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特別見外的人,給人一種距離感,讓人不知所措。

人與人交往需要把握好尺度和分寸,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實際交往中,親疏遠近卻極難把握。有這樣一種人,無論跟誰相處都特別見外。哪怕是多年的好朋友,都不能完全親近別人。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認爲,對誰都特別見外的人,其實暴露出骨子裏的自卑感。來自原生家庭中的自卑感,並沒有在成長過程中完全得以改善,仍然殘留一部分自卑感。

骨子裏自卑的人,對誰都特別見外

骨子裏自卑的人,指的是在童年時期就特別自卑,儘管在成長過程中自卑感越來越少,但是仍然殘留在骨子裏一點自卑。他們可能不覺得這是自卑了,可能覺得這是有禮貌、有修養的表現,或者用一種界限感來形容這種關係。事實上,無論他們怎麼掩飾,都無法改變骨子裏的自卑感。只有那些特別瞭解他們的人,纔會特別照顧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讓他們不要見外,他們才勉強接受。

因爲對自己的評價過低,所以他們與人相處時,害怕自己的出現給他人帶來不便。他們跟別人見外,害怕自己給別人添麻煩,歸根結底就是對自己的價值不確信。其實越是自卑的人,在看待人與人關係時,越是功利化。總覺得自己要給別人帶來某些價值,否則總覺得不配親近別人。這種心理,其實源自於童年時期的一種固有行爲模式。

追溯到童年時期,他們父母可能沒有給他們足夠好的關愛,甚至經常目睹父母之間吵架。孩子看到父母吵架,不明白什麼意思,總是覺得是自己的到來讓他們感到累贅,從而形成一種骨子裏的自卑感。這種自卑感在成長過程中會慢慢改善,如果後天成長環境較好,自卑感可能會完全消失。但是如果仍然遵從童年固有的行爲模式,那麼仍然會存在一點自卑感。

見外的人特別害怕成爲別人的累贅

對誰都特別見外的人,特別害怕成爲他人的累贅。稍微懂點心理的人都明白,這是一種典型的童年認知模式。孩子害怕成爲父母的累贅,因爲父母的許多表現讓孩子看上去覺得自己很多餘。長大後這種想法刻在了孩子的意識之中,對任何人都特別見外,就是害怕給別人添麻煩,成爲別人的累贅。自我價值感越低,越不願意麻煩別人,對別人也就越是見外。

自卑的人在集體中,總覺得自己是拖後腿的那個。他們越是這麼想,越不能發揮自己的潛能。很顯然,是自卑限制了潛能的發展。潛能得不到發展,自卑的人就會更加自卑,對自我價值的判斷就會越低。只有有個人站出來,給他們鼓勵、給他們愛,他們纔會重拾信心。在父母那裏沒有得到的東西,在這裏得到補償之後,個體就會繼續成長,這就是教育的意義。

減少自己的自卑感,需要理性判斷人與人的關係

由於骨子裏存在自卑感,所以他們無法通過感性來判斷人與人關係的親疏遠近。這個時候就需要藉助理性加以輔助,幫助自卑者判斷人與人的關係到了怎樣的程度。有些很明顯、很單純的關係,例如同學關係,那就不要見外了。禮尚往來,別人請你到家裏做客,你也不要特別束手束腳,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該說什麼就說什麼。心裏面也不要急着說什麼回報,越這樣說越是見外了。

有些人交往時間並不長,你也沒有看出對方多麼的熱情來,那麼對方可能會說一些客氣話,這種情況你禮貌性地推辭是可以的。關係不到那種程度,需要保持一種界限感,否則對彼此都難堪。對於一些公衆場合,至少三人以上的交往關係,不需要太見外。因爲大家都不見外,你如果特別見外就會顯得不合羣。處理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跟處理三人以上的關係還是有所區別的,這點要注意。

總而言之,關係到了一定程度,就不要特別見外了。如果你仍然是特別見外,讓別人親近你也不是,疏遠你也不是,給人一種手足無措的感覺反而不好。如果你總是特別見外,那麼你身邊就不會有人對你特別好了,因爲人們會說你沒有“人情味”。在現實交往中,誰付出多一點、誰少一點都是正常的,不要計較太細,計較得太細反而顯得小氣、見外了。

作者:九霄雲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