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王珞丹深夜微博发文随后又秒删,引发轩然大波,果不其然上了热搜。

讲真,王珞丹这几句话讲的“颇具争议”,像是在诉苦又像是在抱怨命运的不公。

对于王珞丹的这一席话,网友解读出多个意思,就像网友自己总结出的结论一样↓

按照阅读理解的思路去看,王珞丹这一席话确实有些含沙射影,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但实际上,我们更愿意相信王珞丹是在说自己。36岁这个年纪,她不可能回头再去走小花的路,但距离大满贯实力派大花仍有一定差距,处在中间这种不上不下的位置,的确很尴尬。

“秒删”事件之前,王珞丹最近一次上热搜是因为“找鸭”事件。但在“找鸭”事件之前,王珞丹基本处于“隐形”状态,微博虽有近五千万粉丝,但鲜少能听到关于她的消息。

要知道,早些年的王珞丹有成为大花的绝对潜力,06-10年是王珞丹的高光时刻,《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及后来的《杜拉拉升职记》,全都是现象级热剧。

在85后小花还处于野蛮生长阶段,那时的王珞丹风光无限,成功当选第八届金鹰节“金鹰女神”。

“金鹰女神”的评选标准只看“人气”,青春靓丽、在影视剧领域表现突出,加上人气足够高便可当选金鹰女神。能够入选,足以说明当年王珞丹自身的商业价值。

85后小花中,当选金鹰女神的只有刘亦菲、刘诗诗和赵丽颖;90后小花中第一位当选金鹰女神的则是迪丽热巴,这三位均是当下大热的女明星,当年的王珞丹,身份地位与她们无异。

但是在当红之际,王珞丹并没趁热打铁、奋起冲刺,反而放缓脚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生活。

王珞丹这种行为,在急功近利的娱乐圈中堪称一股清流,为此她也收获了“人淡如菊”、“不在乎红不红”的美誉。的确,站在金字塔尖上俯瞰众生时,什么都可以表现得风轻云淡。

淡然处之的王珞丹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网友口中赞扬的对象,很多人都羡慕她活得通透。

但在所有人都奋力奔跑的娱乐圈中,站在原地不动便是退步,“佛系”的王珞丹很快便被85后小花超越,前浪被后浪毫不留情的拍在沙滩上。

继2011年的电影《搜索》后,王珞丹很久没有让人记忆犹新的作品出现。曾被寄予厚望的《急诊科医生》说到底也是一部披着外衣的玛丽苏,后半场赛程中,王珞丹彻底败下阵来。

不过,王珞丹的的确确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好好的享受生活,当时间、精力偏向生活过多,天平的杠杆自然会发生倾斜,随之而来的就是“过气”这个标签终于被贴在王珞丹身上。

随着“秒删”事件发生,甚至让一些人觉得之前“人淡如菊、享受生活”的王珞丹不真实,曾经伴随她很久的“佛系”人设也渐渐开始崩塌。

同样的事情前不久刚在万茜身上发生过。

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赛程越来越紧张,“人淡如菊”这四个字距离万茜也越来越远。自从在易立竞的采访中被撕开伪善的外衣后,万茜终于展现出狼性的一面,想赢两个字逐渐写在脸上。

娱乐圈就是一个放大版的职场,大家都是“竞争”关系,谁不希望自己是最优秀的那一位。

立人设的确更容易圈粉,但人设崩塌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更大。

不过,撕掉“人淡如菊”的标签对王珞丹来讲并不一定是坏事,作为实力派演员,如若能放下身段、主动走下神坛,必然会有更多的节目组抛出橄榄枝,想翻红未必是难事。

当下的大环境,综艺、真人秀是翻红的一大利器,一些明星人到中年后反倒更热衷于这些。

这是市场环境所导致。当下的影视剧市场可谓是乌烟瘴气,投资方更倾向于流量明星。有实力但人气不够高的演员很难拿到优质剧本,以至于很多人一年甚至几年才有一部作品。

对于优秀演员来讲,“红”并不仅仅代表自身商业价值增加,同时意味着对剧本有更多的话语权。

赵丽颖足够红,对剧组魔改不满进而罢演,可引发轰动效应,迫使剧组做出退步。但换做一个不够红的小演员,完全不敢动罢演的心思,一个角色不知多少人挤破头要来演。

所以,想红未必是一件坏事。既然王珞丹有这个想法,没准下一届《乘风破浪的姐姐》就会对她抛出橄榄枝,试水的第一期都是如此,第二季必然会青出于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