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8月7日夜間,湖南衛視播出《中餐廳》最新一期的節目。在這一期當中,《中餐廳》長江遊輪上第一次營業。而根據節目播出的內容,首次營業額是2684元。以往的《中餐廳》,因爲是在國外營業,所以國內觀衆很難有效對比營業額和盈利問題。這一次,是祖國長江行,顯然,通過營業額可以輕鬆推斷《中餐廳》的單日盈利了。

在這期節目已經播出的內容當中,嘉賓們到岸上去,發現當地的很多餐館的菜單價格高於自己。這個並不奇怪,因爲當地是重要的旅遊城市,對遊客開放的餐廳在價格上略高,也是必然。而《中餐廳》自己的定價,從播出的節目內容來看,應該屬於二線城市中高端商場餐廳的定價。

二線城市中高端商場的菜單價,在餐廳有效運行的前提下,利潤成本是一半上下。當然,這個利潤不包括員工成本。所謂的有效運行,是員工效率高、菜品損耗低、翻檯上座率好、水電厲行節儉和房租成本在合理範圍之內。國內不少餐廳的菜單價格不足實現利潤的兩倍,應該從自身找原因。

對於《中餐廳》的兩期內容來講,開局耗費多一些,也是必然。如果排除這些定向耗損的話,《中餐廳》首次營業的利潤合理範疇,應該在1342元前後。當然,目前來看,《中餐廳》的食材耗損度還是過高的。這些耗損,也包括進貨渠道上的問題。不妨先聊一聊《中餐廳》的食材進貨。

第三季的《中餐廳》當中,黃曉明負責進貨。店長進貨,本身就是錯誤的。店長是指揮官,不能親自進貨。進貨權,必須給後廚。在第四季當中,林大廚和張亮兩位掌勺開始有進貨權。這個操作是準確的。但黃曉明在“下放”這個權力的同時,沒有協定相應的義務。比如,後廚進貨,產生浪費,則需要從後廚工資當中扣除。這是限制林大廚過度進貨的有效方式。

所以說,《中餐廳》長江行當中的真正營業利潤遠遠比不上國內同類餐廳,問題其實出現在黃曉明的管理上。店長不努力,跟一部電視劇的編劇不努力是一樣的。流量明星爛,爛一個角色,流量劇本爛,爛一窩。曉明哥並未帶給《中餐廳》高效乃至於有效運轉的狀態。

目前來看,《中餐廳》是五人的配置,兩位後廚掌勺,一位店長,一位財務,一位夥計。這個配置,顯然留給了飛行嘉賓參與的巨大空間。正常的餐廳經營,兩位掌勺背後,必須配備兩位配菜工。首次營業當中,兩位掌勺是自己配菜。而在傳菜方面,顯然是李浩菲一人進行。本身處於財務身上的趙麗穎,也只能退下來幫着李浩菲一起承擔重任。

現在這個狀態下,要實現《中餐廳》的有效運轉和利潤最大化,必須在人員崗位上加強一下。趙麗穎和李浩菲應該去承擔前臺接待和傳菜的任務。林大廚和張亮繼續掌勺,但後廚必須要配合兩位配菜工,負責打雜。而黃曉明方面,不是哪裏忙就幫哪裏,而是穩穩當當地坐在店長和財務總監的位置上。這兩個位置,可以他一人承擔。

已經播出的內容當中,青年演員趙麗穎確實表現出了自己非常不錯的責任心。她不僅關心菜單問題,更是關心廚房和餐廳的每一件事情,儘量幫助大家完成任務。按理說,一位管理財務的人員,何必去後廚傳菜呢,何必幫着備菜呢,何必幫着點菜呢,甚至於何必幫着收拾餐廳、打掃衛生、洗涮碗筷呢?

但已經播出的內容當中,這些事兒,趙麗穎全做了。這是一種典型的任勞任怨。也是《中餐廳》急需兩位飛行嘉賓到來的表現。反觀黃曉明方面,已經播出的內容當中,他承擔的工作量不足,各個環節上,都是有他不多,沒他不少的狀態。黃曉明真正承擔的任務量,看似不少,但分量不足。首次營業,依舊出現第二號桌客人們遲遲無法上菜的問題。這恰好是黃曉明店長水平亟待提高的明證。

我們按着國內正常餐廳的營業利潤看一看首期營業的《中餐廳》。1342元的菜品利潤,會留下半數給店長,也就是671元。這個費用,是店長開店的錢款,包括店鋪成本和利潤等等。剩下的,則是員工的工資水準了。像首次營業這樣,七桌客人,沒有翻檯,似乎還是略少了一些。兩位大廚的工作量剛剛好,因爲缺少備餐員工配合。這樣的上座率,廚師工資應該在單日二百元前後。

也就是說,林大廚和張亮一共可以拿走400元。剩下271元,是趙麗穎和李浩菲的“利潤價值”。國內目前傳菜和後廚幫工的單日工資,不會超過一百元(二線城市)。以目前的利潤空間來看,《中餐廳》依舊具備進入一位新人員工的可能性。

如何讓《中餐廳》真正高效起來,是考驗黃曉明智慧的。高效的餐廳,不會產生大量的碗筷下班之前還沒有刷完的問題。這本身就是黃曉明指揮上的失誤。好在,已經播出的內容當中,嘉賓們在過夜之前都能睡覺了。尊重嘉賓睡眠,這樣的做法,比湖南衛視的《嚮往的生活》要正確很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