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秦朝滅國我們大多數人會想到的原因是秦始皇嬴政的暴政,是由於他常年勞逸百姓導致百姓們忍無可忍,後來紛紛爆發了動亂,但是根據正確的史料記載,秦朝的覆滅時間是秦二世胡亥在位時,也就是說雖然秦始皇在位時很殘暴任意勞逸百姓,但是當時的人們反叛情緒並未達到突破點,百姓開始反叛秦朝是在秦二世胡亥在位的三年內開始的,因此,秦朝滅國的大部分責任並不能歸結於秦始皇,這個擔子應該由他的兒子秦二世胡亥來承擔,今天就來大概講一講胡亥。

根據史料記載,秦二世胡亥出生於公元前230年出生地在咸陽,他於公元前210年上位,那時的他剛剛20歲,照我們現在他想還是一個天真懵懂的少年,但是剛剛二十歲的他繼位後就有了人生短暫要及時行樂的想法,於是他在奸臣李斯和趙高的指引下也成功地實現了自己的想法,完全不顧朝政整天只想着享樂,也許這就是爲什麼李斯和趙高費盡心思要他上位的原因,首先講一講胡亥上位的經過。在公元前210十月,秦始皇外出巡遊,他要左丞相李斯跟隨着,右丞相馮去疾留守在京城。始皇帝最小的兒子胡亥想去跟着他巡遊,皇上答應了他。在十一月,始皇一行走到雲夢,在九疑山遙祭虞舜。就在秦始皇到達平原津時卻生了病,於是秦始皇自己也預感到自己年歲已高,加上生病也許就要命喪於此,於是他就給他的大兒子扶蘇寫了一封信說讓他回到咸陽參加喪事,自己會在咸陽安葬。

但是這封信當時存放在中東府令趙高兼掌印璽事務的辦公處,趙高知道這是皇帝要公子扶蘇回咸陽當皇帝,趙高並不希望扶蘇當上皇帝,因爲公子胡亥打小跟着他學習法律,因此他們關係很好,他想胡亥當上皇帝對自己肯定有好處。於是他並沒有把這封信沒有交給使者,反而聯合胡亥和李斯祕密商量拆開了那封信,並撒謊說李斯接到了皇帝的指令,立皇子胡亥爲太子,並列出了扶蘇的一系列罪行,賜命公子扶蘇自殺。公子扶蘇在接到信後,雖然身邊比較有經驗的蒙恬勸告他要親自回咸陽確認一下,但他卻說皇帝要他死,他還有什麼好辯駁的呢,於是就自殺了,沒有了扶蘇這個最大的障礙,胡亥便和李斯、趙高一起隱瞞皇帝去世的消息,一直到回到了咸陽才公佈了秦始皇駕崩了,於是胡亥便繼承了皇位,成爲了秦朝的第二任皇帝也是最後一位皇帝。

胡亥上位後極其殘暴,先後殺害了自己近三十餘名的兄弟姐妹,並在奸臣趙高的唆使下讒害大臣,剷除了許多對趙高不滿的大臣,在剷除大臣後趙高把自己的親信安插在朝廷的各個要職上,整個朝廷儼然變成了他的天下,就連李斯也沒逃過他的陷害,最終李斯被當時認爲是最爲殘忍的一種處死方式,叫做“具五刑”的刑罰給處死。從此胡亥開始了他的享樂,趙高開始執掌朝廷,他們繼續大量徵發全國的農夫修造阿房宮和驪山墓地,並且大多數的勞逸都是無償勞逸,萬一延誤了工期都要被集體殺頭,於是我們都很熟悉的陳勝吳廣就在那時發動了起義,開始時趙高隱瞞胡亥,但後來起義聲勢越來越大,胡亥引起了懷疑詢問趙高,但趙高當時的勢力已經很高爲了使自己的欺騙不被拆穿,於是就想辦法逼死了胡亥,最終胡亥自殺,起義的勢頭也無法壓下去,最終秦國滅亡。

所以對於秦朝的滅亡我們不能只歸咎於秦始皇的暴政,這跟胡亥的貪圖享樂、不顧天下百姓姓命、放任奸臣肆意妄爲也脫不了干係,如果扶蘇當上皇帝也許就是另一個結局了,如果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與我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