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記者獲悉,黃石市陽新縣浮屠鎮公橋村緊扣黨建引領、公司運作、土地流轉、農戶入股、勞力參與的模式,有效地實現多產融合、資金整合,着力推動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抓住鄉村產業特色,實現多元致富。

8月13日,記者來到公橋村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在村黨員羣衆服務中心迎風飄揚,乾淨整潔的院落間,一條條水泥路入戶到家……一派和諧安寧的景象。

扶貧工作隊"主題黨日"活動

然而,4年前,公橋村既是重點貧困村,又是 "三類村"(指無人問事、無人管事、無人做事的村莊)。該村有310戶130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有74戶251人。幾年來,該村充分發揮農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通過實施強化產業基地挑"大梁"、合作產業活"大家", 一戶一策摘"窮帽"的措施,該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46萬元,實現了"脫貧摘帽"。公橋村黨支部紮實爲羣衆辦實事好事,獲陽新縣授予的"先進黨支部"稱號。

夯實基礎換新貌

記者來到公橋村農民明廷輝家,小樓裝飾一新,房間舒適溫馨,電視、洗衣機、空調及傢俱一應俱全,廚房廁所幹淨整潔。記者瞭解到,自2018年明廷輝開辦五金水電供暖商店及提供修理摩托車服務以來,他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他表示,以前家裏不僅愁喫穿,房子也很破舊,但是託扶貧政策的福,他的商店生意每年至少能掙5萬多元,如今也喬遷新居,過上了好日子。

公橋村的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更讓農村面貌一新。該村在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陽新縣審計局駐村扶貧工作隊和蹲點的浮屠鎮黨委書記柯賢高的指導、督促和支持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投入94萬元用來加寬擴建村主幹道2500米;投入76萬元用來硬化漿徹水渠3000米、水泥塊石漿徹河堤600米;投入120萬元安裝240盞路燈、綠化美化村組公路8000米;投入400萬元整治村莊、農戶牆體、"廁所、垃圾、風貌"綜合衛生治理,實現改窮貌、換窮顏。

特色產業促增收

公橋村圍繞"扶貧抓產業、產業抓合作社、合作社抓帶動、帶動抓貧困戶"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行"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農戶"的運行模式,確保貧困羣衆致富產業全覆蓋。

公橋村的龍頭企業"香韻莊園",種植了桂花、楊梅、櫻桃、枇杷、海棠等各種苗木1400畝。該村66戶貧困戶每年以土地入股分得該企業滾動紅利5萬元;36名貧困戶在該企業就業,每月勞務收入2200多元。此外,該村700畝的"富康園"的花卉、黃花等連片大棚,蔚爲壯觀,村民通過土地、勞務及扶貧資金入股種植專業合作社,每戶每年增收近4000元。同時,公橋村通過"股份合作,保底分紅"模式,投資260萬元入股"香韻莊園"等產業園,實現零風險,每年貧困戶分紅25萬元、村級集體收入14萬元。

公橋村黨支部副書記、副主任樂俊欽介紹,該村現已形成"農業+"多產業多業態發展態勢,特別是"香韻莊園"與旅遊休閒鏈爲一體,一年四季吸引了武漢、黃石、咸寧、大冶、通山等大量遊客。

"鐘點工"脫貧致富

在公橋村的"富康花卉"基地,記者看到28名農事"鐘點工"正在田間地頭勞作,在家門口當起"打工仔",月薪2000多元,獲得了穩定的收入。

花卉基地

今年,因疫情影響,很多貧困戶不能外出務工,導致收入"縮水"。隨着產業基地的復工復產,公橋村兩委積極引導產業基地、種植合作社及種植大戶優先"牽手"貧困戶,讓貧困戶既能就近務工,又獲得穩定的收入。

"我50多歲了,腿腳不方便,無法外出務工。今年經村兩委協調,讓我和妻子劉桂香到'富康花卉'基地務工,一人一天收入80至100元,這日子越過越好了。"貧困戶朱必永說。

記者瞭解到,公橋村農事"鐘點工"有123人,其中貧困戶39人,實行"日薪月結",每天工價80元至100元,實現了就業、增收雙受益。

返鄉創業添活力

今年40歲的返鄉老闆陳敦遠,自籌資金200萬元,利用荒山荒坡辦起了遠華養殖場,帶動7戶貧困戶就業,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村集體入股40萬元,年分紅6萬元。過去家裏窮,陳敦遠從2000年起就去河北打工,到2015年,也算小有成就。但當陳敦遠看到該村的變化時,他決定返鄉創業。記者來到華遠養殖場瞭解到,該養殖場現已出欄肥豬150頭,純收入30多萬元。陳敦遠表示,今年養豬行情好,年底應該可獲利50萬元。

記者瞭解到,陳敦遠的華遠養殖場有18間大豬圈,養了母豬15頭、仔豬39頭、肥豬28頭,這些豬的毛色光滑油亮。據陳敦遠介紹,他養殖的豬都是通過土法餵養,沒有餵過飼料,肉質獨特,美味營養,同時也十分暢銷,今年一頭肥豬可賣5000多塊錢。

遠華養殖場

據公橋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陳守義介紹,隨着該村拓寬了道路、增設了路燈、加強了綠化、吸引了遊客,昔日沉寂的村莊煥然一新,吸引了28名年輕人回來創業,袁知中、樂發銳、明平智就是典型代表。記者瞭解到,袁知中創辦了宇航家庭農場,發展魚鴨混養經營,去年收入22萬元;樂發銳發展水產、油茶、養豬等,去年收入28萬元;明平智成立新起點種養殖合作社,種水稻、養龍蝦、喂陽新豚等,流轉土地285畝,讓38民貧困戶就業,實現雙贏。

產業基地除雜草

曾經只有留守老人和兒童的公橋村,因爲年輕人的歸來創業,煥發出生機與活力。(記者熊源、胡毅、通訊員吳永風、曹紅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