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露天曾經因煤而興。而隨着曾經的繁榮成爲歷史,如何記錄下這段歷史,爲廣大礦區居民搭建精神家園,凝聚鄉情鄉愁,讓大家在“身有所棲”的同時“心有所寄”?於是加快修建史館的工作被提上西露天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設規劃的重要內容。

西露天史館位於一座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幼兒園。自史館建設公告發出後,居民踊躍把老物件送到史館,但還是遠遠不夠。史館建設前期,西露天街道黨政班子領導“三顧茅廬”,才說動多名老礦區人幫忙牽頭策劃,奔走多地史館觀摩,多方蒐集素材。史館建設之難,難在布展內容,因爲過去物件、照片人們都沒有保存意識,布展內容的匱乏讓史館建設“三起三落”,建設團隊幾乎把礦區的老人都問了遍。在全街幹部羣衆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12月26日,西露天史館落成揭牌。

西露天史館落成當天,人們推開史館的大門,陳舊的籮筐、鏽跡斑斑的工具、黑白的照片……一件件老物件兒,彷彿穿越時空。史館擺放了礦區生產工具、糧票、掛鐘、篦子以及上百張老照片,全景展現了上一輩人辛苦勞作、生產生活的場景。前來參觀的王大爺指着牆上一張黑白老照片說:“那個就是他當年住過的‘乾打壘’,四處漏風透雨的,想想現在的生活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居民馬先生一臉自豪地說:“自己家裏的老物件能擺放在史館,不但有了保存的地方,還能教育後人。對我們來說這是一種榮耀。”

西露天不但有厚重的礦區歷史,而且還帶着紅色基因。如今館內專門區域展示着當年該地區參與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英模人物馬慶、於露天長眠的早期知識分子高重等革命先輩事蹟,勉勵着後人時刻牢記歷史。“留住歷史、留住鄉愁,是全街上下共同的心願。”史館負責人包萍介紹說。

立秋剛過,一羣孩子在解說員的指引下來到西露天史館,體驗了一次家門口的研學遊,體悟過去生活之艱苦、老一輩革命家之無私、西露天光輝的歷史。孩子們熱情高漲,感到新奇的同時,也瞭解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艱辛歷程。在“青少年之家”,他們訴說感受、暢想未來,接受了紅色教育的洗禮,也增添了長大後爲祖國建設添一把力的動力。

現在的西露天史館,不僅是紅色教育的主陣地,也是西露天地區的“文化地標”。這裏既接待着遠方因好奇而來的“外地人”、也有本地懷舊的“原住民”,既有希望接受洗禮的共產黨員、也有小學輪訓的青少年。這裏將成爲記錄歷史、傳承文化的“博物館”,留住鄉愁、凝聚人心的“加油站”,追憶紅色、回憶初心的“信仰地”。

(西露天街道 張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