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檀小柒

金饭碗也不香了。

90年代,能进银行那是妥妥的“体面人”。

记得小时候,在银行工作的表姨每次来小柒家玩,都带我爱吃的“冬瓜糖”。

嘴里塞满糖话都说不利索的小小柒,咿咿呀呀的告诉表姨,长大我也要去银行。

近两年,实体经济不好过,国家不断捏银行脖子迫使它让利,相应的,银行待遇也在下降。

周末又有传闻说,银行要集体降薪20%-30%。

虽然五大银行紧急跳出来“辟谣”,但从小柒打听到的情况看,基本工资没降,但绩效、福利属实砍了不少。

从投资来看,银行板块目前估值很低。

中证银行指数PE估值为5.81,百分位为23.59%,算是超级便宜了。

不过,按照高层的态度,让金融让利是当下的政治正确;我估计银行还要趴一段时间,但安全边际很高了,可以作为“压舰石”长期持有。

银行这两年一直在改制。

2018年12月,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有意让银行把存贷款业务和理财业务分开。

很多人对于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会傻傻分不清楚,过去也没啥,银行嘛、家大业大很安全。

但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央行有意打破银行刚性兑付的模式,再不留意这些就要吃大亏了。

先说说银行存款,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简单来说,银行存款就相当于咱们把钱借给银行,银行到期支付给我们利息。

很多人有误解,觉得只有去线下银行存钱,才安全;其实互联网上的银行存款,也同样靠谱,而且利息更高;比如在京东金融上(PS:非广告推荐),部分银行存款年化高达4.8%。

可能有朋友会问,这些小银行我都没听说过,安全吗?如果倒闭了,我的钱该怎么办?

不用担心,自建国以来,只有两家银行倒闭,而且很快就被央行接管,储户无任何损失。

其实,我们不是相信这些小银行,而是信央行,是相信政府相信党,央行制定了存款保险制度,就不会放任它发生风险。

这就像那些民间放贷的,放贷给游手好闲的富二代,是相信富二代能老实还钱么?不是,是相信他们爹。

不过,这类银行存款,要注意看支取规则。

一般要存够期限才能拿到高收益,提前支取只能按0.38%的活期计息,这可太亏了。

银行理财,要复杂一些。

所谓的银行理财,其实是你把钱,委托给银行,让银行帮你去做投资,然后按照约定给你收益。

有亏损的风险,央行也不负责兜底。

据《中国银行保险报》消息,截至6月底,一共有391只银行理财产品净值跌破面值1元,亏损幅度最大的达到了40%。

银行理财的风险,从高到低差别很大,4月份出事的“原油宝”,也算是一种银行理财,风险有多大、坑有多深想必大家也都听说了吧;而随着银行改革,类似的高风险产品会越来越多。

怎么区分?说一个简单的小技巧,银行理财都会注明风险等级,一般来说R2以下的产品,风险是比较低,收益达成的概率也比较高;R3以上,风险就比较高,有发生亏损的可能。

同时呀,这类产品也不能无脑买。

比如,这么一款,表面看正正经经的。

但仔细扒一扒它的产品概括,坑就出来了,有个“浮动管理费”的东西,规定产品管理人将收取超出部分的60%,作为浮动管理费。

也就是说,收益超过4.4%以上的部分,人家拿60%,你拿40%。

你可能会说,嘿,我拿4.4%也美滋滋呀,但是你要知道,这货是不保本的,这相当于,咱俩一起去合作开“马杀鸡会所”,赚了的话我有机会拿大头,万一亏了的话,全是你兜底。

那我可就放开干了呗!为了能高收益,高风险、擦边球的业务都安排上,反正背后有你这个冤大头。

所以在选择银行理财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条文,不懂就找领域专家问,别闭着眼睛瞎买。

不得不感慨一句,理财产品迭代太快,像我们现在看到的产品,往前推几年压根就不存在。

如果只用旧的知识去看待,很容易亏钱;比如原油宝、此前的P2P爆雷,就是很好的例子。

同样的,职业也是这样,就连银行也不香了,可能再过几年,自媒体也被取代了,到时候就是AI版的檀小柒,给大家做财富科普了

听说服务业有未来,小柒在想,要不要周末报个兴趣班,学个推拿按摩、捏脚马杀鸡啥的,也省的到时候失业......

PS:作为散户,相比聪明的主力们,主要是缺了一手消息和专业结论。现在,叶檀财经主办的女侠的投资圈,给一手消息,给专业结论。

参与方式:通过购买下方圈子卡片即可自动入女侠的投资圈哟!大家把握住机会哟!(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