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饮食不规律,爱吃高脂、高胆固醇食物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态,随之而来的便是胆道结石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深受困扰,苦不堪言。

男孩患胆囊结石,手术切除悔不当初

16岁的高中生小陈(化名)某天吃完饭突然觉得肚子疼,本来只是轻微疼痛,回到家后疼痛越来越剧烈。小陈抱着肚子直打滚,家里人匆匆忙忙驾车带小陈上东阳市人民医院检查。

肝胆外科的主任医师王宾对小陈进行了B超检查,检查结果一出来,小陈的父母惊呆了。

B超提示:胆囊结石(充满型)。

医生告诉小陈的父母,小陈的胆囊内充满结石,只能进行胆囊切除,否则还会有复发和癌变的风险。

小陈的父母痛苦地回忆,以前小陈就已经检查出胆囊有结石,但吃了药疼痛的症状就渐渐消失了,本以为小陈的病已经好了,没想到小陈腹部疼痛又开始发作。

当医生问起小陈的饮食状况,小陈的父母告诉王医生,小陈每天早上都会吃四五个鸡蛋。虽然无法查明小陈患胆囊结石是否与吃鸡蛋有关,但医生提醒,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但摄入还是需要注意控制用量。

蛋白质和脂肪均能刺激缩胆囊素,一次性过多摄入高蛋白质食物不利于胆囊疾病患者,但没有足够的蛋白质也不利于修复肝胆组织的损伤。

小陈的父母担忧地送小陈进手术室,看着原本活蹦乱跳的孩子躺着挨刀,悔不当初。

当心!胆囊结石会出现这些症状

首先,胆囊结石本身会引起胀痛。一般在油腻饮食、高蛋白饮食、饮酒后,或在夜间,发生右上腹或中上腹的胀痛,持续性的闷痛可阵发性的加重;

其次,胆囊结石会引发胆绞痛。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小的胆囊结石掉到胆总管里面,可引起胆绞痛,这个额疼痛是非常明显的,也可以放射到右肩部、右腰背部;

再者,胆囊结石会引发消化不良。很多人把这一症状当做“胃病”来看,主要由于约有60%以上患者会出现定位不太明确明的上腹胀痛,有时会出现恶心呕吐、饱胀感、暖气等症状。这些症状,医学上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

所以说,关于胆囊结石引起的症状,应该从这三方面来了解。而如果患者确实毫无表现出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可以通过临床观察,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肝胆B超检查,看看胆囊结石是否出现增大,或者是否引起其他的病变。

这4大不良习惯,易让你体内“长石头”

1、饮食不当

临床上,有部分胆结石患者因为长期饮食不当而患病。胆囊在人体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分泌,吸收和消化,还可以浓缩以及排出胆汁。

如果经常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的食物,容易出现胆固醇结石。而身体缺乏蛋白质或者经常不吃蔬菜,补充纤维素的人,容易患上胆色素结石。可见,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较大,需要纠正不当饮食,才能避免胆结石的出现。

2、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是当代年轻人的通病,人们习惯于安逸而不喜欢运动。但是,长期久坐不动容易导致免疫能力下降,身体循环和代谢也会受到影响。

长期久坐时,人的胆囊肌收缩能力慢慢下降,延迟胆汁的排空,最后出现了胆汁淤积,胆固醇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最终诱发了胆结石。为了避免结石的出现,应该注意多运动,促进身体循环和代谢。

3、多次妊娠

通过研究发现,多次妊娠的女性更容易出现胆结石。因为妊娠过程中,女性的胆道功能容易紊乱,出现平滑肌收缩乏力的症状,胆囊中胆汁大量淤积。

加上妊娠期间胆固醇水平升高,沉淀之后会增加胆结石的患病风险,多种因素结合后导致胆结石的出现。

4、不吃早餐

生活中有部分人不吃早餐,早上总是睡到很晚才起床,直接忽略早餐。

但是,长期不吃早餐不仅会影响胃部功能,导致消化能力减退,还可能使胆汁浓度增加,细菌入侵后在体内繁殖,导致胆结石的出现。因此,长期不吃早餐的人应该及时改正,明确早餐的重要性。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及时避开这些不良诱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来维持身体的强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