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不知道秦始皇這麼牛掰”的話題佔據了微博熱搜,話題熱度高居不下。這是什麼原因呢?在中華民族發展歷史的長河中,秦始皇的知名度可謂是人盡皆知,但其實很多人光是知道他是一個皇帝,甚至只知道他是一個暴君。今天就來談談秦始皇到底多牛掰。

秦始皇的人生簡歷太牛掰

現在廣大羣衆都是通過電視劇瞭解到一點歷史,但電視劇終究不是完全根據歷史考證而演,有很大程度的美化或者魔化、篡改。在我們所看到的電視劇中,塑造的始皇形象都是由老實力派演員擔任,長鬚飄飄,眼眉犀利,而且,普遍塑造成在他統一六國的時候,都是一個老頭子!

這並不是真的!

根據歷史記載,秦始皇公元前247年,13歲時繼任王位;公元前238年,22歲他正式親政,併除掉呂不韋、嫪毐兩大勢力集團;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30歲-39歲,他先後用十年時間滅掉齊、楚、燕、韓、趙、魏六國。

也就是說,在我們讀初中的時候,嬴政就繼任王位;在蔡徐坤的年紀,嬴政就除掉了呂不韋這些老狐狸;在楊洋的年紀,指點江山攻下韓國;在胡歌的年紀,他就實現了統一六國的大業。

這麼一說,你們還覺得秦始皇只是個長鬚的老頭?不,其實人家也是一個風度翩翩、文武雙全的一代男神。比如下圖會更加符合他的人設。

秦始皇的顏值到底如何?

目前,喫瓜羣衆對始皇帝的顏值一直都有爭論,他的畫像其實一直沒有流傳下來,但從歷史中可以考證得出。

有人說秦始皇長得猥瑣不堪。

依據主要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文中援引秦國尉繚的話說:“秦王爲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

郭沫若先生據此推斷認爲,秦始皇在生理上有明顯的缺陷。他在《十批判書》中說:“蜂準”,即馬鞍鼻,就是說秦始皇是塌鼻樑;“長目”,疑爲“馬目”,形容秦始皇的眼球像馬眼一樣突出;“摯鳥膺”,俗稱雞胸,就是現今醫學上所說軟骨症;“豺聲”,指嗓音嘶啞,說明秦始皇患有氣管炎症。畢竟郭沫若先生畢業於日本九洲醫科大學,作爲學者一發話,還是具有權威性。

李雪健老師扮演的秦始皇

在影片《荊軻刺秦》中由李雪健扮演的秦始皇就是這樣一個身形猥瑣、體質羸弱的形象。

有人說秦始皇顏值很高。

依據是北宋學者李昉、李穆、徐鉉等人編纂的《太平御覽》卷八六《皇王部》中說:“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鼻”。

西漢《緯書》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從這些書中,我們基本上可以推斷出秦始皇的長相:虎口,形容他的嘴巴很大;日角,指他的額頭凸起;隆準,說他是高鼻樑;長目,指他的眼睛細長;鷙鳥膺,形容他的胸肌發達。

影片《英雄》中由陳道明扮演的秦始皇就是這樣一個高大威猛、儀表堂堂的形象。

更可靠的說法其實應該是後者,其實秦始皇應該是一名儀表堂堂,具有帝王之相的人。

南朝宋裴駟所著的《史記集解》,是存世最早的《史記》舊注,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裴駟在這本書中援引學者徐廣的話說:“蜂,一作‘隆’。蜂,蠆也。高鼻也”,故此《太平御覽》直接寫爲“隆準”,可見古人認爲蜂準就是“高鼻樑”;“長目”,顧名思義,就是細長的眼睛。由於古時“長”和“大”相通,因此《太平御覽》直接寫爲“大目”,所以長目就是“大眼睛”;“摯鳥膺”,《史記集解》中說:“鷙鳥,鶻。膺突向前,其性悍勇”,可見摯鳥膺就是形容人的胸脯像鳥獸一樣豐滿;“豺聲”,即豺狼之聲,形容聲音洪亮。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秦始皇絕不是郭沫若所說的在生理上有明顯的缺陷,身形猥瑣之人,而應是魁偉軒昂的帝王之相。

還有一點,就是關於秦始皇的身高問題。

《太平御覽》卷八六《皇王部》中關於秦始皇的身高有這樣的記載:“長八尺六寸,大七圍,手握兵執矢,名祖龍。”《緯書》中的《禮緯》也有同樣的記載。這個八尺六寸是多高呢?據《秦史稿》記載,秦制一尺合現在的23.1釐米,這麼算來秦始皇的身高就有1.98米還多。

身高1.98米可信嗎?從荊軻刺秦的典故中,我們能找到蛛絲馬跡。

荊軻刺激的書中是這樣描述的:刺客荊軻手持匕首刺殺秦王時,繞柱奔逃的秦王企圖拔劍還擊,三次拔劍而劍竟然不出,幾乎被殺。後有大臣提醒:“王負劍”,秦王乃拔出佩劍,八創荊柯,遂轉危爲安。

爲啥拔個劍那麼難呢?因爲劍太長了。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羣在《王立羣讀史記之秦始皇》中也講,秦始皇的佩劍長約七尺,將近1.62米。可以設想,當年秦始皇在刺客緊逼的奔跑中,要拔出將近1.62米的佩劍確實不易。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秦始皇的長相一定是高大威猛,如果他身形猥瑣,又怎能揮動起如此之長的佩劍“八創荊柯”呢?

估計秦始皇自己都沒想到,因爲自己的牛掰,能在千年以後登上微博熱搜。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 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