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耀庆金融学院:“给你30万分手费,你跟那个女人走吧”

耀庆金融学院:“给你30万分手费,你跟那个女人走吧”

张爱玲一直以旁观者的姿态行于世间,落到笔下,字里行间全是孤冷之意。曾经的风华绝代,经过岁月的侵蚀,已经不复存在。但她依旧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独立而阑珊。

提起张爱玲,大家总是会想起她那命途多舛的一生,起伏于波澜,她爱过、恨过、孤傲过、落魄过。

可无论是何种境遇,她和她笔下的女人们一样,生活始终都是高贵而精致的。

海棠花,是张爱玲一生中最为钟爱之物。海棠花淡雅无香,却有着脱俗的意味。

秉持着“出名要趁早”的张爱玲,是无法忍受“无香”的痛楚的,想必这也预示着她一生的宿命。

她一直以旁观者的姿态行于世间,落到笔下,字里行间全是孤冷之意,冷静得让人害怕。张爱玲曾经也是热烈的、天真的。然而,世事的沧桑改变了她。

很多人说她冷漠,说她世俗,可但凡活在这俗世间,谁又能不世俗呢?

喜欢她的人赞她才貌双全,风华绝代;不喜欢她的人憎她无情刻薄,冷若冰霜。但其实,张爱玲也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女子。

是与非,喜欢与憎恶,她亦从未在意过。

“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迟慢,正像老棉鞋里面,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

在民国时期的作家中,张爱玲是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论才华,可谓睥睨一方;论家世,更是官宦之家,无人能及。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在上海一个贵族之家。张家尽管将要没落,但仍然过着富贵而平静的生活。

张爱玲从小便饱读诗书,对文化与艺术有着极高的天赋。她3岁就能背唐诗,7岁开始写小说、学习绘画与钢琴,12岁在校刊上发表第一篇小说,19岁发表《天才梦》。

一句“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惊艳众生。

众人皆知,张爱玲以极高的文学造诣行走于世,却鲜少有人知晓她的第一笔稿费,并非来自小说,而是绘画作品。

爱美的张爱玲,用自己的第一笔稿费,买了一只口红。

“我生平第一次赚钱,是在中学时代,画了一张漫画投到英文《大美晚报》上,报馆里给了我五块钱,立刻去买了一支小号的丹琪唇膏。我母亲怪我不把那张钞票留着做个纪念。”

张爱玲对于绘画,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英文月刊《二十世纪》上,她发表《中国人的生活与时尚》,纯手绘12幅插图,介绍大变革时代中国人生活习俗与服饰的演变史,宛若现代的时尚杂志。

张爱玲小说中的插画,也大多也来出自她的画笔之下。其中,她的随笔散文集《流言》的自画像封面,非常具有个人风格,极简的轮廓勾勒,极富神韵。

然而才女张爱玲的童年生活却并不如意,极其缺少爱。她的父亲张志沂抱着陈腐的知识,在新时代中装聋作哑,过着坐吃山空的遗少生活;她的母亲黄素琼是新式女性,留过洋的贵族。

这也注定了父母之间巨大的价值观差异,也成为张爱玲不幸童年的导火索。

张爱玲8岁那年,父母终于离婚。母亲刚离开家,父亲就将私底下交往已久的姨太太明媒正娶,请进了家门。

遭此家变,张爱玲彻底告别了无忧的童年。好在她可以暂住在母亲家里,这也成了她童年中为数不多的快事。

不过如此轻快的时光,也没能持续很久,母亲决定动身留洋。

临走前,母亲来到张爱玲就读的黄氏小学看望她,而年少的张爱玲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冷静,甚至不觉得难过:

“她来看我,我没有任何惜别的表示,一直等她出了校门,还是漠然,但渐渐地觉得这种情形下眼泪是需要的,于是眼泪来了,在寒风中大声抽噎着,哭给自己看。”

