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抽抽涼

《三十而已》先把顧佳和林有有放一放,江疏影的角色,才貼近真實

《三十而已》已進入到結局階段,童瑤飾演的顧佳什麼時候離婚成爲觀衆們每集一問的重要課題。但這篇劇評,讓我們把風頭正勁的林有有和許放炮先放一放,關心一下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這個角色。

一開始看《三十而已》最喜歡顧佳,一個周全體面的女人。如果婚姻不計入人類評價指標體系,像顧佳這樣的人,無論性別是男是女都是金字塔尖的存在。

但越往後看越覺得,顧佳這個人物和圍繞她的配置都戲劇性過強,一個優秀的女性、妻子、母親,一個人人喊打的小三,如此對立的黑白設置才能掀起如今全網討論的熱潮。

就如同當時,孤獨的滬漂王漫妮遇到了百分百符合內心擇偶配置的海王,但對方偏偏講究不婚主義。一切都那麼剛剛好,嚴絲合縫的配合着戲劇的起承轉合。

但個人卻偏偏對王漫妮小鎮生活這一段情有獨鍾,不是說這一部分有多精彩好看,但它對王漫妮這個角色內核的豐富意義非同尋常。

王漫妮回老家這一段時光,表面是歲月靜好,內裏卻始終是困獸之鬥。但這樣的經歷,對平凡如你我的芸芸衆生來說,比三十歲便幫助丈夫創業成功入住豪宅和離婚後遇到小狼狗真實許多。

每一個漂泊在外的異鄉人,都有一個回不去的故鄉。

《三十而已》中王漫妮的小鎮生活其實也與現實相差甚遠,大多數在北上廣打拼到三十歲選擇回家的女孩們,並沒有王漫妮那樣令人一見鍾情的美貌。

而小城市裏,遇到像王子健飾演的張志這樣既有穩定工作和社會地位,又有學歷外形不算差,雖然有優越感但並未對王漫妮有過分打壓行爲的大齡未婚男士,比在上海遇到梁正賢可能更難。

王漫妮的小鎮生活,最怕左鄰右舍突然的關心,鄰居給做飯同事給帶飯,相親對象給安排工作,除了愛催婚和八卦,簡直是神仙鄰居和同事了。而在現實中,這些街坊鄰居不用吐沫星子淹死人,就算自己走大運了。

所以,雖然王漫妮覺得自己的小鎮生活很窒息,但基本上大多源自內心的掙扎,家鄉小鎮只是不適合自己,但外界對於她並未設置硬性障礙,日子並不難過。

如果每一個人的“後路”都有這樣的小鎮生活,也許回家的路會好走一些。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設置,讓很多觀衆覺得王漫妮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看劇的時候比人情味濃度過高的小鎮生活更令人窒息的,是時不時飄來的一些彈幕,比如:

“王漫妮能遇到張志這樣的就不錯了,還不識抬舉呢”、“就不喜歡王漫妮這樣的,心比天高”、“父母在不遠行”、“王漫妮離開父母回上海就是不孝順,以後會後悔的”…..

彈幕裏的這些評價,就是無數個王漫妮這樣的女孩不敢回家的原因。

之所以沒把彈幕關了,是總能看到一些相對理智和合理的回應,讓人覺得這個世界還不算太糟,像王漫妮這樣的女孩還有活路。

就好像之前有人覺得楊麗萍不生孩子很可悲一樣,總有人要用自己的三觀對他人進行審判。

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選擇不生孩子的人可能會孤獨,會晚年淒涼,會失去被人喊復活的機會。但這是他們作出決定的同時就已經接受的代價。生孩子同樣也會承擔生理、心理方方面面的風險,大家自己都知道並願意承受,這是自己的修行與他人無關。

像王漫妮這樣的女孩,就是喜歡跟自己和命運較勁,日子過得太輕鬆會沒有存在感。有的時候不安全感本身就是一種安全感。

張志可能是很多人心中的比較完美的相親對象,除了愛打官腔之外好像確實沒什麼大毛病。但張志和王漫妮之間的距離,跟鍾曉芹和王漫妮差不多。

一個想看看山那邊有什麼,甚至不用真的看到,幻想山那邊的景色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一個喜歡留戀眼前的美好,也是一種珍惜。但短暫的休息之後,只能分道揚鑣。

不過張志和王漫妮倒是有一點很像,王漫妮是那個心比天高且不識抬舉的女人,張志又何嘗不是如此,小鎮裏有的是願意相夫教子的姑娘,不見得就不漂亮不可愛。

但張志自己可能也不知道,他偏偏就是被王漫妮那種大上海浸潤出來的精緻和開闊打動,他也不甘於找一個安穩的姑娘,而王漫妮正因爲不安分才顯得如此不同。

心比天高真不礙別人什麼事,能堅持自己心氣不妥協的人,他們已經承受了太多的誤解和孤獨,如果遇到這樣的人,無論是王漫妮還是張志,我都想在心裏爲他們默默鼓掌。

至於父母在不遠行一點,我好像沒什麼資格反駁,因爲我就是遵從了這一行爲準則的最佳詮釋,我是真捨不得丟下我可愛的老母親,即便有很多人對我說你很適合去更大城市闖一闖。

我也有一顆不安分的心,也許以後我也會後悔。但你看,問題就出現了,拋下父母會因爲失去之後而後悔缺少陪伴。選擇陪伴父母會後悔自己錯失了另一種人生,所以人生嘛,就是用來後悔的,誰也別詛咒誰。

而我也時常思考,這種親情的牽絆是利是弊,如果我有一個孩子,我不希望她爲了我放棄任何自己想要去追尋的機會。但我是一個孩子,我又心甘情願的選擇了放棄。(算了這題太難了)

王漫妮這段略顯平淡且無厘頭的小鎮時光,從劇情走向來講,無非是通過強烈的對比要告訴我們,王漫妮更適合大城市的節奏與空間。

但這一段劇情卻讓我覺得王漫妮這個角色無比真實,有時候不想要就是不想要,再好也不想要,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說不要的勇氣。但希望你真的不想要的時候,就要敢於不識抬舉。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及截圖,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