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在北站五路社區,經開區(頭屯河區)稅務局駐火車西站片區北站五路社區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劉金華(左)爲居民買藥。(北站五路社區毛曉彤供圖)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牟敏 賈夢妍 唐紅梅)疫情防控期間,烏魯木齊各社區(村)工作者穿行在防疫一線,在織牢織密第一道防線的同時,承擔起保障各族羣衆日常生活的重任,用繡花的功夫解決好羣衆困難訴求,做細做實居民事。

村委會助力保供促增收

連線人:高新區(新市區)六十戶鄉星火村村委會主任於生俊

8月6日,在星火村順茂蘿蔔生產基地胡蘿蔔加工流水線上,10名工人戴着口罩,按照流程分工協作,卸貨、清洗、篩選、裝袋......大家動作嫺熟,有條不紊地忙碌着。

基地負責人吳茂順介紹,現有胡蘿蔔種植基地15000多畝,分佈在三坪農場、五一農場、星火村等地。七八月是採收胡蘿蔔最佳時間,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工作。

吳茂順說,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基地的胡蘿蔔採收、加工和銷售都很順利。

於生俊說,全疆市場的胡蘿蔔百分之八十都來自星火村,這個時候一定要讓胡蘿蔔走出去,保障市場供應。目前,村委會安排專人做好廠區通風、消毒和衛生管理及4000多平方米保鮮冷藏庫的管控,嚴格加強車間、食堂、宿舍等區域的衛生消毒措施。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讓農村‘菜園子’直達城裏的‘菜籃子’。”於生俊說,村幹部深入田間地頭和生產一線,強化技術指導服務,併爲生鮮車輛打通“綠色通道”,讓市民喫上放心菜便宜菜,同時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給予特殊人羣更多關懷

連線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駐沙依巴克區古麗斯坦社區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榮國偉

在古麗斯坦社區的一棟居民樓上,王萍的名字貼在單元門上。她是這個單元里社區幹部、工作隊隊員和志願者重點關注的對象。

古麗斯坦社區老舊房屋多、老人多、困難羣體多。爲更好地服務他們,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駐社區工作隊聯合社區梳理出26位老弱病殘孕居民,建立專門臺賬,保證一對一專人服務。

王萍正處在孕期,居家這段時間,一直由工作隊隊員帕提曼·吾守爾負責她的生活保障。

“每天測溫、送菜的時候,都會多問幾句,詢問她有什麼需求,身體怎麼樣,有沒有焦慮情緒等等。”帕提曼·吾守爾說。

95歲高齡的魏秀珍老人,也是社區的重點保護對象。老人長期臥牀,家庭收入低,工作隊常給老人送去米麪油蔬菜及防疫物資。

榮國偉說,社區重點關心關注老人、兒童、困難對象等特殊羣體和重點人羣,讓疫情防控更有溫度。

多重角色服務企業、居民

連線人:經開區(頭屯河區)稅務局駐火車西站片區北站五路社區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劉金華

在社區居民和企業的眼裏,經開區(頭屯河區)稅務局駐火車西站片區北站五路社區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劉金華有多個身份--宣傳員、採購員、搬運工、接線員、消毒員......只要大家有需要,她都會及時出現。

北站五路社區管轄面積3.8平方公里,集居民、企業、批發市場於一體,流動人員多。

疫情一開始,劉金華在與社區緊密配合下,挨家挨戶爲居民測溫,摸排發熱人員,連夜整理覈對數據,爲居民配送生活必需品,累了就在辦公室躺椅上眯一會兒。

一次,兩家物流企業求助稱,受疫情影響,他們從外地過來運送物資的車輛到達市場,無人卸貨。當時還在刷牙的劉金華放下牙刷就和工作隊隊員趕了過去,當起搬運工。從指揮車輛入庫,到動手協助卸貨,忙了整整3個小時,36攝氏度高溫下,她的衣服都能擰出水來。

因爲每天要協調的事情多,劉金華的嗓音好幾天都是沙啞的。

“居民和企業的每一件事都不能馬虎。”劉金華說,腦子隨時都在想各項工作,就怕漏掉一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