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央視主持淪爲階下囚再到賣保險,邱啓明是如何把前途“作沒”的

一提到央視主持人,我們的腦海裏面就會浮現白巖松、董卿、撒貝寧、等這些名嘴。

他們憑藉自己的術業有專攻,才思敏捷,能言善辯,給觀衆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能夠登上這個大的舞臺的人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可是他們就在高手雲集中脫穎而出,有着過人的主持功底和業務技能。

曾經在央視的舞臺上,有一個人被稱爲“第二個白巖松”。

衆所周知白巖松以其獨到的見解和觀點著稱,分析問題一針見血。

能說和敢說是他最顯著的特點。

那麼這個能夠被稱爲“第二個白巖松” 的人,必定在語言犀利上面也不遜色。

否則的話,怎麼可能會有此殊榮稱讚他呢?

他就是邱啓明,曾經《24小時》的主持人。

能說會道的他,面對問題的時候,不要那些繁文縟節,只要問題最關鍵點。

什麼都敢說,不懼任何權威。

因此大家也稱他爲“最有態度的主持人”。

就是這麼一個前途無量的後起之秀,卻因一步錯淪爲階下囚。

那麼他的人生經歷了什麼?他又有多少故事呢?

陰差陽錯的“誤入”播音

1971年邱啓明在江蘇宿遷出生,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職工。

他的人生經歷和故事並不像其他的主持人那樣,讀書上大學然後開始主持生涯。

家庭生活的不易,讓邱啓明早早明白了生活的艱難。

在13歲的時候,他就開始出來打工了。

雖然只是一個孩子,可是他不怕喫苦也不怕受罪,跟着父母去工地跟人打工。

在揮汗如雨的夏季,他在工地上給人搬磚頭。

汗水大顆大顆的滴下來,可是邱啓明都不曾說要放棄。

他利用暑假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掙了48塊錢。

當拿到工資的那一刻,邱啓明的心裏充滿了高興和激動。

這是自己付出汗水的勞動成果,在那個時候的48塊錢對於他來說就是一筆“鉅款”。

但是如果想買一輛自行車的話,還是有點不足。

於是邱啓明的父親給他添了一點錢,他擁有了人生的第一輛車。

年少的時光總是過得這麼快,時間來到了邱啓明高考的這一年。

當出來結果的那一刻,邱啓明的心中還是很失落了。

寒窗苦讀12年,他並沒有考上大學,落榜了。

人生通過成功的路千萬條,東方不亮西方亮。

邱啓明開始另一種人生,他開始出去打工掙錢,做過很多工作。

無論是在工地上打工,還是賣衣服他都幹過。

在22歲的時候,因爲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進入了宿遷廣播電臺當臨時工。

當時電臺因爲缺少人手,所以公開招收臨時工維持節目的正常運營。

邱啓明就這樣陰差陽錯的進入了電臺。

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的。

邱啓明用一己之力,在這裏改寫了自己人生的走向。

步步高昇成“央視名嘴”

