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主持沦为阶下囚再到卖保险,邱启明是如何把前途“作没”的

一提到央视主持人,我们的脑海里面就会浮现白岩松、董卿、撒贝宁、等这些名嘴。

他们凭借自己的术业有专攻,才思敏捷,能言善辩,给观众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能够登上这个大的舞台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可是他们就在高手云集中脱颖而出,有着过人的主持功底和业务技能。

曾经在央视的舞台上,有一个人被称为“第二个白岩松”。

众所周知白岩松以其独到的见解和观点著称,分析问题一针见血。

能说和敢说是他最显著的特点。

那么这个能够被称为“第二个白岩松” 的人,必定在语言犀利上面也不逊色。

否则的话,怎么可能会有此殊荣称赞他呢?

他就是邱启明,曾经《24小时》的主持人。

能说会道的他,面对问题的时候,不要那些繁文缛节,只要问题最关键点。

什么都敢说,不惧任何权威。

因此大家也称他为“最有态度的主持人”。

就是这么一个前途无量的后起之秀,却因一步错沦为阶下囚。

那么他的人生经历了什么?他又有多少故事呢?

阴差阳错的“误入”播音

1971年邱启明在江苏宿迁出生,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职工。

他的人生经历和故事并不像其他的主持人那样,读书上大学然后开始主持生涯。

家庭生活的不易,让邱启明早早明白了生活的艰难。

在13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出来打工了。

虽然只是一个孩子,可是他不怕吃苦也不怕受罪,跟着父母去工地跟人打工。

在挥汗如雨的夏季,他在工地上给人搬砖头。

汗水大颗大颗的滴下来,可是邱启明都不曾说要放弃。

他利用暑假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挣了48块钱。

当拿到工资的那一刻,邱启明的心里充满了高兴和激动。

这是自己付出汗水的劳动成果,在那个时候的48块钱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笔“巨款”。

但是如果想买一辆自行车的话,还是有点不足。

于是邱启明的父亲给他添了一点钱,他拥有了人生的第一辆车。

年少的时光总是过得这么快,时间来到了邱启明高考的这一年。

当出来结果的那一刻,邱启明的心中还是很失落了。

寒窗苦读12年,他并没有考上大学,落榜了。

人生通过成功的路千万条,东方不亮西方亮。

邱启明开始另一种人生,他开始出去打工挣钱,做过很多工作。

无论是在工地上打工,还是卖衣服他都干过。

在22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了宿迁广播电台当临时工。

当时电台因为缺少人手,所以公开招收临时工维持节目的正常运营。

邱启明就这样阴差阳错的进入了电台。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

邱启明用一己之力,在这里改写了自己人生的走向。

步步高升成“央视名嘴”

虽然自己的学历在电台中并不高,可是既然学历不够,那就努力来凑。

邱启明非常的努力去学习,跟同行的前辈请教。

即使在休息时间也时刻不忘努力提升自己。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邱启明还特意报了专门的培训班去学习。

命运是最青睐努力的人的。

所以邱启明得到了同事还有领导的认可,从一名临时工成为了正式工。

在不断的锻炼中,他的主持功底增强了很多。

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一定会有自己的定位和主持风格。

而邱启明的特点就在于他的观点鲜明,语言犀利。

与众不同的风格也让他成为了台里独树一帜的特色,自古都是物以稀为贵。

邱启明因为出色的主持风格让他的事业晋升的特别快。

很快他就被招到南京电视台。

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你有才能在哪里都会发光发亮。

东方卫视对邱启明抛来了橄榄枝。

于是邱启明和自己的同事李菡一起被东方卫视收入囊中。

每一步走的如此顺利的背后是邱启明付出辛勤劳动的结果。

而每一步的回报,更加激励他奋力前进,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在地方电台大放光芒的他,自然逃不过央视的火眼金睛,于是邱启明就被收入麾下。

对于主持人来说,央视可是代表着殿堂级别的主持平台。

那里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地方,汇聚了全国的顶尖级的人才。

为了想进去央视,不知道多少人为之奋斗了多少年。

而邱启明就轻轻松松完成了也许别人要努力大半辈子的事情。

或许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是更多的是一个人的努力和实力的彰显。

邱启明成为了新闻节目《24小时》的主持人,继续保持自己的风格。

敢说敢问,而且在主持节目的时候他并非一脸严肃和一本正经。

非常的接地气又不失严肃感,干净利索。

因此他被观众称为“第二个白岩松”,这个称呼对于邱启明来说就是最大的鼓励了。

白岩松是多么厉害的一位主持人,全国人民都熟知。

与此可见,观众对于邱启明寄予了多高的期望。

因为他看问题而不只是流于形式,会深挖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寓意。

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让他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

直言不讳的性格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邱启明因它而事业高升,同样也因为它事业走向衰退。

因它而得,因它而失

敢说敢问的风格让观众对于邱启明的评价褒贬不一。

曾经在主持《24小时》节目的时候,邱启明要电话连线江西的汛情。

当时他连线的是当地的领导。

当他问到群众是否已经都转移的时候,当地领导顾左右而言他。

没有回答邱启明的问题,反而开始称赞上面领导的重要指示多么及时到位。

还有对于受灾群众的关心等这些问题。

邱启明2次打断当地领导的谈话,直奔主题。

这样的追求事情最重要的问题所在,不惧权威的风格让邱启明备受好评。

后来他还同柴静一同主持过央视新栏《看见》。

本以为邱启明的事业会按部就班的蒸蒸日上,没想到他的特点反而成为了他央视生涯的终结者。

他因为对于对于制度的不满,公开在社交平台怒骂制片人。

而自从这件事情出来以后他也没有出现在央视的荧屏前了。

后来邱启明也陆续主持了一些别的节目但是都没有掀起来大波浪。

而且甚至事业一直在走下坡路。

曾经因为公益基金这件事情跟袁立在社交平台互撕,让吃瓜群众看得一脸懵。

但是这件事情并不算最轰动的,后面那件才让人震撼。

在这件事情过了没多久,邱启明又再掀风波。

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邱启明和聂远等人在参加完庆功宴之后,因为喝酒了便叫了网约车回去。

因为车不来,他们几个人一直在等候。

正好门前门有好几辆出租车就招呼他们。但是邱启明以叫了网约车为由拒绝了。

等了很长时间,车还没有到。

所以邱启明就把网约车的订单取消了,准备去乘出租车。

正好他走到一辆车前,那辆司机就是之前问他们要不要乘车的司机。

司机一看是他们几个就拒绝了邱启明乘车的要求。

双方就因此开始争吵起来,最后越吵越激烈。

从口头冲突演变成武力冲突,邱启明喊助理等人把司机打了一顿。

最后导致司机受伤,而邱启明他们也因为伤人而被拘留了。

最后被判了8个月。

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很大的轰动,毕竟邱启明也属于公众人物,怎么做出来这样事情。

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引发大众的议论纷纷。

从风光无限的央视主持沦为锒铛入狱,邱启明的大好前途被自己“作没”了。

结语

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犯了错就要接受惩罚。

后来的邱启明渐渐的淡出大众的视线,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销声匿迹”很久的邱启明再次回归大众的视线,是因为被人拍到说他在卖保险。

但是本人回应了自己并非在卖保险。

无论是哪种工作,都是新的人生。

邱启明也会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对于发生的社会事件进行评论。

虽然已不再是之前的媒体人了,可是那份对于职业的热爱一直贯穿着他的人生。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