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畢業兩年零一個月後,筆者終於!拿到!律師執業證啦!

(開心開心!)

不要怪筆者這麼激動,從畢業進入律所工作,到執業證拿到手,箇中艱辛,經歷過帝都申請律師執業的朋友們都懂···

藉由拿證當下的激動心情,筆者想隨意聊聊實習律師二三事,講講自己的經歷感悟,也希望能爲有意在北京從事律師工作的朋友們提供一點點參考。

(特別提醒,本文系筆者個人觀點,尤其後半篇經歷、感受部分主觀性極強,不代表所供職團隊和律所的立場與觀點。)

一、關於實習律師、律師的常見問題

1.實習律師是不是律所實習生?

實習律師常遇尷尬:親友詢問——“都工作一年了,怎麼還是實習生呀?”客戶質疑——“爲什麼派個實習生來對接我們的案子,讓你們律所至少派個律師助理過來!”

跟各位親友、客戶們解釋一下,實習律師並不是律所實習生,而是已經正式在律所工作的、一般而言比律師助理要資深一些的明日大狀(誤)。

(注:此處的律師助理指狹義的律師助理,即未申領實習律師證和執業證的、進行律師輔助工作的非行政類工作人員。)

2.律師助理、實習律師、執業律師到底有什麼區別?

法學生畢業進入律所工作,一般會經歷下面幾個階段:律所入職、申請實習、實習律師期、申請執業、取得執業證。

從律所入職律所後至實習律師證下發前的階段一般稱爲律師助理,輔助實習律師、執業律師開展工作,該階段不能以律師或實習律師身份擔任案件代理人。

申領實習律師證後至律師執業證下發前爲實習律師,實習律師不能以律師名義獨自承辦律師業務,可隨執業律師一同代理案件。

申請執業通過取得執業證後成爲執業律師,執業律師可獨立作爲案件代理人承辦律師業務。

也就是說,一般而言,工作資歷由淺入深爲:律師助理、實習律師、執業律師。

3.通過司法考試是不是就可以當律師啦?

不是的,通過法律職業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即大家常說的“司法考試”、“法考”),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是成爲一名執業律師的必要非充分條件(前提)。很多過了司法考試的人最終都沒有從事律師行業,但每一個執業律師都需要過司考。

往年申請實習前即需過司考。今年爲了緩解疫情帶來的就業壓力,人力社保部、司法部等七部門發佈《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施部分職業資格“先上崗、再考證”的通知》放寬政策,允許2020屆,以及2018屆、2019屆尚未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且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先在律所申請實習,在實習律師期間過司考。

因此,如果想成爲一名律師,通過司法考試只是第一步。在過司考和成爲執業律師之間還隔着進律所、掛實習、熬實習、過面試、申執業等無數個日日夜夜(微笑jpg.)。

二、帝都申請實習、執業流程

本部分也可以叫帝都律師的艱難打怪之路。

經與各地律所入職的同學交流,大家一致認可:在帝都申請律師執業的歷程最爲艱辛、漫長。尤其對於非京籍同學。

如果你想在帝都做律師,從畢業入職到申請執業拿證,大概需要經歷下面幾個過程:

第一,入職後準備實習申請材料的律師助理階段。該階段你需做好實習申請材料前期準備工作。因北京市律協於2020年3月13日再次修改相關細則,簡化實習申請材料,現申請實習已無需提交六個月社保證明或居住證等材料,但仍需提供北京市特定存檔機構出具的存檔證明。

如果你是京籍同學,檔案在北京,該階段相對較短。如果是非京籍同學,還需將檔案先從學校遷回原籍後再調入北京存檔機構託管存放,建議一畢業即着手準備。

第二,向北京律協提交相關材料申請律師實習。你需要提交身份證複印件、存檔證明、無刑事處罰證明等材料,具體材料清單及要求可參照北京市律師協會官網最新發布的《北京市律師協會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管理實施細則修正案》。

實習申請通過後,北京律協將給你下發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證(小藍本)。拿到小藍本,你才正式成爲一名實習律師。如你入職後立即準備申請材料,最快可在一個半月左右拿到小藍本。

(小藍本↑↑↑)

第三,實習律師階段。小藍本上標註有一年的證件有效期,但這並不意味着你的實習階段只有一年。在拿到執業證之前,你都必須以實習律師的名義開展工作。

實習階段你需要跟着指導老師、其他執業律師處理十個以上的案子,需要參加北京律協組織的爲期一個月的培訓,取得結業證書。該階段你不能獨自承辦律師業務,不能獨自出庭和簽署法律文書,必須在執業律師的指導下開展工作。

