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有“四渎”(dú)之说,分别是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对一般人而言,可能只知道前三条水系,对济水知之甚少。即便有人知道济水的相关知识,也无非是三伏三出,穿黄而过等类似的说法。但因为古人缺少完备的地理常识,更没有详细的地质资料可供科学分析,所以文献所记载的济水三隐三现,穿黄而过的情况应该不实。

那么,济水到底是如何发源,又与黄河有着怎样的联系?山东境内的大清河,小清河又有着怎样的来源,它们与济水有什么关系?

我们从古代地图上可以看到,在黄河以北的王屋山南麓,有一条名为沇水(yǎn)的河流,一路流向东南,最后在黄河以北附近地区注入黄河。古人认为这支河流与黄河以南,向东流入大海的济水同属一条河流。所以,沇水流入黄河之前的南段也被古人称为济水。

实际上,黄河以南的济水与黄河以北的沇水毫无关系。济水并不是潜入地下,穿过黄河而后又在荥阳出现的沇水。它是黄河泛滥后,流经广武山以北,汇聚荥口石门(古敖仓城东北)附近发源出的荥渎而形成的一条大河。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盖故荥播所导,自此始也。”济水形成后,不像黄河那样桀骜不驯,它水流缓慢,裹含大量泥沙,首先注入荥泽,经过荥泽的沉淀,河水逐渐变得清澈。而后,济水又从荥泽出发,分成南北两支,在山东注入巨野泽(大野泽,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北),这南北两支济水分别被称为北济和南济。最终济水从巨野泽流出,汇成一股,流向东北注入大海。

古人之所以把沇水和济水混作一团,误认为是同一条河,是因为沇水发源自王屋山,河水清澈,南入黄河后,正好在黄河南岸出现了一支同样河水清澈的济水,所以古人就想当然的把两条河流并做一条。

济水含沙量巨大,一路东推,至东汉时期,荥泽便已不堪重负,被填成了一片平原,不复存在。“今塞为平地,荥阳民犹谓其处为荥泽。”到了隋唐时期,山东巨野泽上游的两条济水河道因为缺少水源补充,北济干涸淤塞,仅剩南济白沟河道勉强维持(唐代引汴水补充)。最迟到北宋以前,巨野泽上游的济水彻底堙没消失。

隋唐以后,巨野泽下游的河段还保留了济水的称呼,但同时也出现了另外一个名字——清河,并逐渐替代了济水的称谓。关于清河名字的来历,有两种因素,一是由于巨野泽对河流泥沙的沉降作用,二是因为清河逐渐以汶河等河流为源头,而汶河的河水非常干净。所以济水便因清澈的河水被称为清河。

清河(济水)从巨野泽流出后,经过东阿,平阴,北至长清,济南,然后转向东北,经过邹平以北,从东营附近入海。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黄河在澶州决口,注入梁山泺(梁山泊),然后分为两支,一支向北流入清河,东汇入海,称作北清河,另一支则向南流入淮河,叫做南清河。

黄河洪水进入北清河之后,裹挟着大量泥沙,在济南东北冲出河道,脱离了原先的济水,夺古漯水的一段(tà,古漯水发源于山东莘县附近,在山东桓台入海),经济阳、齐东、武定、青城、滨州、蒲台,至利津县最终入海。从此,北清河再也没有回到济水故道,因而也就与济水脱离了关系。

北宋灭亡后,伪齐政权统治者刘豫为了海盐之利,在济南华不注山建“下泺堰”,使泺水(luò)分流,并征发民夫,在清河以南,平行于清河的地方开凿了一条新河,当时这条新凿河流也叫清河。后来为了区分这两条河流,就将原北清河称为大清河,而将刘豫新凿的这条清河叫做小清河。小清河的走向虽然与曾经的济水颇为一致,最终也注入渤海,但却不是济水故道,现在的小清河仅在几处穿过济水故道,与济水没有任何关系。

到了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从铜瓦厢(今河南兰考县)决口,再次北流,结束了南流七百年的局面,洪水挟大清河最终从利津县入海,形成了现今的黄河河道。然而,这次改道导致了严重的黄泛,大清河狭窄的河道无法容纳黄河洪水。所以从清末至民国时期,黄河水患频发,给黄河下游地区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

总之,历史上的济水是从黄河发源出的一条河流,经过荥泽和大野泽的沉降,故而变得清澈见底。隋唐以后,因泥沙长期淤塞,大野泽上游的济水逐渐消失。北宋后,大野泽流出的济水被称为清河。宋神宗时期,清河分为南北二支,黄河挟持北清河,夺占古漯水的的一段河道入海,从此北清河不复济水故道。由于小清河的开凿,北清河遂被称为大清河。到了清代晚期时,黄河北流,侵占大清河河道,形成了现在的黄河。

如今,黄河流至山东境内时,从东平湖黄河闸口附近开始进入大清河故道,到济南东北为止,同时也是济水故道。而自济南至渤海的这段今黄河则是大清河河道,但并不是济水故道,真正的济水故道已经不复踪迹,小清河虽然从走向上与古济水相似,但并不是古济水的河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