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全市首家青年商會——孝昌青年商會成立,吸納30家會員單位、130名青創人才。其中,來自涉農行業的佔50%。

苗木的沈騰,鮮桃的程琪,茶葉的黃勇國,養羊的唐根根,藥材的葉增增,農旅融合的饒嫜悅,園林的劉建強……目前,117位青年創業典型共發展種植、養殖、園林、旅遊、電商等項目126個,產業覆蓋107個貧困村,帶動了187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創業熱情與配套政策互動,鄉土特產與先進理念融合。孝昌引導創業青年做“活”做“精”山水文章,培育鄉村振興“明星”。

政策接地氣,平臺聚人氣

——培育創業新生代

華農畢業後,沈騰回家鄉周巷發展苗木產業,遭遇這樣尷尬:邀請3家公司前來洽談,對方一棵苗木也沒看中,丟下一句話“再不轉型必被市場淘汰”。

深受刺激的沈騰,苦思出路。恰逢其時。孝昌縣推進“青創工程”,針對農業新業態、新模式和青年創業方向,量身定製政策“禮包”,鼓勵青年創業。

2017年7月,一批大學生創業者、城市返鄉白領、“苗二代”、“苗三代”,在沈騰召集下,成立夢裏花園花木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孝昌“我選湖北·夢裏花園”行動實施方案》出臺。2018年,投資300萬元、全省首家以推動產業發展爲中心的基層雙創中心——夢裏花園創客中心啓用。建行孝昌支行等4家金融機構受邀加盟,爲成員企業提供1200萬元授信額度。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目前,聯合社網絡10餘個鄉鎮的苗木企業78家,帶動3361個種植戶,標準種植規模超過5.8萬畝。

眼下,這羣青年創客正忙着銷售苗木,承接各地的園林綠化工程。沈騰介紹,“聯合社成立前,以家庭經營的‘大路貨’爲主;成立後,僅2019年,承接園林工程項目12個,產值達9200多萬元。聯合社總產值達1.5億元。”

程琪是標準的“桃二代”。像夢裏花園花木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成就沈騰等創客一樣,“七仙紅”聯合社圓了程琪的創業夢想。

孝昌出臺《關於加快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意見》《關於促進產業發展十條措施》等文件,對桃產業“關愛有加”,引導青年加入。

“父輩成立‘冠昌源農產品專業合作社’,意思是‘在孝昌做冠軍’。我要把孝昌鮮桃推向全國。”程琪說。而今,“七仙紅”聯合社吸納全省18家桃類主體,獲評“全國星創天地”。“七仙紅”桃品牌被認定“全國名優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全國“一村一品”和“湖北名桃”。

近年來,孝昌以創建湖北旅遊強縣爲載體,引導青年創客發展農耕體驗、休閒觀光、鄉村民宿等新業態。設立“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金”,開展“青創10萬+”活動,定期開展青年農業創業項目評審,每個項目給予2—20萬元資助,對創業企業給予場租、水電補貼,實行“店小二”服務,爲青年創業者回鄉創業扶上馬、送一程。

瞄準“潮”市場,做足“特”文章

——發展鄉村新產業

市場每個細微變化,饒嫜悅都敏銳地抓住。

建基地,賣苗木;發展林下經濟;建家庭農場、舉行研學活動……在王店鎮港邊,一些原先的荒地被饒嫜悅一雙巧手,不斷玩出新花樣。

饒嫜悅的親子樂園共150畝,有少兒科普、戶外拓展、趣味運動、採摘體驗、野炊宿營等10個親子板塊,年接待遊客1.5萬人次。因受疫情影響,研學活動暫停,饒嫜悅忙着升級改造親子樂園。“正在建‘小豬跳水’項目,在秋季開學後推出。”饒嫜悅說。

在筆架山村鄉親眼裏,劉超的致富之路“與衆不同”。

放棄外地風生水起的蛋糕事業,回家種茶葉。但不選村裏普遍種植的品種,從外地引進中茶108,改良基地,結果他的茶葉早上市半個月,質量好、價格高。在他的示範引領下,村民紛紛改種。

眼下,筆架山通往武漢黃陂區的旅遊公路開通在即。搶抓發展機遇,劉超忙着發展鄉俗旅遊。“筆架山空氣好,環境美,旅遊一定大有可爲。”劉超說。

網上直播帶貨是創業的“風口”,備受創業者青睞。李勝紅放棄年薪10萬元的工作,回到家鄉,組建青年網銷團隊,利用微商抖音等平臺,幫助村民銷售農特產品。“七仙紅”聯合社在京東、淘寶、郵樂購、抖音小店等開設網上銷售平臺。程琪邀請網紅,或者自己上場,開展直播帶貨活動,“網上銷售佔了銷售總額的近4成。”

目前,孝昌已建成縣級電商產業園1個、農村電商綜合服務站132家,開辦網絡店鋪180家、淘寶直播村播賬號13個。

“年青創客的加入,讓孝昌特色農業抗風險能力增強了,發展前景更廣闊了。”孝昌縣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縣苗木花卉、果茶、中藥材、蔬菜等產業規模達89萬餘畝,特色產業帶動比例93.1%,打造20多個具有地域特色的農產品品牌。

示範中引領,輻射中帶動

——播撒致富新希望

徐文/攝

8月,在根根農業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羊兒歡叫,唐根根心裏樂開花。

“是黨和政府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給了我溫暖和希望。”唐根根說,“我會加倍努力,帶動更多的人脫貧致富,用實際行動報答黨的恩情。”

徐文/攝

二級肢殘小夥子唐根根,在養羊致富後,聯絡幾戶養羊戶成立了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吸納21個貧困戶爲社員,無償傳授養殖技術,贈送種母羊,還幫助銷售肉羊,帶動大家養羊致富。而今,合作社養羊700多隻。唐根根從脫貧者蝶變成幫扶者。

雙毫雨露茶葉花卉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勇國,請人務工有一個原則,就是儘量把機會提供給不能外出務工的困難村民。

近十年來,黃勇國的茶園從3畝發展到1600畝,合作社基地農戶500多戶,網絡農民會員4000多人,範圍涉及周巷、小悟、小河等鄉鎮。黃勇國說,“爭取10年內把茶園發展到3000畝,帶領更多村民致富奔小康!”對於未來,他信心滿滿。

經歷過回鄉創業失敗後,2016年,葉增增再次創業種玄蔘。如今,通過流轉貧困戶土地,葉曾曾集中種植茶葉、玄蔘,既壯大了產業規模,也給貧困戶帶來收入,解決村民後顧之憂。

2019年,夢裏花園花木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鏈接貧困戶870戶,幫助貧困戶銷售苗木20餘萬株,讓他們戶均增收近萬元。“在我眼裏,種苗不僅是一顆顆小苗,更像一粒粒致富的種子。”沈騰說。

扶青農、促青創、凝青力

一個個創業青年夢想成真

一個個致富項目生根發芽

一條條發展道路前景廣闊

孝昌建立貧困村產業發展指導員制度,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產業模式,引導青年創業者當好村民致富“領路人”。豐山鎮豐新村獲評全國十佳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示範點。沈騰獲評“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唐根根當選敬業奉獻類“中國好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