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發現新冠病毒變異,專家:變異不代表更危險

日本《讀賣新聞》8月8日報道,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最新研究發現,在日本擴散的新冠病毒是變異後的、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目前日本新增確診病例大多屬於變異後新冠病毒感染者。

8月9日,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病原體基因組解析研究中心主任黑田誠回應,日本國內流行的新冠病毒毒株是在此前歐洲相關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基礎上,進一步發生了6個鹼基變異。

“從新冠病毒出現的第一天起到現在,病毒是一直在變異的,但變異不等於更危險。”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張洪濤告訴健康時報記者,並非所有的突變都有生理學意義,只有極少部分突變可能會顯著影響病毒的傳播力和致病力。從目前日本疫情情況來看,變異後的新冠病毒已經導致全國在過去一個多月裏有新增2.7萬餘人感染,但是重症患者與死亡病例的比例出乎意料的低下,這說明,日本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雖然是變異病毒,傳染力也高,但毒性不高,致命性低。

此外,張洪濤也提到了新冠病毒突變對疫苗研發可能帶來的影響,他表示,病毒的絕大多數變異都不會導致其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變化,因此不會影響疫苗的有效性。

黑田誠表示,今年3月起日本疫情擴大,主要是由歐洲相關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導致。

目前,在世界廣爲流行的新毒株爲D614G。研究顯示,從全球來看,自2019年末至今年7月,新冠病毒基因組平均隨機發生了大約15個鹼基變異。

早在5月份,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LANL)便發表論文指出,這種新毒株於2月出現在歐洲,並很快傳播到美國東海岸,自3月中旬以來一直是全世界的主要毒株。

當時研究人員便關注到了這個D614G的突變,並提出D614G的頻率以驚人的速度增加,表明相對於早先在武漢發現的病毒株(D614)而言,其適應性優勢使其傳播更加迅速。

隨後,該團隊7月2日在《細胞》發表論文證實,攜帶S蛋白D614G的SARS-CoV-2突變株已成爲全球大流行中最普遍的形式,比D614具有明顯更高的感染性滴度,增加2.6~9.3倍,但是D614G和疾病嚴重程度之間並沒有顯著關聯。

而從中國疾控中心6月18日發佈的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中看,北京市確診病例基因組序列數據 (NMDC60013902-01、NMDC60013903-02) 以及環境樣本基因組序列數據(NMDC60013903-03),3個樣本均採集於2020年6月11 日,樣本序列均存在 D614G 突變情況。

“按照研究者的說法,日本此次新冠病毒變異是屬於少量鹼基變異,和D614G都屬於局部突變,這對RNA病毒來說是很常見的事情,這樣的突變很可能什麼也改變不了,所以完全不需要恐慌。”張洪濤表示,從現有研究來看,新冠病毒的突變導致了傳播力的增強,致病力的下降。(健康時報記者 李超然 趙萌萌/文 李蔚海/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