雖然自己的學歷在電臺中並不高,可是既然學歷不夠,那就努力來湊。

邱啓明非常的努力去學習,跟同行的前輩請教。

即使在休息時間也時刻不忘努力提升自己。

爲了彌補自己的不足,邱啓明還特意報了專門的培訓班去學習。

命運是最青睞努力的人的。

所以邱啓明得到了同事還有領導的認可,從一名臨時工成爲了正式工。

在不斷的鍛鍊中,他的主持功底增強了很多。

一個優秀的主持人,一定會有自己的定位和主持風格。

而邱啓明的特點就在於他的觀點鮮明,語言犀利。

與衆不同的風格也讓他成爲了臺裏獨樹一幟的特色,自古都是物以稀爲貴。

邱啓明因爲出色的主持風格讓他的事業晉升的特別快。

很快他就被招到南京電視臺。

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你有才能在哪裏都會發光發亮。

東方衛視對邱啓明拋來了橄欖枝。

於是邱啓明和自己的同事李菡一起被東方衛視收入囊中。

每一步走的如此順利的背後是邱啓明付出辛勤勞動的結果。

而每一步的回報,更加激勵他奮力前進,如此形成良性循環。

在地方電臺大放光芒的他,自然逃不過央視的火眼金睛,於是邱啓明就被收入麾下。

對於主持人來說,央視可是代表着殿堂級別的主持平臺。

那裏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匯聚了全國的頂尖級的人才。

爲了想進去央視,不知道多少人爲之奮鬥了多少年。

而邱啓明就輕輕鬆鬆完成了也許別人要努力大半輩子的事情。

或許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但是更多的是一個人的努力和實力的彰顯。

邱啓明成爲了新聞節目《24小時》的主持人,繼續保持自己的風格。

敢說敢問,而且在主持節目的時候他並非一臉嚴肅和一本正經。

非常的接地氣又不失嚴肅感,乾淨利索。

因此他被觀衆稱爲“第二個白巖松”,這個稱呼對於邱啓明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了。

白巖松是多麼厲害的一位主持人,全國人民都熟知。

與此可見,觀衆對於邱啓明寄予了多高的期望。

因爲他看問題而不只是流於形式,會深挖背後的更深層次的寓意。

這種認真負責的態度,讓他受到很多觀衆的喜愛。

直言不諱的性格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

邱啓明因它而事業高升,同樣也因爲它事業走向衰退。

因它而得,因它而失

敢說敢問的風格讓觀衆對於邱啓明的評價褒貶不一。

曾經在主持《24小時》節目的時候,邱啓明要電話連線江西的汛情。

當時他連線的是當地的領導。

當他問到羣衆是否已經都轉移的時候,當地領導顧左右而言他。

沒有回答邱啓明的問題,反而開始稱讚上面領導的重要指示多麼及時到位。

還有對於受災羣衆的關心等這些問題。

邱啓明2次打斷當地領導的談話,直奔主題。

這樣的追求事情最重要的問題所在,不懼權威的風格讓邱啓明備受好評。

後來他還同柴靜一同主持過央視新欄《看見》。

本以爲邱啓明的事業會按部就班的蒸蒸日上,沒想到他的特點反而成爲了他央視生涯的終結者。

他因爲對於對於制度的不滿,公開在社交平臺怒罵製片人。

而自從這件事情出來以後他也沒有出現在央視的熒屏前了。

後來邱啓明也陸續主持了一些別的節目但是都沒有掀起來大波浪。

而且甚至事業一直在走下坡路。

曾經因爲公益基金這件事情跟袁立在社交平臺互撕,讓喫瓜羣衆看得一臉懵。

但是這件事情並不算最轟動的,後面那件才讓人震撼。

在這件事情過了沒多久,邱啓明又再掀風波。

事情的經過大概是這樣,邱啓明和聶遠等人在參加完慶功宴之後,因爲喝酒了便叫了網約車回去。

因爲車不來,他們幾個人一直在等候。

正好門前門有好幾輛出租車就招呼他們。但是邱啓明以叫了網約車爲由拒絕了。

等了很長時間,車還沒有到。

所以邱啓明就把網約車的訂單取消了,準備去乘出租車。

正好他走到一輛車前,那輛司機就是之前問他們要不要乘車的司機。

司機一看是他們幾個就拒絕了邱啓明乘車的要求。

雙方就因此開始爭吵起來,最後越吵越激烈。

從口頭衝突演變成武力衝突,邱啓明喊助理等人把司機打了一頓。

最後導致司機受傷,而邱啓明他們也因爲傷人而被拘留了。

最後被判了8個月。

這件事情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轟動,畢竟邱啓明也屬於公衆人物,怎麼做出來這樣事情。

給社會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引發大衆的議論紛紛。

從風光無限的央視主持淪爲鋃鐺入獄,邱啓明的大好前途被自己“作沒”了。

結語

任何人都要爲自己的行爲買單,犯了錯就要接受懲罰。

後來的邱啓明漸漸的淡出大衆的視線,積極投身公益事業。

爲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銷聲匿跡”很久的邱啓明再次迴歸大衆的視線,是因爲被人拍到說他在賣保險。

但是本人回應了自己並非在賣保險。

無論是哪種工作,都是新的人生。

邱啓明也會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對於發生的社會事件進行評論。

雖然已不再是之前的媒體人了,可是那份對於職業的熱愛一直貫穿着他的人生。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