母亲离开后,张爱玲的日子愈发单调乏味,她似乎只能以文学来安抚自己孤寂的心。

关于作家的养成,海明威曾经提出一个必要的前提:一个不幸的童年。这个论断放在张爱玲身上,可谓再恰当不过了。

张爱玲静静地观望家中的变化,恐慌与无助,交织吞噬着她的灵魂。

渐渐地,她对家中的所有变故都习以为常了。母亲的归来与再次离去,父亲的吝啬与毒打,她麻木了,而且不想去改变,只想逃离。

童年的境遇影响了张爱玲一生的底色。

生长在没落贵族的大家庭中,看惯了蝇营狗苟,见多了人情冷暖。

她看世界,看他人,总是怀着一种审视的态度,内心中有抗拒,也有鄙夷。

凄凉与不在乎已经成了少女的妆容。

24岁张爱玲和著名影星李香兰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1939年,张爱玲不负所望,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伦敦大学。但因“二战”的爆发,张爱玲只得转而申请香港大学。

遗憾的是,由于受太平洋战争影响,张爱玲未能在香港完成大学学业。

离开香港大学后,张爱玲返回上海,开始为报刊杂志撰稿,走上专业的文学创作之路。

1943年,张爱玲的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被杂志主编看到后,他惊呼:“从来没看过这么好的小说!”

她接着又写了《沉香屑·第二炉香》,没想到这炉香在上海连烧了几个月,烧得张爱玲声名大噪。

后来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她又写下了《茉莉香片》《心经》《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一系列小说、散文。

尤其是《倾城之恋》发表后,张爱玲以"上海滩最红的女作家"名声一时享誉文坛。

那一年,张爱玲才24岁,已经是上海滩最炙手可热的作家,她的文字处处让人惊艳而战栗不已:

“隔着那灰灰的,嗡嗡的,蠢蠢欲动的人海,仿佛有一只船在天涯叫着,凄清的一两声;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生命是一朵千瓣莲花,我拒绝了绽放的同时,也拒绝了枯萎和零落。”

人们迷恋张爱玲的文字,那是一种令人彻骨的冷静与凉薄。她是悲凉的,于是,小说中的人也是悲凉的。

家事变迁,战争离乱,人情冷暖,都让张爱玲感到了世事无常,动荡不安。

人生是个苍凉的手势,在时间的荒野里,只有一个她而已。

出名太早,鲜花与掌声就显得廉价,这让张爱玲对人对物更为疏离。她深受《红楼梦》的影响,那种冷清倨傲,跟林黛玉如出一辙。

张爱玲看待世界的冷眼是黛玉式的,自爱、多才、敏感又自尊,与大观园的众生总是对立的。

可是现实中的张爱玲比林黛玉强大得多,她用文字撕开了俗世的虚伪面孔。

“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胡兰成,是张爱玲无法避开的一个名字。

在认识胡兰成之前,她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中,清冷孤傲;遇到胡兰成之后,她沉浸在“棋逢对手”的自我陶醉中,热烈而孤勇。

遇到大自己15岁的胡兰成那年,张爱玲23岁,她没有经历过爱情,所有的风花雪月、红袖添香都是想象出来的。

1944年1月24日,胡兰成刚从狱中释放,在南京的家中百无聊赖,随手翻开《天地》月刊杂志,看到一篇名为《封锁》的文章,结尾那句:

“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让他魂牵梦绕。

胡兰成喜欢上了张爱玲的小说,继而对张爱玲本人产生了好奇,一定要见到她。

这个靠笔杆子吃饭的文化汉奸,是个情场老手,他做足了功课,坐在张爱玲房中,跟她谈诗论画,还把她的作品分析得入木三分,一坐便是整日。

而不食人间烟火的张爱玲,天真地以为,胡兰成真的懂自己。

《滚滚红尘》里林青霞饰沈韶华,原型张爱玲

张爱玲曾在《半生缘》中,写下过这样一句话:

