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圖片來源:北京人社局官網截圖

中國網8月13日訊(記者 董小迪)後天是2020年度北京積分落戶申報的最後一天,這也是北京積分落戶新政實施以來的首次申報。8月15日20時後,在線申報系統申報功能將關閉,積分指標將無法修改、增刪、提交。

對“北漂”來說,積分落戶是他們獲取北京戶口的一個重要途徑。截至2019年末,北京市有常住外來人口745.6萬人,佔常住人口的34.6%。在積分落戶政策試行期間,北京共有1.2萬餘名申請人取得落戶資格。

試行期間獲得落戶資格比例約爲5.2%

2016年,北京出臺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試行),並於2018年4月啓動申報。積分落戶政策試行期間,北京確定了每年6000人的落戶規模,實行同分同落,共有1.2萬餘名申請人取得落戶資格。

根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數據,2018年,北京共有124657人提交了積分落戶申請,最終公示的擬取得落戶資格人員爲6019人,對應的最低分值爲90.75分,獲得落戶資格的比例約爲4.82%。2019年,北京共有106403人蔘與積分落戶申報,進入公示名單的有6007人,對應的最低分值爲93.58分,比例約爲5.65%。

進入公示階段的人員年齡在30—58歲之間,中青年佔主體,涉及信息技術、科技服務、高技術製造、金融、媒體、法律、教育、醫療、環境、文化、家政服務等領域,均具有較長的在京穩定工作時間。此外,數據顯示,獲得獎勵加分的人在積分落戶中更具優勢。2018年,100分(含)以上高分段人員中35.8%來自高新技術企業,23.4%獲得創新創業獎項,12人獲評省部級以上勞動模範;2019年有21人獲評省部級以上勞動模範。

截至2020年5月14日,北京已有11189人辦理落戶,隨遷子女8631人,共計落戶19820人,98.6%的人員在京10年及以上。平均來看,北京積分落戶政策試行期間,獲得落戶資格的比例在5.20%左右。

北京市積分落戶操作管理細則。圖片來源:北京人社局官網截圖

新政調整年齡、教育背景等指標

今年是北京積分落戶新政實施的首個年度。與試行政策比,新政對4項資格條件(持有北京市居住證、法定退休年齡以下、在京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7年、無刑事犯罪記錄)和2個基礎指標(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未作調整,而是從操作層面對教育背景、職住區域、創新創業、納稅、年齡、守法記錄6個導向指標進行了調整。

新政增加了對只取得學歷或學位人員可積分的內容,調整了就學期間社保扣繳規則;將年齡指標調整爲梯度賦分,避免年齡超過45週歲申請人分值的斷崖式下降;將涉稅違法行爲和行政拘留處罰扣分內容明確爲“近5年”,避免一旦違法、終身受罰。

新政精簡了關於申請人任職年限、工資收入等加分內容,精簡了申請人在京投資企業按照出資比例納稅可獲加分的內容;將個稅納稅額調整爲近三年每年10萬元及以上;並對獲得一定股權類現金融資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或科技型中小企業持股人員加分。

此外,不再考量轉移前就業居住情況,明確對在北京城六區之外其他行政區自有住所居住(或工作並居住),且取得落戶資格後在該自有住所落戶的給予積分。

2020年度落戶規模會擴大嗎?

與落戶北京的人數相對的,是“北漂”的龐大規模。《北京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53.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6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745.6萬人,佔常住人口的34.6%。

除了積分落戶,獲取北京戶口的途徑還包括投靠、人才引進政策、應屆畢業生落戶、留學生落戶、入職有進京指標的單位等。

針對大家關心的“2020年度北京落戶規模是否會調整”一事,北京市發改委、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積分落戶政策試行期間,北京確定了每年6000人的落戶規模,並實行同分同落,考慮後續親屬投靠,未來每個家庭還會連帶1至4人投靠落戶,給人口調控工作帶來一定挑戰。因此,現階段北京積分落戶規模將保持基本穩定,同時,北京將對全市戶籍人口增長情況開展綜合評估,擇機適度穩妥擴大積分落戶規模,給予更多符合條件申請人公開透明的落戶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