需要提醒的是,帝都實習律師人數衆多,任何需要排期的項目均進展緩慢,律協培訓建議至少提前三個月報名。

第四,面試。實習期滿後你需要向北京律協遞交《實習鑑定書》、社保記錄、工資證明等材料申請面試。一般而言,申請之後一個月至三個月排期面試。

往年面試爲現場問答,你需要帶好實習期間所參與的十起案件的卷宗前往現場,供面試官現場翻看提問,平均時長約30分鐘。今年因疫情原因採取線上面試,考官根據《實習鑑定書》等材料在線提問,時間較短。疫情緩解後可能恢復現場面試。

第五,申請執業。面試後一般一週左右出面試結果,通過面試後需公示一週。公示完畢之後即可申請執業。申請材料提交後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左右拿到律師執業證。

(執業證↑↑↑)

可能你會好奇,整個流程雖然看起來有點複雜,但嚴格來說實習期應該也就一年出頭,爲什麼筆者足足等了兩年有餘?

原因有二:第一、拖延。筆者剛入職時,恰遇北京律協放寬六個月社保/居住證的限制,本可儘早申請實習,但筆者當時正於某證券公司駐場處理案件忙得不可開交(其實還是因爲不夠重視),又覺得來日方長不爭旦夕,故而一拖再拖,等了近兩個月才申請。第二、疫情和年檢。因疫情原因,北京律協今年年初暫停面試,後筆者面試完又遇律所年檢暫停執業申請,故拿證時間生生往後延了半年。

比筆者早一個半月交實習申請材料的某同學在年前最後一批通過面試,早半年拿到執業證,嘲笑筆者至今。

因此,過來人的血淚教訓:儘早申請,千萬別拖!

三、實習律師階段需要做什麼

如果把律師這個職業比作修煉絕世武功,那麼實習律師階段要做的,大概是每天修心苦練,紮紮實實打磨基本功。

但大多數武者初入江湖,剛在學校學了幾本武林祕籍,難免躊躇滿志,眼高手低。總是要見識幾場真實的高手過招,經歷過幾次紙上談兵的困頓,遭遇過幾回灰頭土臉的窘迫,體驗一番困窘、孤獨、迷茫、自我懷疑之後,才慢慢摸索出前進的方向。

這種困窘,可能是初次深入實務,發現所學知識沒辦法完全解決問題的手足無措。

可能是剛開始撰寫正式法律文書,從格式到表達,被高年級律師反覆退回糾錯,陷入自我懷疑的沮喪失落。

可能是接觸某個完全陌生的行業,對業務模式還不甚瞭解,就需對其中的法律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逼着自己瘋狂檢索學習的焦慮緊迫。

也可能是接到緊急任務,需要立刻出具法律意見,加班到凌晨三四點,回家時望着出租車窗外霓虹燈火混着晨曦微光的片刻恍惚。

還可能是客戶對“實習律師”的誤解,或是被某地方法官以實習律師不能(跟執業律師一起)代理案件爲由拒絕在裁判文書上代理人一欄具名的委屈與無奈。

怎麼面對這些困窘呢?無他,只有排除雜念,沉心修煉武功。

一方面,跟着師父(指導老師)、前輩(其他執業律師)深入一個個案件當中,學習琢磨,去粗取精;另一方面,也需要自己多鑽研積累,加深拓寬知識和能力,精進技藝。具體而言:

技能上,需要熟練、精進律師辦案的基本技能,如卷宗整理、法律檢索、文書寫作、表達溝通等。

專業上,需要提高自學能力,不斷更新拓寬知識儲備,舉一反三,對其他行業的法律問題觸類旁通。

思維上,需要轉變思維方式,從單純的學習研究性思維轉變爲問題解決爲導向的思維。

能力上,需要從單一到綜合、從基礎到高階,逐步練就處理複雜法律事務的能力。

心態上,需要內核堅定,不過度情緒化,不被暫時的困難嚇跑,能應對不確定性。

打好基本功,並不斷精進,練就獨立處理案件的能力,才能成爲一名真“證”的執業律師,執業證才能不至於名不副實。

插句題外話,前段時間,某政協委員建議將實習律師的實習期限延長至兩年,筆者認爲大不妥。

實習期的長短與律師能力的高低並非完全線性相關。筆者見過不少實習律師的辦案能力已經不遜大多數執業律師,也見過從業數年卻連法條都用錯文書也極爲潦草的執業律師。

在目前實習期規定爲一年的情況下,實際的律師實習期已經近兩年,已經足夠一個勤奮的新人成長成爲一名合格的律師。想要提高律師行業的服務水平,應該從優化、嚴格執業考覈標準入手,而非簡單粗暴地延長實習時間。

