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初年,周王朝大封宗族勳戚,公元前1045年封姜太公(姜尚)于山東北部地區,建立了齊國。它是周王朝分封下的一個東方諸侯大國,在我國曆史上經歷了西周、春秋和戰國三個歷史階段,臨淄是它的都城,直到西晉廢齊,作爲“三齊故都,兩漢王城”累計長達1300餘年,

臨淄是我國早期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自公元前九世紀五十年代姜氏第七代國君獻公由薄姑(今山東淄博桓臺田莊一帶)遷都於此,至公元前221年秦滅齊爲止,臨淄作爲“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一”齊國的都城長達六百三十餘年之久。《戰國策·齊策》這樣描述臨淄的富裕、繁華景象:“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ren)成帷,舉袂(mei)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臨淄被譽爲“海內名都”、“東方羅馬”。幾千年星移斗轉,昔日的熱鬧景象雖已蕩然無存,但那記載着齊國輝煌歷史、燦爛文化的城闕卻依然存在。

一、位置與形制

齊國故城今位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的西面和北面,北至古城村北,南至西關村南,西依系水(即今泥河),東臨淄河,故名臨淄。故城分大城與小城兩部分。

小城位於大城的西南隅,是國君和主要大臣居住的宮城,南北2千米,東西約1.5千米,周長約7.2千米;大城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郭城,南北4.5千米,東西3千米,周長14.1千米。大城和小城總周長約21.3千米。小城牆基一般在20-30米寬,最寬處達55米。大城牆基寬分20、25、30、34、43米不等。大城西牆被壓在小城北牆之下,表明大城建造年代早於小城。城牆都是用土夯築而成,夯層分3至7公分不等。如今,城牆遺址還保留着小城北牆西段,大城北牆東段、南牆東段、西牆南段。有的高達5-6米。

因東、西城牆沿河岸彎曲而建,故出現城牆拐角24處,僅沿淄河東牆就有14處。史書記載,齊城有門13座,已探明11座,其中小城城門5座:南門2座,東、西、北門各1座;大城城門6座:南、北門各2座,東、西門各1座。按交通幹道的走向和城門的佈局,還有西門1座,約在今齊都鎮永順村北,排水道口以南,羣衆傳說叫“三聖門”。另一座是東門,在河崖頭村南,或葛家莊以北,傳爲“雪門”。

齊城城門名見於史書記載的有申門、稷門、雍門、楊門、廣門、東閭門、虎門、龍門、鹿門、郎門、章華門、北門、南門、東門、西門等,因爲多數未記明確切方位,難以一一定位。比較肯定的申門、雍門、楊門是西門,東門、東閭門、廣門爲東門。章華門爲北門。

二、宮殿建築遺址

小城的西北部有一座高大的夯土臺基,名叫桓公臺,俗稱梳洗樓、梳妝檯,現高14米,南北86米,東西77米。

此臺,秦漢時稱環臺,魏晉時稱營丘,唐長慶年間建齊桓公和管子廟於其上,故名桓公臺。臺爲齊國宮殿高臺建築遺址。在桓公臺以東約1000米處,是約有6000平方米的“金鑾殿”建築基址。這裏多次出土鋪地花紋磚、脊磚、各種紋飾的全、半瓦當。可見當年齊王宮室的宏偉、華麗、輝煌。

三、交通幹道

故城大、小城內發現10條幹道,其中小城內有3條,大城內有7條。小城內幹道:東側門大道,現保存約1200米,寬8米;西門大道,長約650米、寬17米;北門大道,南伸尚存1430米,寬6至8米。

大城內幹道:東部南北幹道,自南牆東門通向東北,全長3300餘米,寬20米;中部南北幹道,全長4400米,寬20米;北部東西幹道,自東門西行偏西北,直至西牆,長約3600米,寬15米左右;北牆西門大道,南伸,與北部東西幹道相接,現存650米,寬6米多;中部東西幹道,長2500多米,寬17米左右;西門大道,東伸約1000米,寬10米至20米。此外,在離南牆200至300米處有一條與南牆平行的道路,長約1900米,寬4至6米;西牆附近與西牆平行的南北道路,南通小城北門,寬4至6米。

除後兩條和小城北門幹道可能是晚期的道路外,其餘均爲故城早期的主要交通幹道。大城的兩條南北大道與兩條東西大道在東北部相交叉,形成一“井”字形,這一帶應是都城中最繁華的市井中心。

四、排水系統

齊故城利用淄河和系水作東西兩面的自然護城河。築城之時,又在大城南北城牆外挖築了人工護城壕溝6140米;小城的東、北、南和西牆南段(接系水),挖築了人工護城壕溝5780米,與淄河、系水相連通,使城四面環水,城池俱備,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護城、排水網。築城時在城牆下設置了精巧而科學的排水道口。齊故城大、小城設有三大排水系統,四個排水道口。

1號排水系統,位於小城西北宮殿區,南起桓公臺的東南,通過桓公臺的東部和北部,向西穿過西牆下的①號排水道口注入系水,全長700米,寬20米。2號排水系統,位於大城西北部,由一條南北向水溝和一條東南西北向排水道組成,南起小城東北角,順南高北低的地勢直通大城北牆西部的②號排水口注入北牆外護城壕,全長2800米,寬30米,深3米左右。東西向排水溝是在這條南北排水溝的北段向西北分出一支流,流向西北通過大城西牆北部的③號排水道口流入系水,長1000米,寬20米左右。這一排水系統承擔着大城內絕大部分的廢水和積水的排泄。3號排水系統,位於大城東北部,長約800米,起點不明,止於大城東牆北段的④號排水道口,流入淄河。

1979年,文物考古部門對③號排水道口進行了發掘清理。發現此段城牆牆基寬40米,排水道口建在城牆下,排水道口呈東西向,用自然青石壘砌構築,總長42米,寬7至10.5米左右。由進水道、過水道、出水道三部分構成。過水道用石塊構築出15個方形小過水孔,水孔分上、中、下三層,每層5孔,水經石隙而過,人卻不能通過,既能排水又能禦敵,建造十分科學。

五、手工作坊遺址

故城內,發現了冶鐵、鍊銅、鑄錢、鑄鏡和制骨等多種手工作坊遺址多處,其中,冶鐵遺址6處,鍊銅遺址2處,鑄錢遺址2處,鑄鏡遺址2處,制骨作坊遺址4處。另外,大城還有多處陶窯遺址。

齊國故城保存完整,地上地下文物古蹟十分豐富、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據着重要地位。1961年3月4日,故城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月4日,被國務院公佈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005年,臨淄齊國故城列入“十一五”中央政府引導的大遺址保護項目;2006年12月15日,臨淄齊國故都與齊王陵進入國家文物局公佈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列第17位,是山東省唯一入選的單列項目。

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位於齊國故城宮城遺址東部,齊都鎮政府駐地張皇路,是全國十大異型博物館之一。以齊國故城大城與小城相互銜接的特殊形制作外形,青磚砌壘,形似古代城堡。

總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頂高15米,四周有宮殿建築遺址桓公臺、臨淄石刻館、齊故城城牆遺址、排水道口、東周墓殉馬坑、孔子聞韶處、晏嬰墓、三士冢、稷下學宮、營丘故城等衆多遺址。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是《齊國曆史陳列》。該陳列1997年完成,陳列面積1500平方米。內分14個展廳,展示了 齊文化在華夏文化中所佔的重要地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