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和司馬昭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孔明說的,繼父兄之業,已歷三世。他們都是承襲父親和兄長的基業而上位的。孫權承繼孫堅、孫策,而司馬昭則是承繼司馬懿和司馬師。兩個人的父親,最後都被追尊爲皇帝,孫堅爲吳始祖武烈皇帝、司馬懿則爲晉高祖宣皇帝。但他們的兄長卻有着不同的待遇,司馬師最後被追尊爲晉世宗景皇帝,而孫策則只得到一個長沙恆王的諡號。這一個是帝一個是王,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呢?

孫策:江東小霸王,橫掃江東

說孫權承繼父兄之業,其實全都是孫策一個人打下來的江東。孫權只是接手兄長孫策的基業,跟他父親孫堅唯一有關聯的可能也只有那些舊將了。孫堅死後,孫策只能是暫時待在袁術旗下,但不得其志。在江都向徐州名士張紘討教自己的志向,張紘爲孫策規劃出戰略版圖與方向江都對後,而前往壽春向袁術討回父親孫堅舊部等將一千餘人,先後掃蕩江東軍閥諸侯勢力薛禮、笮融、劉繇、嚴白虎、王朗,短短三四年間平定吳越、江東一帶,佔領江東六郡丹楊、會稽、吳郡、廬江、豫章、廬陵。禮賢下士親自拜訪名士禮聘招攬大量賢臣,例如周瑜、張昭、張紘、呂範、虞翻等俊才,爲日後孫吳勢力政權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後因討伐僭號稱帝逆賊袁術有功,建安三年(198年)由司空曹操表奏朝廷命其官位予孫策爲討逆將軍,並加封爵位爲吳侯。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死前不選擇與自己性格極其相似的三弟孫翊,反而選擇與自己性格大不相同的二弟孫權繼承基業與權力,並授予兵符配以印綬,執掌江東提領孫氏。沒有孫策,哪來的江東?還有孫權什麼事?但孫策最後卻只得了一個長沙恆王的諡號,只是一個王,還不如早死的父親孫堅。

司馬師:司馬懿之後的魏國掌權者

與孫策不一樣,晉朝的天下,不是司馬師一個人打下來的,而是司馬懿一點一滴累積下來的。當然這也少不了司馬師的功勞,他一直是司馬懿的左膀右臂,而另一隻左膀右臂就是他的弟弟司馬昭。司馬懿經過高平陵之變之後執掌朝權。司馬懿是魏國的舞陽侯,而司馬懿死後由司馬師繼位爲舞陽侯,司馬師無子嗣,死後由其弟司馬昭繼位爲舞陽侯。隨後司馬昭被封爲晉王,馬上追尊司馬懿爲宣王,司馬師爲景王。這一點跟孫家似乎是一樣的,孫權也是繼了孫策的位成爲了吳侯。

司馬師爲帝,孫策爲王最基本的兩個原因

第一、司馬炎稱帝之後,只是按照禮制,將前任的王升格爲皇帝。既然在司馬昭時代就已經追尊司馬師爲王了,那麼這個時候上升爲帝是理所當然的。當然,這個原因還得歸功於司馬昭,如果司馬昭像孫權一樣,不追認哥哥爲王,而是侯的話,那基本可能司馬師也不能最後成爲皇帝了。

第二、子嗣問題:孫策有兒子,而司馬師沒有。孫策的兒子孫紹在孫權稱帝之後連王都不能當,只能當個吳侯(後改爲上虞侯)在孫權治下,皇室子孫很少有被封爲王的。而最重要的是,他是孫策的兒子。當時孫策沒有傳位給兒子,反而傳給了弟弟,雖然是名正言順,但難免會有人利用這一點,站出來大吼一聲,東吳應是先帝孫策一脈的,那不就又有一場叛亂了嗎?追尊孫策爲王,而不是皇帝,這就讓事情好辦多了。而司馬師就不一樣,他只有女兒,沒有兒子來給別人利用。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