實習律師因爲各種原因在行業中一直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建議前浪們還是多多體恤,就不要再額外設置障礙了。

四、得失感悟

以下就純屬個人經歷感受了,建議跳過,直接到文末轉發點贊(哈哈)。

畢業至今,從律師助理到實習律師,再到終於成爲執業律師, 筆者經歷了職場菜鳥初期的手足無措,初擬文書不得要義時的自我懷疑,接手棘手疑難案件時的焦慮難眠,辦案遇到知識盲區時的熬夜補課,以及面對行業不確定性時的茫然若迷。

但同時,也經歷過與小夥伴們一起組隊連續加班處理緊急疑難案件時的苦中作樂,品嚐過第一次作爲代理人蔘加庭審時的緊張激動,感受過埋頭研究案件終於攻克難題時的熱血與成就感,體會過自覺有所成長取得進步時的淡淡欣慰。

在這一路打怪的過程中,有兩個問題經常被提及。

1.或得或失?

有得,亦有失。

筆者在學生時代一直是個非常懶散隨意的人。兩年的律助及實習律師經歷,在某種意義上,推着筆者走出了一部分舒適區,去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能,嘗試着去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

律師的工作需要直面實務中各行各業遇到的法律疑難雜症,並迅速作出精準的分析和回應,爲當事人解決實際問題。因而這份工作及背後的責任會逼着人迅速成長。

這種成長,或是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或是思維方式的轉變,或是更新知識的緊迫感,亦或是練就的應對不確定性的從容。

每段歷程必然得失相伴。

前段時間聚餐,許久未見的同學笑言筆者沉靜不少,似有未來大狀之姿。爾後卻在微信中婉轉提醒筆者警惕“心爲形役”,不要讓工作將真實的自我吞沒,還是希望工作之外多像之前一樣開心傻笑。

這使筆者分外警醒。社會規則的衝擊與打磨是邁出象牙塔之後的必經歷程,但磨礪出來的盔甲是爲了保護內心的真我,而非長入皮肉異化成堅硬冰冷的假面人。

勿忘本心,切記,切記。

除此之外,既已踏上旅程,且望前路,得失不必深究。

2. 爲什麼選擇做律師?

這個問題筆者被問過無數遍,現在也時常被問及。

最初選擇律師這個行業,多少有些一意孤行。相較於體制內和大多數公司的法務工作,律師無疑是更加辛苦、更具不確定性。

記得擇業當口,已經工作兩年的律師好友直言律師這條路不好走,勸筆者不必撞南牆。當時少年心性,還是不管不顧一頭撞了進來。

why to be a lawyer?

彼時初出象牙塔,對這個的回答天真而理想。爲了學更多的東西,爲了更快地成長,爲了解決一個個問題時小小的滿足感,爲了應對一個個複雜案件時的挑戰性與通關爽感,爲了更自由的生活,也爲了靠一技之長立足於社會,獲得有尊嚴而體面的生活。

工作兩年,經歷過社會規則的衝擊與生活的磨礪,期間有過不少懷疑和迷茫。到現在,反而不再去過多糾結其中的意義。再被問起這個問題,往往一笑帶過。

非要說點什麼的話。

大約是筆者還相信這份職業中尚有不變的東西。

所謂匠人精神。

入行兩年,有過三位十分優秀的律師手把手教筆者。無論哪一位,都跟筆者反覆強調專業是律師的立身之本。律師工作是一門手工活,需要反覆打磨、精進技藝,方可成材。亦謂“如琢如磨,如切如磋”。

某種意義上,這契合了筆者對於職人一部分烏托邦式的理想。對極致的追求,對專業的尊重。一生懸命,不斷打磨,終成一家。

或是妄談,或將破碎。

但至少此刻仍是勇氣與信仰。

拿證後,筆者把微信頭像從學生時代的照片默默換成了正裝照。

朋友問,這是從此以後要告別僞文藝中二女青年了嗎?

我笑說這是後浪覺醒,要向有模有樣的假面大狀行列邁進了。心裏卻想着,這是職場的成人式,工作中我可得要變成能獨當一面的陳律師了。

多多指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