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南方一直被称之为南蛮之地,南方人被称为“南蛮子”。南蛮既是一种地域称呼,也是一种地域标识,其中不乏中原王朝蔑视南方偏远边民的心态。五千年来,南方为何被称之为南蛮?南蛮究竟是何种意思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头说起:

自古以来,南方一直被称之为南蛮之地,南方人被称为“南蛮子”。南蛮既是一种地域称呼,也是一种地域标识,其中不乏中原王朝蔑视南方偏远边民的心态。五千年来,南方为何被称之为南蛮?南蛮究竟是何种意思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头说起:

一、南蛮词源:未开化的野蛮人

南蛮一词最早被记录在西周时期的《礼记》一书上,《礼记·王制》篇记载:上古时期,除了华夏族群之外,周围还有东胡、西戎、南蛮、北狄四大部族,四大部族分居四方,与华夏族时常发生战争,上古时期的部落战争,便是华夏族与四大部族之间的反复征战为主。

古文献《孟子·滕文公上》最早把南蛮定义为南方人,这里的南方人主要指楚国人,对楚国人的形象描述,文中记载道:“南蛮鴃舌之人”,也就是说楚国人是说话像鸟叫一样的人。《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说:“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从中原王朝正统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说话像鸟叫一样的人还是“以服南蛮”,南蛮就是不开化、落后的代名词,战国时期的一些文献甚至直接将南方人记载为“野人”。

二、南蛮地域:整个南方几乎都是南蛮

南蛮地域广大,从伏牛山脉以南的汉水流域,到淮河中上游,再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都属于南蛮地域,占据中国半壁江山。在不同的地域,南蛮地域有不同的族群代表:

(一) 长江中游蛮族部落:三苗、楚、群蛮

古籍《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三苗部落为上古“四大凶族”之一,在与炎黄部落的斗争中,双方继续了旷日持久的激战,大大促进了南北民族融合。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长江中游的蚩尤部落,在与炎黄部落联盟的最后一战中大败,蚩尤部落南迁到洞庭湖一带休养生息,蚩尤后裔九黎部落成为南方苗蛮集团的先祖。春秋战国时代,三苗后裔楚国建立,楚国公族祝融八姓之中的芈姓崛起,成为南方蛮国首领。芈姓楚国逐渐征服了庸、卢、濮、巴等群蛮,成为了最大的苗蛮集团。楚蛮、荆蛮、蛮子便是以楚为代表的南方苗蛮部落的简称。

(二) 长江中上游的蛮族部落:濮、巴、蜀三国

濮人是古籍《牧誓》中记载的“西土”八族之一,濮又分为很多小支,因此世人皆称其为“百濮”。百濮同样是古老的蛮族部落,其地理位置在蜀以东、楚以南。地域范围包括了今天的重庆东部、湖北的南部、贵州的东部等地区。

巴也是一个古老的蛮族,又称之为巴人。巴人有一个成语非常出名,就是巴蛇吞象。所说的是“巴”这个地方的蛇非常贪心,又自不量力,竟然想吞掉大象。《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大皋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生始为巴人。”巴人的活动核心在今天的湖北恩施一带,春秋战国时代,巴国被秦、楚吞并。

蜀是一个古老的蛮族部落,蜀的实力一度是群蛮之中最强的。在春秋战国时代,蜀无论从文明程度还是军力程度而言,都比其他部落强大得多。现在人们多常把巴和蜀连在一起,称为巴蜀之地。实际上,巴是巴,蜀是蜀,巴人出自百濮,而蜀人的祖先是皇帝孙子颛顼,属于华夏族。蜀的开国者是蚕丛和鱼凫,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蚕丛和鱼凫,开国何茫然。”说的便是这个情况。

(三)长江中下游的岭南、北越族群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百越是最早的苗蛮部族,《吕氏春秋·恃君志》:“扬汉之南,百越之际”。百越是南方土著最多的族群之一,其地域范围包括了今天的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海南等地区,在其称呼上先后有瓯、越、裳、闽等。百越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古越人曾东渡日本,成为日本先民的部分祖源,古越人也曾南下越南、东南亚等地,成为今天东南亚一带先民的祖源,至今越南不少学者依然承认,他们的祖先来自中国古越人。

秦朝时期,赵佗率领大军征服百越。秦朝末年,赵佗自封为南越王,建立南越国。百越之中,还有一个很著名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千百年来流传于世。

三、千百年来,南蛮为何成了一句骂人的话?