“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遇到胡兰成后,她以为他就是那个人。

一向对身世讳莫如深的张爱玲,向胡兰成敞开了关闭已久的心扉。张爱玲就这样盲目地坠入了情网,她不管胡兰成是个汉奸,也不顾胡兰成有妻室。

她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下:

“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张爱玲在欣赏、懂得她的男人面前,卸下了层层保护膜,变成了低在尘埃里的花。

1944年春,胡兰成与前妻离婚后,与张爱玲写了一份婚书,一人一份。

他们在婚书中写下“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签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样美好的誓言。

前面两句是张爱玲写的,后面两句是胡兰成加上的。

然而这世间总有为爱勇敢至奋不顾身的女子,却鲜有可与其同等相匹配的男子。

张爱玲是真的希望能低入尘埃,洗手做羹汤,但是胡兰成要的从来不是专注于一人。

私定终身没多久,胡兰成就暴露了风流本性,在武汉跟一个小护士恋爱了。

厚颜无耻的他,竟然还写信给张爱玲说,感觉自己遇到了真爱,想纳小护士为妾。

低到尘埃里的张爱玲,在痛苦中选择原谅了丈夫。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汪伪政权垮台,胡兰成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仓皇出逃。

他逃到了温州,很快与一位大户人家的姨太太范秀美以夫妻名义同居。而一直没有胡兰成音信的张爱玲,不惜乔装打扮,千里迢迢去寻他。

然后,胡兰成对张爱玲千里寻夫的惊喜是有惊无喜,刚见面就要赶她回家。

张爱玲与胡兰成、范秀美一起待了20天,而他对任何人介绍张爱玲都说是自己的妹妹。

这次,张爱玲真的绝望了。

遇人不淑,一次次的背叛,让她如梦初醒:我不是他第一个女人,也不会是他最后一个女人,朱砂痣终究会变成蚊子血。

第二天,她离开温州时,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分外冷清,这段爱情已经覆水难收,他们的爱情走到了尽头。

胡兰成,他终是许了张爱玲婚姻,却没有成全她白纸黑字里的岁月静好。

她骨子里的骄傲,她的自矜,都不容许她再次对他“慈悲”,她也不想再纵容一个把滥情当成美德的渣男。

张爱玲给他寄去了一封分手信,写道: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我是经过一年半长的时间考虑,唯彼时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亦不要来寻我,即使写信来,我亦是不看了。”

随信寄去的,还有30万元分手费,是她写两部电影剧本得来的稿酬。

被伤得遍体鳞伤之后,她用最后的关怀结束这段“低到尘埃里”的乱世悲情。

张爱玲只想要一份真挚的爱情,可惜就是那样的离乱岁月,也没有一场倾城之恋去成全她的颠沛流离。

绝望中,张爱玲选择离开,去往美国。

胡兰成漂洋过海寄去书信,想要挽回这段感情。

张爱玲她只回了一句: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生于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张爱玲同情《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但她爱的人始终没有变成范柳原。

1955年,来到美国后的张爱玲,过得并不如意。她在这里孤立无援,美国这个传说中的自由制度,对她而言,却是生命的孤岛。

没有绿卡,她随时都有被遣返的可能,举目无亲的她在此时,遇见了同样落魄的美国老男人,赖雅。

两人谈美国的主流社会,谈文学,谈过去,谈未来,越是相处,便越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觉。

