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裏,吳慷仁所飾演的律師王赦頂着巨大的輿論壓力,堅持要爲無差別殺人案的罪犯辯護並且不斷想要探究罪犯背後的故事。

所有人都不理解王赦爲什麼要這麼做,爲什麼要幫助一個十惡不赦的殺人犯,王赦和他的一家都受到了巨大的恐嚇。

無法忍受網絡暴力的妻子最終選擇帶着孩子離開了他。

而王赦這一點關於人權和正義的堅持,最終讓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成爲了又一大經典。

而我沒想到這個關於人權和正義的討論,會在一部平平無奇的青春劇裏被拿出來討論。

趙弈欽所飾演的男主角夏拾高中時期,本來是所有人仰視的學霸男神,但是在高三那年由於父親的關係被所有人唾棄。

原來,作爲律師的父親接了一個案子,爲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的連環殺人案件的嫌疑犯辯護。

這個案子本來輪不到夏匡正。

但是律所裏所有人都知道接下這個案子代表着什麼,沒有人想接。

所以,律所的其他同事就故意暗示嫌疑犯的母親去找夏匡正,讓他不得不接下這個案子。

夏拾也不贊成父親的這個決定,反覆溝通,卻依然無法改變這個結果。

而他自己的校園生活,也因爲父親的關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所有人躲着他。

所有人在背後偷偷議論他。

他的生活,可以說,從金字塔尖掉到了十八層地獄。

他作爲兒子都受到了那麼大的爭議,更何況他的父親作爲事件的當事人呢?

各方壓力不斷。

然而在這裏,我看到了這部青春劇的野心。

律師的職業標準是什麼樣的?

不管Ta是不是真的兇手,Ta都有權利爲自己辯護。

律師接到了這樣的工作,就應該全力去做。

不能對方是犯罪嫌疑人就消極對待。

萬一他不是兇手,那麼因爲自己的消極對待而誤判了,那麼他們和兇手又有什麼區別呢?

他現在只是犯罪嫌疑人,還沒有認定就是兇手。

道德審判不能代表司法審判,更不能踐踏法治的底線。

在這個法治社會里,每一個人都沒有權利以自己自身的道德標準來判定他人是否有罪。

唯一可以判定他人是否有罪的,只有司法審判。

真正的法律不會冤枉任何一個無辜者,更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作惡者。

而這部青春劇的野心可能還不僅於此。

高三那年,父親自殺了,那之後的十年裏,夏拾放棄了自己,只是碌碌無爲地活着,因爲他堅定地認爲父親的自殺有自己的責任。

而他高中時的同學不忍心看他繼續墮落下去,企圖通過一款VR遊戲,帶夏拾重新審視當年的真相。

所以,這不是一個穿越劇,夏拾現在經歷的事情並不能會對現在的他產生影響,唯一可能影響的是他看待過去的視角。

在遊戲裏,除了還活着的父親,還有被他刻意忘記的初戀。

故事接下來會怎麼發展呢?

我不知道。

人的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很期待它的收尾方式。

但是我想,大家都知道,沒有人可以改變過去,也無法改變別人,可以改變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的想法。

夏拾無法改變父親自殺的事,也無法阻止兇手行兇,但是他可以重新審視自己。

我想,這就是《拾光的祕密》想要告訴我們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