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家二战专栏】地面猛虎篇-稀有战车列传:德军38(t)“蟋蟀”式自行步兵炮

稀有战车列传:德军38(t)“蟋蟀”式自行步兵炮简史(下)

五.底盘不够,补给车凑

因为“蟋蟀”内部空间较小,携带弹药数量也少,为了在危险的前线地区为其补充弹药,德军还研制了专门的装甲弹药补给车。这种补给车说白了就是在“蟋蟀”M的基础上拆掉火炮、增加弹药架制成的。“蟋蟀”补给车用一块钢板封住了战斗室前端的火炮开口,战斗室内部可以携带40枚150毫米炮弹和配套发射药。阿尔凯特公司的“野蜂”150毫米自行榴弹炮也有类似的配套补给车。

“蟋蟀”M战斗室弹药架特写,可见其弹药携带量很少

巨大的步兵炮占用了战斗室的大部分面积

一旦作战需要,“蟋蟀”补给车可以拆掉额外的弹药架和钢板,重新架设火炮,变身正常的“蟋蟀”自行步炮。根据陆军兵器局的武器移交表数据,1944年1月有5辆“蟋蟀”弹药补给车移交部队;2月10辆;3月20辆;4月18辆;5月49辆,剩余月份不明。但总计移交数字为102辆。一般而言,弹药补给车是配发自行火炮连级单位或者营级单位,与普通自行火炮的配发比例起码在1比6以上。但“蟋蟀”补给车和“蟋蟀”自行步炮的产量比例接近1比2,明显偏高。这一方面是因为自行步兵炮排/连的编制偏小,炮车数量偏少,一方面是因为“蟋蟀”补给车可以很容易转化为作战型的“蟋蟀”,多生产一些实际上就是火炮预备车。但目前没有资料显示,有多少“蟋蟀”补给车改回了“蟋蟀”自行步兵炮。

被丢弃在布拉格的“蟋蟀”改自行高炮

捷克民众在围观被丢弃的“蟋蟀”改自行高炮

“蟋蟀”补给车还有一种非正式改进型。士兵没有在战斗室底座上装回sIG33步炮,而是加装了一门从空军战机上拆下来的MK-103式30毫米机关炮,将“蟋蟀”改造成了一种自行高炮。这种武器既可以打击空中敌机,还可以平射地面目标,威力很大。目前尚不清楚这种临时的自行高炮到底改装了多少,不过推测只有个位数。有照片显示,“蟋蟀”自行高炮参与了1945年5月欧洲最后一战:布拉格战役,随后就全部损失了。

六. 技术特点

(一)火力

“蟋蟀”们搭载的sIG33/1型步兵炮是sIG33步兵炮的车载型,重新设计了炮架以适应坦克底盘,但射击性能上和牵引型号没有任何区别。车载型sIG33步兵炮仰俯角为正72度到负3度(也有说法认为俯角为零,最大仰角73度),最大射程4700米,全重1.8吨(车载型1.4吨)。可以看出,这种火炮射程很近,重量又大,这也是其固有缺陷。德军步兵团因为这些原因在战争中后期局部换装了仿苏制的120毫米重迫击炮。不过德军大部分部队始终把这种样貌看上去十分复古、存在很多缺点武器的保留在编制中。原因无他:150毫米步兵炮的威力实在太强了,无法拒绝。这也是德军改造多款自行步炮,也一直坚持使用sIG33的原因。

牵引型的sIG33正在进行发射前准备

以sIG33最常用的IGr33型高爆弹(HE)为例。其弹重38千克,装药量达到可怖的8.3千克阿玛托烈性炸药,相当于超过11千克的TNT。这是个什么概念?同属于团炮的苏/德制120毫米炮装药量仅1.4千克TNT,二战各国师/军属的150毫米级别榴弹炮装药量一般在6-7千克TNT。苏军被称为“重锤”的203毫米B-4重榴弹炮装药也没超过sIG33多少,为15千克TNT。相当于其爆炸威力8倍于120毫米迫击炮,近两倍于150毫米榴弹炮,向203毫米级别火炮靠拢。面对敌军的坚固堡垒或是楼房工事,一炮轰掉是常态。只要150毫米步兵炮能推到发射阵位,那么常规的敌军目标都抵挡不住它的强悍威力。另外,因为有完善的缓冲炮架和膛线,步兵炮的射击精度比迫击炮要高得多,而且可以进行平射。

