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巧虎KIDS中心獨家回應“跑路”質疑:不會一走了之,積極處理後續)

中國之聲報道北京大紅門銀泰巧虎KIDS中心宣佈破產,致使數百名學生家長蒙受損失的事件,引發關注。對此,北京大紅門銀泰巧虎KIDS中心相關負責人丁女士今天(16日)回應中國之聲稱,公司目前遭遇了嚴重的經營困難,但不會一走了之,正在積極協調處理後續事宜。

北京豐臺巧虎KIDS中心宣佈破產 引發家長不滿

日前,有多位家長向中國之聲反映稱,位於北京市豐臺區角門東銀泰百貨商場內的“巧虎KIDS”早教機構於8月5日發佈通告宣佈破產,通告稱,由於公司現金流不能支撐公司運營,公司已經向有關部門提出破產申請,並且,公司已經於7月31日經股東會決議中止經營,現已組成破產清算組進行清算。這一通知也引發了多位家長的不滿。

負責人回應:不會一走了之,正在積極處理

對此,北京大紅門銀泰巧虎KIDS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丁女士回應稱,目前公司確實遭遇了嚴重的經營困難,但不會一走了之,正在積極協調處理後續事宜。“我們並沒有對家長置之不理或者有意去拖延時間,我們現在正在非常積極處理。目前,已經有不少家長成功退費了。部分家長有轉學需求的,我們也在積極協調,既可以轉到咱們巧虎的其他門店,也可以幫忙聯繫轉去其他的教育機構,給家長們提供了多種選擇,我們會對學生和家長負責。”丁女士說。

資金週轉困難,部分教師兼職送外賣

受此前疫情、租金、人力成本等多種因素影響,從7月開始,公司已經無法全額支付教職工的工資,這也使得不少老師選擇離職,目前公司還在想辦法招聘新的老師,暫時無法正常授課。

停業期間,由於沒有資金入賬,公司只能按照出勤率或者北京最低生活補助對教師發放工資,這也使得部分教師生活困難,個別教師甚至靠兼職送外賣等補貼生活。“我們也很無奈,但是資金確實週轉不開。”丁女士坦言。

此外,丁女士透露,目前公司在職的員工都在積極處理該事件,但由於近期出現了不少沒有合同和收據的家長來索要退款或者賠款,覈實身份的工作量大增,這也使得退款、轉課等工作的處理進度放緩:“公司數據顯示,中心註冊會員不到400人,但近期以家長身份通過電話諮詢或者微信登記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000人。”

記者瞭解到,目前已經有部分家長拿到了退款或者辦理了孩子的轉學手續,但仍有不少家長對於公司的處理進度表示不滿。

代理商:巧虎kids項目獨立經營,與樂智小天地巧虎商品無關

該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就目前公司的經營情況,也多次向巧虎kids中國區總代理——上海鯡魚寶寶教育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反映,但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支持:“我們也把這個情況反饋給總部了,希望總部能給到一定的支持。但是總部跟我們說,如果你們有新的老師入職的話,我們可以提供培訓,但是如果沒有的話,希望你們能盡力自己去招。”

針對此事,上海鯡魚寶寶教育管理諮詢有限公司8月14日發佈公告稱,對於北京大紅門銀泰巧虎kids中心的後續進展情況,鯡魚寶寶公司會持續予以關注和確認處理的進展。此外,該公司還稱,巧虎kids項目由鯡魚寶寶公司取得品牌授權後獨立經營,與樂智小天地巧虎商品以及相關業務無關。

變更法人、減少註冊資本,是否提前準備跑路?

有不少家長反映稱,根據此前與早教中心簽訂的合同,落款方爲北京啓樂星銀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而這家公司在今年的7月16日完成了變更,公司名稱變成了北京思凱文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由500萬元變成了10萬元,法人也進行了更換。

針對此事,記者也聯繫到了此前北京啓樂星銀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呂寧,呂寧告訴記者,他是從2019年9月1日接手了銀泰的這家巧虎KIDS早教中心,接手初期,呂寧每個月都會面臨虧損,但他看好早教行業和巧虎品牌,便一直堅持。

不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從今年1月開始,呂寧的經營壓力更大了。呂寧透露,在停業的階段裏,租金並沒有得到減免,他不得不抵押了自己的房產來維持經營:“在疫情期間,我們遇到很大的困難,包括員工的工資、商場的租金等等,所以我也抵押了自己的房子,並且在很多的借貸平臺上面貸款了很多的錢來維持中心正常的經營。”

今年五月,迫於資金壓力,呂寧將早教中心轉讓給了現在的負責人,呂寧說,雖然經營困難,但其並未拖欠員工工資,相關的轉讓等手續也已經在六月前辦妥。對於網友質疑的“跑路”情況,呂寧回應稱,從五月至今,自己並未離開過北京:“逃跑都是卷錢走人,我現在虧了幾百萬,店也轉給別人了,我爲啥要跑?”

這家中心目前的負責人丁女士告訴記者,之所以變更了註冊資本,主要還是考慮了自己當時實際的經營能力,並不是有預謀的準備所謂“跑路”,變更過程中也按照要求進行了公示,所有的程序也都是按照合法的程序進行。

專家:適當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監管也不能放鬆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蘇培科認爲,受疫情影響,不少中小企業面臨資金的壓力,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加大扶持的力度,簡化包括貸款在內的手續等等。

同時,監管也不能放鬆,要加強市場監管首先,從准入資質入手,對相關機構進行註冊時的實際資本等進行調查、確認,從市場的入口對於撈筆錢就跑的惡劣情況進行防止;

其次,嚴格審覈辦學資質,建立健全行政監管、信用管理、行業自律等制度,建立社會教育培訓監管體系;

再次,加強市場巡查力度,工商、稅務等定期、不定期對相應領域的單位進行專項執法檢查,對經營情況通過年審年報等進行監測。

(總檯央廣記者錢成)

xwliu 本文來源:中國之聲 責任編輯:劉效武_NN411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