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命運,總會想起茅盾的一句話“命運,不過是失敗者無聊的自慰,不過是懦怯者的解嘲。”這句話用在汪皇后與杭皇后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命運總會適時地和你開玩笑,當你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在頂峯時,殊不知自己將跌落到低谷。

汪皇后與杭皇后皆是明代宗朱祁鈺在位時所立,但她們的命運實在是太過戲劇化。先是汪皇后被廢,繼而杭氏被扶上了皇后的寶座。杭皇后以爲自己可以風光一世,不料卻只是風光一時,朱祁鎮重新當上皇帝后,兩人的命運發生了大反轉。

那這汪皇后爲何被朱祁鈺廢黜?在這後宮中,嬪妃們又都靠什麼立足與抗衡呢?

首當其衝的便是子嗣,有了孩子便有了底氣。如果一位妃子再怎麼得寵,深受皇恩卻沒有孩子,自然會是皇帝的一大心病。普通嬪妃尚且如此,何況母儀天下的皇后?

不過,汪皇后作爲髮妻,雖然沒有子嗣,但還不足以讓朱祁鈺果斷將其廢黜。不能生育只是一條導火索,真正讓朱祁鈺狠心與之決裂的原因,主要與當時還是貴妃的杭氏有關。

其實有關杭氏的資料在史書中並沒有太多記載。杭貴妃杭氏,也就是後來的杭皇后,雖爲第二任皇后,但是她是平民出身,從一開始便尊爲貴妃,可以說是平步青雲了。更爲重要的是,杭氏育有一子,名爲朱見濟。

朱見濟是朱祁鈺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孩子,足以體現其地位的尊貴。朱祁鈺對這孩子喜歡得不得了,對其寄以厚望,視其爲未來的儲君,自然而然就有了立他爲太子的打算。

1452年,汪皇后見朱祁鈺有廢太子的打算,堅決反對。因爲她知道,朱祁鈺能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實屬偶然,所以廢立太子的決定,斷不可草率。

明英宗朱祁鎮因土木堡之變被瓦剌擄去,弟弟朱祁鈺受命監國,兒子朱見深被立爲太子。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當時的大臣于謙和皇太后商議,扶朱祁鈺上位當皇帝。同時,立三歲左右的朱見深爲皇太子。

每個人都有私心,從表面上看,汪皇后反對改立朱見濟爲太子是爲朱祁鈺着想,其實也有爲保自己皇后之位的嫌疑。假如汪皇后不反對,朱見濟順利當上太子,其生母杭皇后極有可能順位成爲皇后,這杭皇后斷然會將她壓在下面。

在這種情況下,她倒不如奮力一搏,賭一把來讓代宗回心轉意。細細想來,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是汪皇后的苦心勸諫,並沒有打動朱祁鈺,這一舉動也沒有保住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相反,還讓她自己丟掉了皇后之位。朱祁鈺也是愛子心切,把這獨子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他認爲朱見深不可不廢,並認爲汪皇后忤逆君上,於是勃然大怒,廢了她的皇后之位。取而代之的,自然就是杭皇后了。

汪廢后的悲慘生活開始,杭皇后的幸福時刻到來。杭皇后是何其幸運,並沒有經歷後宮的腥風血雨,就從卑賤貧民變成了高貴皇后。但天道有輪迴,在杭皇后度過她最爲風光的幾年之後,命運就給了她當頭一棒。

兒子朱見濟被封爲太子的第二年,便夭折了,年僅五歲。或許是喪子之痛,沒過三年,杭皇后也香消玉殞,僅當了四年的皇后。不過話說回來,即使她沒死,也沒有幾天好日子過了。

在杭皇后去世後的一年,也就是1457年,代宗朱祁鈺因病去世。關於代宗去世有種說法,一說是朱祁鈺的哥哥朱祁鎮,爲了報復搶奪自己皇位的弟弟,故意阻撓太醫爲病重的朱祁鈺看病,使得朱祁鈺錯過治療良機,進而導致身亡。

還有一說是朱祁鈺的病痊癒的差不多了,但被人爲害死。

清朝的查繼佐在《罪惟錄》 中記載:“是月十有九日,郕王(朱祁鈺)病己愈。太監蔣安希旨,以帛扼殺王,報郕王薨。”

總之朱祁鈺死後,朱祁鎮終於又坐上了皇位。在朱祁鎮的心裏,斷然是憎恨搶奪自己皇位的弟弟。因此,他也同樣忌恨被改立太子的侄子朱見濟,還有與朱祁鈺有關的人。

如此說來,他又怎麼會放過朱祁鈺一家?

