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吳纘超/文、圖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今天你“光盤”了嗎?記者探訪滬上餐飲企業發現,優化菜品分量,倡導“按需就餐”之風正在形成,而年輕人追求生活質量,也在慢慢改變自己的就餐方式。

“光盤”押金,喫自助餐杜絕浪費

在上海環球港三樓,五月羅馬海鮮自助餐廳店長告訴記者,開張的時候就推出了“光盤”押金,杜絕浪費,每桌客人來消費的時候,會提前收取100元的光盤押金,用餐後服務員簽字就可以返還。店長給記者展示的押金單上還寫着,“歡迎您成爲環保達人,和我們一起倡導環保理念”。

該店長說,“偶而也會有客人留下一大堆食物,那我們押金就不退了。押金只是有個約束,但是現在許多人喫自助餐本身就能自覺做到不浪費。”

在自助餐廳門口,記者遇到一對剛用完餐的年輕戀人,他們自稱大約每三個月會喫一次自助餐,以前會一下子拿許多食物,結果喫不下會剩很多。現在他們每次喫自助餐,會少點一些菜品,增加取餐次數,“既增加了運動量,又可以減少浪費,一舉兩得。”這對年輕戀人說。

同樣位於上海環球港的大食代,有不少附近上班的白領來此用餐,記者走了一圈發現,相當多的就餐者可以做到基本“光盤”。

記者注意到,大食代在每張桌子的桌角處都張貼了“光盤行動,勤儉節約”的宣傳貼。工作人員稱,這就是爲了時刻提醒就餐者節約糧食。

一位剛下班的白領小李點了一份照燒雞排飯套餐,有主食、蒸蛋、豆腐湯和配餐的海帶,小李喫完照燒雞排飯後,海帶只喫了幾口。她表示,不太喜歡喫海帶。希望店家可以提供多幾種套餐的配餐小食。

優化菜品分量,餐飲企業各有各招

目前上海不少餐飲企業也都在“優化菜品分量,倡導‘按需就餐’”上動起了腦筋。

淮海路上的老字號光明邨大酒店今年啓動了線上包廂預訂服務。經理項開宇對記者說,光明邨大酒店在菜單上針對不同的就餐人數進行了專門設計,例份是8人份,中份是12人份,大份是14到15人份,消費者就可以自己掌握。

悅管家董事長李尉透露說,去年公司先後開設了兩家社區食堂,首度引入“互聯網+”思維,將消費者餐飲數據、生產鏈預定數據與現場加工數據精準匹配,同時優化菜品分量,倡導“按需就餐”。“比如一份蝦標配是八隻,現在我們增加了六隻、四隻的選擇;一份紅燒肉標配是120克,現在也有75克、90克的不同選擇。這個舉措很受歡迎”。

記者從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第一百貨瞭解到,如海底撈、西貝等餐飲商戶的服務員在顧客點菜較多的時候會友情提醒,海底撈之前就推出了半份菜品,方便消費者按需就餐。

年輕人開始講究精緻不浪費

“現在市民追求生活質量,已經不再惡狠狠地點餐了。即使點多了喫不完,也會打包帶走。”一家飯店的老闆說,據他觀察,來飯店就餐的市民消費還是比較理性的。有時候公司聚餐和家庭聚餐,會出現買單時部分食物一口都沒喫過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服務員一般都會要求他們打包。“現在天氣太熱,也不提倡打包,點菜還是適量爲宜。”

一些年輕人也在慢慢改變自己的就餐方式,講究精緻、好喫,而不是量大,剛剛結婚一年多的小趙和老婆現在工作很忙,一般雙休日才下廚房。“剛結婚的時候,去飯店經常點多,打包回家又沒用,放在冰箱也沒時間喫。現在我和老婆約定,外出喫飯一般點兩個菜,菜量少的話最多再加一個湯。我們胃口都不大,外出點菜要講究精緻又不浪費”。

記者從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了解到,上海這幾年持續倡導推進餐後打包、適量點餐等厲行節約的做法。今年4月29日,上海發佈《餐飲服務單位分餐制管理規範》地方標準,提煉、固化本市健康餐飲的經驗和做法,規範分餐位上、分派式、自助餐式和公筷公勺自取式四種分餐模式,引導廣大市民形成健康的用餐方式。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吳纘超/文、圖

編輯:陸天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