接動用行政命令或行使緊急經濟權封禁TikTok以來,一個關於TikTok的混亂週末開始了,而且持續到了本週。

特朗普先是威脅8月1日下達禁令,後來給了45天寬限期。

微軟先是擱置了接收TikTok美國業務的談判,在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與特朗普談了一次話後,重新啓動了談判。

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在8月3日通過官方渠道首次對外發聲,稱“現在還沒有完全決定最後的解決方案”,“不放棄探索任何可能性”。

當地時間8月3日,特朗普又對此發聲,威脅稱TikTok必須在9月15日之前賣給美國,否則必須關門,而且相當一部分錢要交給美國財政部,不管這筆錢來自TikTok還是微軟,“因爲是我們讓這筆交易成爲可能”。

TikTok美國業務的結局似乎逐漸清晰可又混沌不明。但無論TikTok這一段充滿艱難曲折的遭遇的終局如何,有的真相已經顯現。

特朗普害怕失去美國網絡文化主導權

美國曾經被視爲是一個話語體系開放的市場。但TikTok的遭遇打破了這一傳說。

TikTok以獨特的互聯網文化出現在美國互聯網市場。這裏過去一直是由美國大科技巨頭壟斷的地盤。

如9名TikTok知名博主近日在美國自媒體平臺Medium上發表的致特朗普的公開信所說,“互聯網大企業的壟斷,使Z時代的人犧牲了網絡中立和信息自由。大公司壟斷縮小了世界對互聯網的定義。而TikTok實現了臉書和INS等社交媒體永遠無法實現的互動。”

TikTok 還用充滿歡樂、另類的短視頻,解構了互聯網平臺上越來越瀰漫的仇恨、對立氣氛。

對於在文化形態、意識形態上有優越感的部分美國人,特別是“WASP”(自詡白人盎格魯-薩克遜新教徒者)來說,這種情況是不可接受的。

因爲,這意味着,他們手中的文化定義權、主導權流失。而網絡文化主導權的流失,就意味着通過互聯網平臺操縱輿論和民意的能力下降。對於面臨大選不利形勢的特朗普來說,這如同觸了逆鱗,因此不惜用各種方式打壓TikTok。

保護知識產權看人下菜

在TikTok可能與微軟達成的交易中,顯然,微軟是佔了大便宜的。

此前有關TikTok海外業務出售對價的傳聞顯示,TikTok約有500億美元的估值。即便如此,考慮到TikTok進軍海外市場以來的擴張速度、潛在價值和商業化創新能力,與微軟的交易毫無疑問屬於賤賣。

所以不難理解,爲什麼微軟還專門向美國政府表示感謝。這筆買賣一旦成交,將使微軟業務順利進入社交媒體領域,並拓展出新的消費者業務。過去他們在這個領域毫無建樹。

但這筆大交易不是自願交易,而是特朗普政府幹預的結果。自由競爭在這裏變成了一句空話。

TikTok的競爭對手臉書更不堪。甩鍋中國不說,他們計劃下個月推出Reels,和TikTok一樣允許用戶分享短視頻。

據透露,臉書旗下的Instagram已經向TikTok的一些最受歡迎的大V開出了數十萬美元的價格,讓他們使用Reels的服務。8月2日字節跳動也在微頭條號上直接點名有“抄襲和抹黑”行爲。

美國監管部門雖然對臉書收購Instagram的目的有質疑,但卻對其抄襲行爲不聞不問。保護知識產權,居然是看人下菜,也頗顯諷刺。

法律成了特朗普的“外掛”工具

對於特朗普政府圍剿TikTok的行爲,一直存在法理性方面的質疑,即政府是否有權直接干預商業行爲。

特朗普說他有這個權力。那麼他的權力來自哪裏?

特朗普可以通過宣佈出現了危及國家安全的緊急狀態,動用《國際應急狀態經濟權力法》(IEEPA)。

近年來,特朗普多次動用此法,或威脅動用此法阻撓中國公司對美投資或在美開展業務。

比如自2018年來,這個法主要就用來限制中國公司對美國微芯片等行業的投資。還可以阻止某些外國平臺進入美國的應用商店。

此前,特朗普政府就拿這個大棒迫使螞蟻金服終止了與速匯金的交易,阻止了有中資背景的公司對芯片公司萊迪思半導體的收購。

雖然TikTok只是一家社交平臺,並多次明確表示美國用戶的數據存於美國和新加坡,但是否危及美國安全,解釋權在特朗普手裏。

美國媒體此前就曾指出,《國際應急狀態經濟權力法》相當於特朗普的“外掛”工具,擴大了總統權力,對美國分治制度造成了威脅。

此外,特朗普還可以通過美國財政部下面的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進行國際併購審查來找把柄,這也是美國正在做的事。

該委員會一直在查2017年TikTok收購美國視頻平臺Musical.ly的事。張一鳴在內部信中就提到,在當前的情況下,TikTok美國業務面臨被CFIUS強制要求出售的可能性。

前有併購審查,後有IEEPA,特朗普政府使用的這些工具是不是爲了維護市場公平,發人深思。美國經常標榜自由競爭,但特朗普的所爲,已是公然背離此道。

目前,字節跳動正探索各種方式以圖擺脫圍堵。無論最後選擇什麼方式,可以肯定,不是出於自願。他們的遭遇,不能不讓人對美國當下的市場環境產生疑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