一年后,张爱玲写信给赖雅说怀了他的孩子。他向她求了婚,但要求她堕胎,不要孩子。

8月18日,两人结婚。他们的婚礼很低调,没有宴请亲人和朋友。

那一年,她36岁,他65岁。

赖雅比张爱玲要大29岁,是一个过气作家,失去了创作的能力,在事业上已经走下坡路,而且百病缠身,没有固定住所,没有固定工作,连生存都是个问题。

张爱玲出身封建贵族家庭,虽然身世显赫,但从小到大,从未得到过父亲的爱,和母亲的关系也比较冷淡。

在自己孤立无援的时候,如父亲般的赖雅给了张爱玲从未有过的温暖。

对她而言,和赖雅在一起,日子虽然艰苦,却充满了温馨与快乐。

婚后不久,赖雅数次中风,卧床不起。

张爱玲的日子越来越苦,生活的压力,经济的窘迫全部向她袭来。

为了生存,为了给丈夫治病,她给电台做翻译,去大学任职,拼命地写电影剧本,写到自己的眼睛溃疡出血。

朋友为她感到不值,她只是淡淡地笑,并不辩解,从不想值与不值。

正如她在《惘然记》里写:“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那些拮据的日子里,张爱玲从未嫌弃过赖雅,一直给予他最悉心的照顾,陪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

1967年,赖雅去世,恣意而孤高的张爱玲,从此离群索居,不再面世。她把自己关在公寓里,几乎不见客。

因为,懂她的人,都不在了。

她有倾世之才,可惜才华却换不来半世温暖。

生长在尔虞我诈的没落贵族大家庭,张爱玲从小便看惯了世态炎凉,她的眼中总是写满了沧桑。

她不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

人生迟暮,晚年的张爱玲,看淡了一切,因为她明白了“所有人都有自己选定的人生,谁也不过是谁的过客。”

文学氛围极为浓厚的八十年代,两岸三地掀起了张爱玲文学热,世人对她的绝代风华惊叹不已。

李碧华说:“张爱玲是一口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无波,越淘越有。”

很多书迷慕名前往美国拜访偶像,却始终寻不见踪迹。

有粉丝甚至搬到她隔壁,蹲点一个月才看见了张爱玲瘦削的身影。

倨傲的张爱玲为了躲避探访者,四处搬家,逃避任何形式的干扰。

曾经天才的女作家,就这样在孤寂中渐渐老去。

张爱玲从不觉得惋惜,来到世上走这一遭,她早以旁观者的姿态洞察了人性与俗世间的种种荒诞。

1994年,张爱玲罕见的出版了一本影集《对照记》,展示了五十四张照片,每张照片配有文字说明。

李碧华说:翻开《对照记》,如同乱纹中的自画像,稚雅,成长,茂盛,荒凉……

同年《对照记》获奖,张爱玲特地拍了这张照片:

照片中的她清瘦如鹤,历经风霜的脸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美人老去了,眼睛却没老。

曾经的风华绝代,经过岁月的侵蚀,已经不复存在。但她依旧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独立而阑珊。

“别了,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的一日。”

12岁的时候,张爱玲便写出如此深刻的人生禅语。而到了75岁,她才藏着泪撒手于异国大地。

1995年9月1日,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家中,被发现已经离世,时值中秋。从此人们对秋天的理解,便又多一份瑟索。

一代文学作家就这样孤零零死于他乡,寓所里一无所有,甚至没有一张床,她身上裹着一件薄薄的蓝灰色毛毯,寂静地躺在地板上。

张爱玲留下了270万港币遗产,在遗嘱中,她将这笔钱留给了自己的挚友宋淇夫妇,并示意自己走后,请高手翻译她的作品。

有很多人惋惜,曾经骄傲绝美的生命,竟然以这样凄凉的方式谢幕。

1995年9月30日,按照她的遗嘱,亲友将她的骨灰撒向大海。

那天,正好是她的75岁生日。

张爱玲的一生就如余秋雨所说:

“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永存。”

爱得炽热,活得凛冽,凋零亦是重生。

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她以脱俗才情惊艳了苍凉的天空;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加州,她却如一片泛黄的秋叶,凋零后随风而去。

张爱玲与尘世做完最后的告别,也早已将自己的生命编织为一袭华美的旗袍,上面爬满的不再是蚤子,而是海棠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