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哲思创业

前言

7月份特斯拉Model3在中国的销量是11479辆,而国产蔚来、小鹏、理想都超过了1千量,这对于国产新能源汽车来说应该是一个好事,月销售破千台,意味着国产新能源汽车慢慢站稳了脚跟,获得了市场份额,甚至说有了一定的竞争力。

而理想汽车CEO李想发文感慨,国内新能源汽车在里程和性能都已经超越了特斯拉,为何销量却输的这么惨?甚至输在哪里都不知道,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李想的现实,理想的李斌

在李想的分析中,他认为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输在了充电站上面,而到目前为止特斯拉在中国大约有2500座超级超级充电桩,2400个目的地充电桩,能够覆盖90%人口密集城市。

也就是说在中国的一线城市特斯拉车主要充电基本都可以满足,是国内新能源市场中最大规模的单一品牌充电网络。

那充电桩是新能源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么?

假如真的和理想说的一样性能没有输,里程没有输,最后得出是输给了一个充电桩,有种其他白酒输给茅台的原因是,其他白酒没有茅台酒瓶子的感觉。

新能源汽车一个叫特斯拉,一个叫其他

新能源汽车目前在普通大众心智中只有两个品牌,一个叫特斯拉,一个叫其他品牌。

这个有点白酒里的茅台和其他白酒一样,就拿两个空酒杯倒出一杯茅台和一杯赖茅,真正能喝出不同的消费者有几个?

在燃油车里面我们知道奔驰的商务,宝马的年轻,土豪的劳斯莱斯,沃尔沃的安全,而新能源汽车大众知道特斯拉,还有就是其他品牌。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离不开它的品牌效应,这种品牌效应给了客户购买的理由。

为什么买特斯拉?因为买它的人多,所以质量应该会好些。

为什么买特斯拉?因为我更加了解特斯拉,所以我买。

为什么买特斯拉?因为它很科技,所以我买了。

为什么买特斯拉?因为他好像要贵一些,所以我感觉靠谱些。

上面是我问过买特斯拉的车主给我的回复,没有几个车主能具体说出特斯拉性能有多牛,也没有人说是因为他里程最远才买。

大家都喜欢买质量好的产品,但是消费者是通过什么来判断质量好的产品呢?是买的人多么?是品牌有没有很多人知道?是价格贵不贵?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营销困局

在互联网产品世界里面,做产品的思维是解决用户痛点,痒点,那新能源汽车的痛点是什么呢?

里程短,满足不了日常出行需求,痒点是新能源汽车更加有科技感,百米加速度更快。

目前我们就是按照这个逻辑来设计新能源汽车这个产品的,而互联网产品里面还有一个词,叫先发优势,也就是这个痛点已经有人做了个产品,已经先推向了市场,并且满足了消费者需求。

在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就是特斯拉的品牌领先优势,这种优势会一直持续,是具有品牌优势企业的护城河,也是对手难以逾越的大山。

用互联网产品思维去解决用户的痛点和痒点已经失去了品牌领先优势,在互联网时代是用流量野蛮的打用户,很多时候用户被信息流轰炸,所以最后烧出了一家企业,但是到消费品行业,触达的触角变无处不在,品牌的力量就出来了。

新能源汽车除了是新能源还有其他的细分领域么?

聚焦细分领域占领用户心智

在美国必胜客是第一的披萨品牌,在顾客心里代表了披萨,就像新能源汽车一样,特斯拉就代表了新能源汽车,想想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披萨连锁企业有没有和必胜客“全面”竞争?

他们都并没有去竞争,没有让顾客去选择,排名第二的小凯披萨聚焦于“外带”,排名第三的达美乐聚焦于“送餐”披萨,并且都是自己细分领域的第一名。

特斯拉汽车在顾客心里代表了新能源汽车这个品类,如果正面去竞争,肯定是不会有好的结果,那无法与之“全面”竞争,那回归到新能源汽车上,聚焦在一个细分领域,并且告诉消费者你是细分行业的第一名。

当然蔚来是换电解决方案这个领域的第一名,理想汽车是增程式汽车领域的第一名,这个是细分领域还是自己家的特色?

这两个细分本质还是里程焦虑问题,是企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里程焦虑,这个消费者是不会去思考的,买奔驰和宝马不会去比较这两个车油箱大小,也不会去想两家公司是用了什么方案去解决油箱的问题。

小鹏汽车说自己是最懂中国智能汽车,但是消费者不懂你,那你的品牌怎么深耕,怎么去传播?

目前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都没有挖掘一个新能源汽车的细分市场,甚至说都是在学习怎么制造新能源交通工具这个产品,因为提高里程这种确定的事情要容易做一些,思考品牌的怎么做这种不确定的事情要虚无缥缈。

那新能源汽车有哪些细分领域?这个问题的答案留给大家,你说还有那些细分市场?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请勿商业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