朱祁鈺死後,朱祁鎮下詔,斥責朱祁鈺“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並廢其帝號,賜諡號爲“戾”。

這個諡號,就是一個惡名,表示朱祁鈺終身爲惡。除此之外,還以親王禮儀,將朱祁鈺葬在北京西山。朱祁鈺也因此成爲明朝遷都北京之後,僅有的一個沒有被葬入帝王陵寢的明朝皇帝。

而對朱祁鈺的兒子,朱祁鎮稍微沒有那麼過分,只是將朱見濟由“懷獻太子”,降爲“懷獻世子”。

還有杭皇后,中國有句俗話,叫“蓋棺定論”。可憐的杭皇后雖然入土了,但並沒有安。除了“肅孝皇后”的諡號被廢,還有陵墓被毀,屍骨也不知去向,皇后地位也不被明朝所承認。

而另一邊汪廢后還在忍辱負重,我們不知道汪皇后被廢的幾年,在冷宮裏她是如何度過的?但是在朱祁鎮登基之後,她作爲朱祁鈺的皇后,卻活得好好地,甚至得到善終,活到明武宗時期,終年80歲。

爲什麼同樣作爲朱祁鈺的皇后,汪皇后和杭皇后的命運卻相差如此之大?

當時朱祁鎮也考慮到汪皇后膝下沒有子嗣,不會對他和兒子造成威脅,因此雖然說不上善待,但也並不爲難她。何況朱祁鎮的髮妻錢皇后,與汪皇后的關係並不錯,甚至多次照顧汪皇后。

當然,汪皇后的幸運,不僅僅是在與杭皇后的比較之下得以凸顯的,朱祁鈺後宮還有其他妃子。按照明朝當時的傳統,皇帝死後要有妃嬪殉葬,於是朱祁鎮便讓其後宮唐貴妃等人殉葬。

朱祁鈺後宮的妃子,史書上記載的並不多。其中勉強能叫得上名的還有一位叫李惜兒的妃子。

這李惜兒本是江南一帶的青樓女子,後來流落到京師,不久入了宮,成了朱祁鈺的妃子。奪門之變,朱祁鎮重新登上皇位,李惜兒卻如同人間蒸發,沒有人知道她的去向。

不過以朱祁鎮的性格,斷然不會讓她留在宮裏。好一點的結局,可能就是被朱祁鎮趕出宮。但更大的可能性也是殉葬了。

而討論到汪皇后是否也要殉葬的時候,當時就有大臣表示異議。覺得汪皇后已經被廢,而且一直被幽禁在後宮,還有兩個年幼的女兒,應該不予殉葬。朱祁鎮覺得此言有理,便答應了。

俗話說,今日的因就是明日中下的果。汪皇后反對代宗廢立太子,雖然丟了中宮之位,卻陰差陽錯地也救了自己一命。

1464年,朱見深繼位後,得知當年汪氏反對朱祁鈺廢他的太子之位,因而對汪氏相當孝敬。而汪皇后和她的兩個女兒,也最後都得到善終。

正德元年,汪皇后去世,終年80歲。明武宗將她與朱祁鈺合葬於景泰陵。並且上尊諡曰貞惠安和景皇后,承認她的皇后地位。

不得不說,汪皇后的一生可謂曲折,也甚爲傳奇。本是王妃,意外當上皇后,被廢后幽禁深宮,後來又被追封皇后。歷經五帝六朝,前後六十二年,活到80歲,終究還是和明代宗朱祁鈺合葬在一起。

參考資料:《罪惟錄》《明史》《明英宗實錄》

圖片源於網絡《女醫明妃傳》劇照,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