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車在路上突然變道

同夥故意碰瓷

還有人冒充親戚討賠償

……

這個碰瓷詐騙套路多次成功

但在小欖卻被識破了

近日,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審結一起以被告人李某(化名)爲首的碰瓷詐騙案件,李某以及其同夥均以詐騙罪被判刑,給心術不正的人敲響了一記警鐘。

碰瓷套路揭祕

01

套路:碰瓷

汽車突然變道逼迫旁邊三輪車

扮演司機的阿明(化名,另案處理)開小汽車行駛在路上,扮演“運動員”的被告人李某騎自行車在路邊行駛。當目標三輪車過來後,小車司機阿明就會按一下喇叭進行提醒,“運動員”李某就騎自行車到目標三輪車旁邊與其平行。

圖爲監控視頻截圖

這時小車突然變道,堵住目標三輪車原來的行駛路線,導致三輪車向另一側變道,這時,旁邊的李某就會將自行車故意撞上三輪車,製造被三輪車碰撞的假象,李某順勢倒地假裝腳趾受傷。

02

套路:訛錢

假親戚現場談判討價還價

此時,被碰瓷的三輪車駕駛人就會以爲自己在剛纔的變道中,"刮"到了騎自行車的人,並下車查看對方傷情。這時“運動員”李某就拿出已經提前砸骨折的腳趾給車主看,要求去醫院檢查。

圖爲“運動員”所騎自行車

圖爲被害人所騎三輪車

等到檢查結果出來後,“運動員”李某就聯繫假扮的親屬阿龍(化名,另案處理),告訴其在哪個醫院。阿龍趕到醫院後,就與車主商談賠償金的問題,由於大多數三輪車都是沒有買保險也沒有上牌,因此車主一般都會答應私了。過程中“碰瓷”團伙配合默契,上演苦情戲碼以博取車主的憐憫和同情。

出於"撞"到人的愧疚心理,大部分車主都會選擇主動賠償,被騙金額在500元至5000元不等。拿到賠償後,團伙其他成員就會開車過來把李某和阿龍接走。

03

失手

多次套路已成功,卻在小欖作案時失手

據調查,被告人李某及其團伙先後在廣東、廣西境內以製造假交通事故爲由詐騙他人錢財,涉及金額共計人民幣13200元。

2018.3

李某夥同他人在東莞市某路段,採取上述方法騙取被害人4000元。

2018.4

李某夥同他人在廣州市某路段,採取上述方式騙取被害人5000元。

2018.4

李某夥同他人在廣西,採取上述方式騙取被害人4000元。

2018.5

李某夥同他人在中山市小欖鎮某路段,採取上述方式騙取被害人200元,在雙方爭執並在被害人支付賠償時被巡邏的治保會工作人員遇到。治保隊員瞭解情況後發現李某有“碰瓷”的可能,便將李某移交公安機關處理,經偵查,終破此套路。

04

判決

構成詐騙罪被判刑

法院審理後認爲,被告人李某無視國家法律,結夥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爲已構成詐騙罪,應依法懲處。依照《刑法》相關規定,最終對被告人李某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三千元。

法官提醒

審理此案的甘英法官表示:“碰瓷”類詐騙犯罪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車主怕麻煩的心理,所以發生事故後經常主動要求私了,以實現騙取車主錢財的目的。本案被告人正是抓住司機的這一心理,妄圖通過碰瓷行爲詐騙錢財,但終究還是逃不過法律的制裁。

甘法官提醒交通事故當事人,遇事要冷靜,採取正常的法律程序維護自身權益,以免上當受騙。在日常生活中,車主要遵守交通法規,儘量安裝行車記錄儀,發生事故後第一時間報警,並用手機拍下事故現場情況、位置等,方便民警取證和責任認定。

素材來源: 小欖發佈 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