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丁·拉巴基執導的《何以爲家》是一部紀實劇情片,通過深入瞭解黎巴嫩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從而以一種更加自然的方式,將其搬上熒幕,引人深思。

導演拉巴基在製作《何以爲家》時,前後花費了5年多,前三年調查黎巴嫩貧民窟的現狀,之後用6個月完成拍攝,在素材中精挑細選出近520小時的片子,經過2年的剪輯,終於在2019年於中國上映。

《何以爲家》的影片從開頭便引人入勝:生活在黎巴嫩貧民窟的12歲小男孩扎因,在獄中起訴了自己的父母,理由是""他們生了我""。

我們中國人總說""養育之恩大於天"",按理說孩子報恩都來不及,爲什麼這個12歲的男孩,要""大逆不道""的起訴自己的親生父母?

扎因扛起養家重擔

12歲的孩子,在我們的認知中,正是調皮搗蛋的年齡,然而生活在黎巴嫩貧民窟的扎因,卻成熟的""可怕""。

扎因一家人生活在黎巴嫩的貧民窟中,在那裏生活的人孩子出生就是""黑戶"",活下去都很困難,上學更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尤其是對有七個兄弟姐妹的扎因來說,更是如此。

扎因的父母是典型的生而不養,一家九口人擠在一個破舊的閣樓中,生活已經如此困難,扎因的父母還在不停生育。

面對這樣的父母,12歲的扎因爲了讓家裏人的生活好過一點,不得不扛起養家的重擔。扎因每天要到混蛋房東的小賣部裏打工;要在路邊攔下行人賣果汁;回家還要承受來自父母的謾罵和毆打......

不僅如此,扎因的妹妹在父母眼中,或許已經成爲了""賺錢工具"",當女兒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父母將她""嫁""給房東,以此來緩解家庭狀況。

扎因在困境中的選擇——狀告父母

扎因親眼目睹妹妹被送走,卻無力阻攔,扎因對父母十分失望,決定離開家。""幸運的""扎因在離開家後,被一個好心的年輕媽媽拉希爾收留。

拉希爾住在一個用碎石和塑料布搭成的房子中,她有一個一歲的孩子叫做約納斯,雖說生活依舊貧困,但比約納斯得到了很多母親,所以當扎因聽到拉希爾母子的笑聲後,忍不住哭了。

同是生活窘迫的家庭,約納斯得到了來自母親的愛,而扎因聽到的卻只有謾罵,他羨慕這樣的親情。

扎因住下沒幾天,拉希爾就被抓了,扎因不得不獨自照顧約納斯,每天帶着約納斯去食物救濟站領食物,想辦法賺錢。

扎因在那裏遇見了一位攢錢去梅森,梅森告訴扎因,自己已經攢夠了錢,準備去瑞典,因爲她聽說那裏的小孩沒有一個是慘死的,扎因很受觸動,也開始攢錢。

好不容易快要攢夠錢,離開這裏的時候,扎因卻被房東趕出門,而他賺的錢還藏在房間的水管中,扎因陷入了絕望。

扎因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不得不向現實低頭,他把約納斯賣給了造假證的人,那個人向他保證會給約納斯找一個好人家。

無奈之下,扎因決定回家看看,卻得到嫁給房東的妹妹離世的消息,他直接拿着菜刀衝了出去......最終傷人入獄。

獄中的扎因,得知母親再次懷孕,打通了電視臺的電話,說出了自己的故事,在律師的支持下,扎因起訴了自己的父母,原因是:他們生了我。

年僅12歲的扎因,甚至可以說已經歷盡人間苦難,不堪重負,終究還是誤入歧途,好在,他終於有了控訴父母的機會,不過顯然,扎因的父母並不覺得自己有錯。

扎因——生而不養,何處爲家

整部影片當中,最令人難過的莫過於扎因的爸爸說:我也是這樣出生,這樣長大的,我有什麼錯?

扎因的媽媽說:我這一生都是奴隸,你憑什麼批評我?

即便已經失去了女兒,即便兒子已經入獄,父母仍舊不覺得自己做的有錯,這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情啊!

難道僅僅因爲自己曾經經歷過苦難,就要生下孩子,歷經同樣的苦難嗎?

①生兒育女的基本條件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容易的職業,父母不需要考試,也無需得到孩子的同意。有人說,生育是基本的人權之一,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度的非理性生育帶來了""災難""。

故事中的扎因,出生在有7個兄弟姐妹的家庭環境中,生活並沒有因爲孩子的到來有所改變,反而變得愈加貧窮,正如扎因在法庭上的控訴: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扎因深受父母生而不養的傷害,剛剛12歲的他已經經歷了人間百態,原本是應該在父母懷中撒嬌的年齡,扎因的記憶中卻只有毆打和辱罵,扎因不願意再看到別人因此遭受苦難。

如果爲人父母,僅爲一己之私生下孩子,卻生而不養,養而不育,那該是多麼殘忍的一件事!

②我們該怎樣爲人父母?

我們究竟該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父母?相信觀看過影片的朋友,都會忍不住思考這個問題。

父母有生孩子的權利,但在生下孩子的同時,也需要負起責任:養活孩子、教育孩子,給孩子一個真正的家。

影片中的扎因,兄弟姐妹在身邊,父母健全,有住的地方,按理說是一個有家的孩子,但影片名字卻叫做《何以爲家》,這正是對扎因父母的一種暗諷。

扎因後來遇到的好心女人拉希爾就是一個合格的媽媽嗎?很顯然並不是,雖說拉希爾努力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環境,但現實卻是有心無力,最終入獄,甚至無法得知孩子的狀況,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明知道自己無法護孩子周全,卻仍然選擇生下孩子,是一種較爲自私的做法。

希望每對父母,在決定生養孩子的時候,都能夠做好承擔責任的準備。

結語:

其實,影片中扎因起訴父母的場景,是不可能出現在黎巴嫩的,因爲法律不允許孩子起訴未成年人。

但是作爲導演的娜丁·拉巴基依舊決定設置了這樣的劇情,拉巴基認爲這是唯一一種讓扎因發泄憤怒的方式,也是爲生活在貧民窟的孩子們發泄痛苦的方式,同時也更加能夠敲醒預備爲人父母者的警鐘。

在影片最後,扎因露出了唯一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因爲他即將擁有一個自己的身份證,雖說這並不意味着,一切的煩惱都將隨之消失,但正如導演拉巴基所說:這是在隧道盡頭給你的一點點勝利的光芒,正是這點光芒,讓你可以繼續前行。

身份證並不能讓扎因不堪的家庭好轉,但至少讓扎因有了一個身份,今後他將有選擇未來的底氣,或許扎因並不能絕情的離開這個家,但至少扎因在原本黑暗的生活中,看到了一點光亮。

《何以爲家》的獨特之處在於""紀實"",不僅拍攝方式更加像是一部紀錄片,劇中的演員也都是導演在貧民窟選出來的,小主人公扎因的飾演者贊恩·阿爾·拉菲亞,在現實生活中是一位從敘利亞逃難至黎巴嫩的難民。

小演員贊恩因爲出演《何以爲家》演技得到了觀衆的認可,所以得到了學習的機會,如今舉家遷去挪威,總算是過上了還不錯的生活。

希望現實生活中的""扎因""都可以如生活中餓贊恩一般,看到勝利的光芒,有繼續前行的勇氣:願每一個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溫柔相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