牵引型sIG33发射瞬间。旁边的红白相间的标杆是用来标识射界的

sIG33还配发空心装药炮弹,除了可以射击装甲或者钢筋混凝土工事,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遂行反坦克任务。空心装药化学能炮弹因为是靠引爆后的金属射流完成杀伤,穿甲效能不受射击距离的影响。sIG33的空心装药炮弹可以打穿150毫米的钢板,完全可以摧毁敌人的坦克。不过因为射速慢(分装式炮弹,射速每分钟2发)、弹道弯曲,导致其平射活动目标的精度不足,不到关键时刻一般不会拿笨重的步兵炮来打坦克。不过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参战的党卫军“警卫旗队”师的“蟋蟀”们的确向突破前线的苏军T-34猛烈开火,还取得了不少战果。

埋伏在草丛中的“蟋蟀”,准备开火

“蟋蟀”H的载弹量为13发,“蟋蟀”M为15发。两者的载弹量都偏少,必须有专门的后勤车辆补给才能维持持续作战能力。

(二)防护与机动

“蟋蟀”H首下装甲厚20毫米,战斗室正面25毫米,战斗室侧面和后部为14.5毫米。顶部敞开无防护。“蟋蟀”M首下装甲厚20毫米,车体正面倾斜装甲厚10毫米,战斗室四周均厚10毫米。两者防护只能防御子弹和弹片。虽然步兵炮以曲射支援为主,但因为射程近,经常也需要直面敌人的火力,这样的防御能力还是相对薄弱了一些。

“蟋蟀”的乘员和战车一起合影

“蟋蟀”H和M均重11吨,比起38(t)原版重量有所增加,150马力的发动机基本满足了其需求。因为搭载重炮的缘故,最大速度有所下降,为35公里每小时,不过对于一门支援火炮而言是完全够用的。“蟋蟀”最大行程190公里。38(t)底盘的可靠性十分优秀,结构也不复杂,给各种自行火炮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改造基础。

七. 编成与部队配属情况

“蟋蟀”主要配属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下属的装甲掷弹兵团(即机械化或者摩托化步兵团),充当团属支援火力使用。1个团配属1个连的“蟋蟀”。1个连拥有三个自行火炮排,每排两辆,总计6辆。拥有“蟋蟀”的掷弹兵团将团属火炮统一为了150毫米口径,威力巨大,不再装备75毫米步兵炮。

1943年秋,党卫军“警卫旗队”装甲师的“蟋蟀”H正在行军

德军与“蟋蟀”的合影

除了炮车以外,“蟋蟀”连部还有一个直属排,拥有多台摩托车,1辆3吨级牵引车和一辆拥有大功率电台的Sd.Kfz.251/3型半履带指挥通讯车。排拥有自己用来补充弹药的卡车或者半履带车,并且拥有2辆Sd.Ah31型弹药挂车。为让“蟋蟀”炮连得到充分保障,掷弹兵团还组建了一个专门用来配合其作战的后勤连,下属一个弹药运输排、一个修理回收排、一个食物运输排和一个杂物运输排。弹药运输排拥有多辆卡车、4辆3吨牵引车以及Sd.Ah31型弹药挂车,回收排拥有2辆3吨牵引车和1辆8吨半履带牵引车。杂物排和食物运输排也有自己的专门车辆。不过这样的编制是过于理想的,实际上因为缺乏车辆,基本不可能有部队能达到纸面编制的标准,卡车、半履带车、牵引车只能有多少用多少,有时甚至根本不存在后勤连。

跟随“蟋蟀”的半履带车

(一)“蟋蟀”H交付配属情况

1943年4,刚刚出厂的第一批“蟋蟀”交付部队。主要侧重装备即将参加“堡垒”行动,即库尔斯克会战的部队。

第1、16、24、26装甲师,第3、29装甲掷弹兵师等部队均等到了“蟋蟀”。大部分师能拿到两个连的“蟋蟀”,即下属两个掷弹兵团各配属一个连,不过一些师因为“蟋蟀”数量不足只拿到了一个连。

行军中的“蟋蟀”H

5—7月,武装党卫军“警卫旗队”师、“帝国”师、“骷髅”师,空军野战部队“赫尔曼戈林”装甲师,第17、4、2、5装甲师也拿到了“蟋蟀”。一部分精锐部队有所超编,一个“蟋蟀”连编入了8辆炮车。后来,第1滑雪旅等部队也拿到了一些“蟋蟀”H。

