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有“四瀆”(dú)之說,分別是江(長江)、河(黃河)、淮(淮河)、濟(濟水),對一般人而言,可能只知道前三條水系,對濟水知之甚少。即便有人知道濟水的相關知識,也無非是三伏三出,穿黃而過等類似的說法。但因爲古人缺少完備的地理常識,更沒有詳細的地質資料可供科學分析,所以文獻所記載的濟水三隱三現,穿黃而過的情況應該不實。

那麼,濟水到底是如何發源,又與黃河有着怎樣的聯繫?山東境內的大清河,小清河又有着怎樣的來源,它們與濟水有什麼關係?

我們從古代地圖上可以看到,在黃河以北的王屋山南麓,有一條名爲沇水(yǎn)的河流,一路流向東南,最後在黃河以北附近地區注入黃河。古人認爲這支河流與黃河以南,向東流入大海的濟水同屬一條河流。所以,沇水流入黃河之前的南段也被古人稱爲濟水。

實際上,黃河以南的濟水與黃河以北的沇水毫無關係。濟水並不是潛入地下,穿過黃河而後又在滎陽出現的沇水。它是黃河氾濫後,流經廣武山以北,匯聚滎口石門(古敖倉城東北)附近發源出的滎瀆而形成的一條大河。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說:“蓋故滎播所導,自此始也。”濟水形成後,不像黃河那樣桀驁不馴,它水流緩慢,裹含大量泥沙,首先注入滎澤,經過滎澤的沉澱,河水逐漸變得清澈。而後,濟水又從滎澤出發,分成南北兩支,在山東注入鉅野澤(大野澤,今山東菏澤市鉅野縣北),這南北兩支濟水分別被稱爲北濟和南濟。最終濟水從鉅野澤流出,匯成一股,流向東北注入大海。

古人之所以把沇水和濟水混作一團,誤認爲是同一條河,是因爲沇水發源自王屋山,河水清澈,南入黃河後,正好在黃河南岸出現了一支同樣河水清澈的濟水,所以古人就想當然的把兩條河流並做一條。

濟水含沙量巨大,一路東推,至東漢時期,滎澤便已不堪重負,被填成了一片平原,不復存在。“今塞爲平地,滎陽民猶謂其處爲滎澤。”到了隋唐時期,山東鉅野澤上游的兩條濟水河道因爲缺少水源補充,北濟乾涸淤塞,僅剩南濟白溝河道勉強維持(唐代引汴水補充)。最遲到北宋以前,鉅野澤上游的濟水徹底堙沒消失。

隋唐以後,鉅野澤下游的河段還保留了濟水的稱呼,但同時也出現了另外一個名字——清河,並逐漸替代了濟水的稱謂。關於清河名字的來歷,有兩種因素,一是由於鉅野澤對河流泥沙的沉降作用,二是因爲清河逐漸以汶河等河流爲源頭,而汶河的河水非常乾淨。所以濟水便因清澈的河水被稱爲清河。

清河(濟水)從鉅野澤流出後,經過東阿,平陰,北至長清,濟南,然後轉向東北,經過鄒平以北,從東營附近入海。北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黃河在澶州決口,注入梁山濼(梁山泊),然後分爲兩支,一支向北流入清河,東匯入海,稱作北清河,另一支則向南流入淮河,叫做南清河。

黃河洪水進入北清河之後,裹挾着大量泥沙,在濟南東北衝出河道,脫離了原先的濟水,奪古漯水的一段(tà,古漯水發源于山東莘縣附近,在山東桓臺入海),經濟陽、齊東、武定、青城、濱州、蒲臺,至利津縣最終入海。從此,北清河再也沒有回到濟水故道,因而也就與濟水脫離了關係。

北宋滅亡後,僞齊政權統治者劉豫爲了海鹽之利,在濟南華不注山建“下濼堰”,使濼水(luò)分流,並徵發民夫,在清河以南,平行於清河的地方開鑿了一條新河,當時這條新鑿河流也叫清河。後來爲了區分這兩條河流,就將原北清河稱爲大清河,而將劉豫新鑿的這條清河叫做小清河。小清河的走向雖然與曾經的濟水頗爲一致,最終也注入渤海,但卻不是濟水故道,現在的小清河僅在幾處穿過濟水故道,與濟水沒有任何關係。

到了清咸豐五年(1855),黃河從銅瓦廂(今河南蘭考縣)決口,再次北流,結束了南流七百年的局面,洪水挾大清河最終從利津縣入海,形成了現今的黃河河道。然而,這次改道導致了嚴重的黃泛,大清河狹窄的河道無法容納黃河洪水。所以從清末至民國時期,黃河水患頻發,給黃河下游地區造成了極爲深重的災難。

總之,歷史上的濟水是從黃河發源出的一條河流,經過滎澤和大野澤的沉降,故而變得清澈見底。隋唐以後,因泥沙長期淤塞,大野澤上游的濟水逐漸消失。北宋後,大野澤流出的濟水被稱爲清河。宋神宗時期,清河分爲南北二支,黃河挾持北清河,奪佔古漯水的的一段河道入海,從此北清河不復濟水故道。由於小清河的開鑿,北清河遂被稱爲大清河。到了清代晚期時,黃河北流,侵佔大清河河道,形成了現在的黃河。

如今,黃河流至山東境內時,從東平湖黃河閘口附近開始進入大清河故道,到濟南東北爲止,同時也是濟水故道。而自濟南至渤海的這段今黃河則是大清河河道,但並不是濟水故道,真正的濟水故道已經不復蹤跡,小清河雖然從走向上與古濟水相似,但並不是古濟水的河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