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浪漫主義詩人徐志摩的妻子,很多人都會想到林徽因或陸小曼,而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張友毅卻很少被提及,歷史似乎喜歡歌頌那些衝破封建主義桎梏,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進步女性,張友愛屬於封建傳統女性,崇尚舊文化、舊觀念。

說到浪漫主義詩人徐志摩的妻子,很多人都會想到林徽因或陸小曼,而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張友毅卻很少被提及,歷史似乎喜歡歌頌那些衝破封建主義桎梏,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進步女性,張友愛屬於封建傳統女性,崇尚舊文化、舊觀念。

“愛的自由”口號響起後,許多追求新文化、新思想的先進作家掀起了換妻熱潮,著名詩人徐志摩也不例外。

他與張友愛的婚姻是封建父母包辦的,不符合“愛的自由”的進步口號的要求,於是,徐志摩又有了新的愛情,拋棄了已經懷孕的張友愛,去追求自由的愛情。

01壞婚姻

張友愛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他的父母更加傳統,尊重“女子無纔是德”的封建觀念,因此,張友愛直到十幾歲纔開始讀書,不僅如此,他的父母還綁住了張友義的腳,幸運的是,他遭到了哥哥的強烈反對,他不願意讓他妹妹受苦,他甚至說,如果他妹妹不纏足就不能結婚,他會支持她一輩子。

就這樣,封建家庭的張友義就有了一雙“大腳”。

張友愛和徐志摩的婚姻源於哥哥在雜誌上讀徐志摩的文章,非常喜歡,出於對姐姐的愛,哥哥有了把姐姐介紹給徐志摩的想法,並和父母商量了這個想法。

張友愛的父母也非常喜歡徐志摩的才華。

後來,張某的父親出面給徐志摩的父親寫了一封關於他們婚姻的信,徐的父親對這段婚姻非常滿意,於是他們在父母的指導下結婚了。

曾在國外留學的徐志摩對父母爲他安排婚姻感到不高興,徐志摩第一次不太喜歡張友愛,但此時,他不敢違抗父母的命令,勉強答應了。

張友義很懂事,沒有獨立的見解,她堅信父母和兄弟不會傷害她,對婚姻沒有異議,當然,和徐志摩見面後,她還是很喜歡。

然而,誰也沒想到這段婚姻是張友愛一生的禍根。

他們相處不好,一方面,徐志摩不喜歡張友愛;另一方面,張友愛非常依賴丈夫,一個主張衝破封建主義的桎梏,一個尊重舊思想,離婚幾乎是註定的。

02破繭成蝶

張友愛懷孕時,沒想到會被遺棄。

畢竟,她愛上了丈夫許志摩,但是木頭已經變成了一艘船,幾經生死考驗,張友愛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繭,變成了蝴蝶。

也許,正是經歷了婚姻的痛苦磨難,她纔有了後來事業的勵志故事。

張友愛與徐志摩書面離婚後,懷孕的張友愛移居德國,也許面對生死的考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覺醒。

她深深地意識到自己的婚姻失敗是因爲自己太軟弱,於是在德國上演了一出勵志劇,她一邊帶着兒子在國外獨立生活,一邊去德國名校深造,增長知識。

學習成績斐然的張友愛又站起來了,她在金融業很出色,通過投資股票賺了很多錢,她還創辦了當時最頂尖的服裝公司,設計的產品深受當時人們的追捧。

婚姻失敗後,她恢復了自信。

03教育兒媳

張友愛承認自己的婚姻是失敗的,但她不希望孩子們重蹈自己的覆轍,因此,她把失敗婚姻的教訓告訴了兒媳。

張友愛的大兒子是許繼凱,妻子是張友義按照初衷幫他找到的,她很漂亮,她的名字叫張翠雯,他們第一次見面時,對彼此有了感情,很快就舉行了婚禮。

婚後,張友愛經常提醒兒媳張翠雯,婚後要不斷學習堅強自己,爲此,她親自爲兒媳找了最好的老師教她外語、金融、管理等知識。

張某也很聽話,婚後能力和修養都有了很大提高,婚後,她有了四個孩子,但她和丈夫的生活還是很甜蜜的。

後來,徐繼凱想獨自出國留學,張友愛認爲夫妻倆分居是不合適的,於是她告訴兒子和妻子他們在不同的地方分居,兩人都說,他們不會讓母親的悲劇再次發生,他們一定會克服困難,老去。

張友義還是不能放心,於是他做了一個決定:讓兒子和妻子一起出國留學,贍養四個孫子。

兒子和妻子非常感動,他們隨公司出國,不負衆望,名聲大噪。

張友愛後來說:婚前她膽小怯懦,婚後無所畏懼,正是因爲丈夫的拋棄,她才得以上演一出好戲,爲兒女和妻子過上幸福的婚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