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中国出版业来说,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作为出版从业者,我们必须直面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难,同时要积极寻找突破口,化危为机,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为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做好充分准备。

整体而言,疫情过后的出版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格局调整,上游的出版机构将有涨有落、有生有灭,下游的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的对峙局面将被彻底打破。疫情对出版业的影响是长期的,出版业本来就存在账期长、利润薄的特点,这次疫情将加剧这种困境,出版社对现金流的恐惧会直接影响到对新的出版项目的投入。

对于出版社来说,我们要树立依靠线上渠道拉动销售额增长的意识,要优先保证重点书、畅销书投向市场,辅之以线上营销和推广。同时,要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周边业务。具体来说,要做好如下9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尽量提高畅销书选题占比,打造爆款新书,通过考察历史销售数据挖掘有畅销潜力的作者和作品。比如《庆余年》《龙族》计划在今年推新书,还有《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5》等,这些都是可以迅速打开市场、改善纸书销售低迷的有力产品。

二是要出版优质的重点亮点原创新作。原创新作代表了出版社的活力和创造力,对国家文化建设也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今年,我们有一批原创新作要推向市场,包括《晚熟的人》《666号》《邮轮碎片》《英雄山·穿插》《烟火漫卷》《艺术家们》等。

三是重视系列书的出版,认真研究线上销售规律,从作者选择、出版形态等方面适应线上渠道的新要求。2020年上半年,我们推出了“中国古典小说典藏”系列,还会继续推出“新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并将在年内推出“哈利·波特”(学院版)与J.K.罗琳的新作《伊卡狛格》(暂名)等。

四是出版社内部要压缩出版品种,剔除无效选题。除了社会效益良好的学术书外,对于起印数低、市场反响一般的图书选题要加以限制,要更加重视市场效益。

五是在出版节奏上,贯彻畅销书、重点书优先的原则,将出版效率高的图书第一时间投向市场。由于疫情的影响,出版社的生产运营效率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给畅销书、重点书的生产“开绿灯”,把握好出版节奏。

六是加强成本控制,出版商要承受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的压力,通过招标降低纸张和印刷成本、适当提高定价、去掉过度的制作工艺、固定开本都是降低成本率的举措。

七是发行工作重点转至线上,以应对线上销售份额不断增长的趋势。发行人员要研究线上销售规律,拼折扣、无底线打折是饮鸩止渴,不可行,要用更好的服务和创意赢得合作伙伴的尊重,促进图书销量的增加。出版社要加强人员配备,把最强的销售人员安排到网店业务岗位。

此外,要做好新华网络书店的发行工作。近几年,四川文轩网、浙江博库网等新华网络书店都在市场上表现活跃,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出版社应争取新华书店系统的店外销售资源,对重点省区的新华书店做深做透。要充分评估民营实体书店的经营风险,加强对回款的关注,加大回款任务在销售考核中的占比。

八是积极尝试新方法,认真做好线上营销。在疫情之后的营销宣传应对策略方面,现在大家都把图书宣传工作放到了线上。为疫情所迫,这当然没错。但一定要对线上活动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找到线上宣传最有效的办法,在明确营销宣传的目的性条件下多做品牌传播活动,制定详尽的销售方案、优化细节,将营销工作搬到线上来。营销编辑应主动提供活动新闻稿,以供媒体刊载。要特别重视线上营销活动的二次传播,将活动效果尽可能放大。

九是大力拓展数字出版和文创开发工作。在疫情过后,数字出版会有快速增长,但不可能取代传统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数字业务如听书,以增加纸本书价值为主,把有声书作为纸本书的形式补充,增加附加价值,促进纸本书销售。同时社内考虑发展文创等周边业务,结合自身品牌资源、资金优势、内容优势等,进一步发掘相关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