(二)蟋蟀(M)交付配属情况

1944年1月:

第1滑雪旅2辆;第2装甲师2辆。

刚刚出厂准备交付部队的“蟋蟀”H

1944年2月:

装甲教导师(“李尔”装甲师)8辆;第16装甲师4辆;“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2辆;第17装甲师1辆;第1装甲师2辆;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装甲师4辆。

装甲教导师在诺曼底被摧毁的“蟋蟀”

1944年3月:

第4装甲师6辆;第24装甲师2辆;第5装甲师2辆;“统帅堂”装甲掷弹兵师2辆(后改为装甲师);党卫军第3“骷髅”装甲师3辆;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12辆。

“蟋蟀”H彩绘作品,后方是“野蜂”式自行榴弹炮

1944年4月:

“赫尔曼·戈林”装甲师3辆;第26装甲师2辆

1944年5月:

第155预备装甲师6辆;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装甲师6辆;第179预备装甲师6辆;第273预备装甲师6辆;第16装甲师2辆;第20装甲师2辆;第23装甲师6辆。

盟军在诺曼底缴获的党卫军“警卫旗队”师的“蟋蟀”存档照

1944年6月:

第12装甲师6辆;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6辆;第7装甲师6辆;第16装甲师9辆;第24装甲师4辆;党卫军第3“骷髅”师6辆。

一辆“蟋蟀”和Pak-38反坦克炮协同作战

1944年7月:

第6装甲师6辆;“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3辆;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装甲师6辆;第19装甲师6辆;第17装甲师6辆。

1944年8月:

“元首”装甲掷弹兵旅6辆。

1944年9月:

第12装甲师3辆;第7装甲师3辆。

刚刚交付部队的“蟋蟀”H

1944年10月:

第13装甲师6辆;装甲教导师6辆;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师6辆。

1944年12月:

第19装甲师2辆。

“蟋蟀”H侧视还原彩图,1944年7月法国北部

“蟋蟀”M侧视还原彩图,1945年东线

1945年1月:

第4装甲师4辆。

1945年2月:

第16装甲师4辆;第19装甲师3辆。

转移阵位的“蟋蟀”

1945年3月:

第20装甲师6辆;第8装甲师6辆。

1945年4—5月:

第18装甲掷弹兵师6辆;第20装甲掷弹兵师6辆;第25装甲掷弹兵师7辆。

八. 评价

“蟋蟀”自行步兵炮威力巨大,是一种利用旧式坦克底盘进行改造的经典作品,也是sIG33重步兵炮自行化的最终结果。“蟋蟀”的存在极大增强了步兵团属火力的灵活性。但“蟋蟀”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数量过少,无法普及装备,这实际上是德国自行火炮家族的通病。纵观二战德军装甲战车的发展史,德军利用各种坦克底盘改造的自行火炮种类繁多,但每个型号一般也就生产了几百辆甚至几十辆。这固然反映了德军根据前线需要和装备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和生产,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设计专门装备,但也反映了德军战车生产缺乏一种统筹规划和战时妥协思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做法,既会让工厂无法集中全力生产一种型号、产量不足,繁杂的型号也是后勤维修的噩梦。

苏军产量庞大的SU-76M自行火炮

而反观苏军,从1942年底开始,轻自行火炮的生产就集中在SU-76(改进后为SU-76M)一种型号上。SU-76使用成熟的T-70坦克底盘重新设计而来,可担任轻型坦克歼击车、轻步兵炮、师属支援榴弹炮的多重角色,总计生产了1.4万辆。它实际上集中了德军“黄鼠狼”、“蟋蟀”等各种轻自行火炮的功能于一身,产量也比对手高得多。SU-76在战争中后期很好地满足了苏军对机械化炮兵的需求。而德国人只能在无数繁杂的型号和装备短缺中挣扎。

“追猎者”是38(t)底盘的最终升级型号,但其车族化量产设想来得太晚

德军在1944年最终大批量投产了根据38(t)底盘重新设计而来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并试图将其车族化,衍生出依托“追猎者”改造而来的自行步炮、高炮、维修车和运兵车。但这种想法实在出现得太晚。但数量庞大的“追猎者”在战争后期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德军装甲兵力缺乏的困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