自从有南蛮、蛮子的记载以来,似乎南蛮都是一个骂人的词语。其实在古代南蛮并非是一句骂人的话,而是一种族谓代称。但由于华夏族自古以正统自居,因此除了中原地带属于正统外,其余都属于“四大凶族”,蛮夷部落更是如此。

自古南北交伐征战,连绵不休,仇恨也一直未解。从炎黄时代开始,一直到秦灭楚实现大一统,几千年来南北之战似乎一直未停。古籍《书·吕刑》记载:“黄帝报虐以威,以绝苗民”黄帝大军一路扫荡东南和南方各部,几乎将东夷集团残部、三苗各部剿灭殆尽。到了黄帝之孙颛顼帝时,承上启下保持了较为长久的和平,这段时间段的和平为巴人和三苗部落休养生息提供了条件。

到唐尧之时,有苗氏不服华夏举兵复仇,尧帝率兵亲自征讨大败有苗部落于丹水之浦;舜帝之时,东夷部落与三苗再次联合讨伐华夏,舜帝将包括东夷残部在内的三苗部族称之为“四凶”之一,并亲自率兵南下征讨。舜帝在御驾亲征时,不幸“崩于鸣条”,葬于苍梧之野。

东周时期,周昭王率部南征楚国,最后被楚人杀死在汉水之中。楚人一直不服华夏族正统后裔周的管制,因此直到今天湖北一带还流传着“不服周”的说法,即不服气、就是要反抗。由此可见,千百年来中原正统与南方苗蛮集团的杀伐一直没有停止,舜帝、周昭王都死在南方蛮族手中,可见当时战斗的激烈程度。

四、清朝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蛮夷之争无法消除

如果说上古部族征战导致的对峙与屠杀随着时间流逝远去,慢慢淡化之外。清初时期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则将蛮夷之争推向了顶点,更是让后世无法消弭这种心理歧视。

《明季北略》卷11记载:清军入关各地颁发剃发令;“去秋新令,汉蛮子不剃发者以违制论斩。令发后,吏询不剃发者至军门,朝至朝斩,夕至夕斩。”《明季南略》记载:“二十五日丁丑,可法(史可法)开门出战,清兵破城入,屠杀甚惨”。

清军入关后,将南方人视为南蛮肆意屠杀,并且颁布了剃头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史书记载:汉人无论多寡,皆引颈受戮,无一人敢逃者。据传,一清兵在扬州遇见50多名青壮年男子,于是横刀一喊:“蛮子来!蛮子来!”这些人皆战战兢兢,无一人敢动。这名清军将这些汉人押往刑场,大喊一声“跪”,50余人尽皆跪下任其屠杀。

正是如此,清军喊南方人为南蛮、南方人喊清军为金蛮,蛮子一词骂人的含义被赋予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当然,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敌我双方呼喊蛮子,互相仇视斗争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现象,蛮子已经成为了一种通用性的骂人语句,无论站在哪个立场都能用。

唐朝诗人司空图有一首《河湟有感》写成了南北民族融合互相争斗、互相融合的现状,生动地将这种融合写在了诗中: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争向城头骂汉人。

五千年来,华夏大一统是主流,分分合合是过程,虽然曲折但最终走向一统。一句南蛮子,包含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沧桑,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包容与开放。

参考文献:《山海经》、《牧誓》、《明季北略》、《明季南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