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電影早就想寫了,超喜歡的!

但是鑑於貓姐嚴重的拖延症,每次一打開電腦就困了乏了想喫零食想擼貓想打滾想看電影小說,就是不想寫。

於是明日復明日,終於明到今天了。

慚愧,這麼好的一部電影現在才寫,罪過,罪過。

OK,來聊下今天要推薦的電影。

《1917》

我去年第一次看完《1917》就特別喜歡,發朋友圈說希望這部電影能拿奧斯卡最佳。

當然,最後你們知道的,《寄生蟲》成了最大贏家。

不過,在第92屆奧斯卡上,《1917》也斬獲了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效果三座奧斯卡獎。

在此之前,這部電影也已狂攬了包括攝影、剪輯、原創配樂、藝術指導等在內的34座大獎,併入圍了十項奧斯卡提名。

豆瓣上,也有保持着8.5分的高分。

很多人哪怕沒看過《1917》,都對這部電影有所耳聞,因爲電影所用的拍攝手法是非常少見的“一鏡到底”。

雖然是“僞”的。

已經有非常多關於《1917》裏“一鏡到底”的詳細解說,從技術上到意義上,全面的概括都有。

所有貓姐就不再繼續詳細展開講述導演的操作手法是如何做成的。

反正簡單來說“一鏡到底”,就是一個長鏡頭。

“僞一鏡到底”就是用特殊的剪輯手法,是由幾十個長鏡頭拼接而成,假裝成電影是一個長鏡頭拍攝而成。

這種拍攝手法好處在於給人以一種非常強烈的沉浸式感官享受。

比如貓姐在電影院在看電影的時候,會很快沉浸入主角的視角,觀他所見,聽他所聞,讓我與主角一起置身於一戰殘酷真實的戰爭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真實地和主角同呼吸、共命運。

這真的是非常棒的體驗。

強烈建議去電影院看,感受感受場景中的絕妙光影美學。

《1917》的導演是薩姆.門德斯。

可能有人對薩姆·門德斯不是很瞭解,但你有可能看過他的銀幕處女作《美國麗人》,憑藉這部電影他一舉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我猜很多人都看過這張海報。

那年他纔剛滿34歲。

不折不扣一位才華橫溢的電影天才。

老實說,相比他的《美國麗人》,我更喜歡《1917》裏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統一,很有味兒。

電影根據薩姆.門德斯的祖父阿爾弗雷德的回憶錄改編的。

當時他的祖父正是一戰被派到法國參與戰爭的士兵,在當時他祖父是一位信號員,負責穿過敵佔區,找到其他失蹤的士兵。

在電影裏,是虛構了兩個年輕的英國士兵,布雷克和斯科菲爾德。

由於電話線被切斷,作爲信使的他們需要儘快將上級撤銷進攻的命令傳達給在戰線另外一頭準備進攻的德文郡二營,否則1600人將喪生於德軍的陷阱之下。

因爲這是德軍的一次戰術撤退,企圖誘敵深入絞殺緊隨其後的英軍。

更加嚴峻的是,布雷克的哥哥也在那1600人之一。

布萊克和斯科菲爾德在武愛器彈藥有限,無人知曉前方敵況下,跨越焦土,穿越戰壕,踏上了危機重重的送信之路。

跟隨他們兩個人的視角,我們可以看到戰壕泥濘骯髒的環境、麻木漠然的士兵、佈滿屍體的鐵絲網、一片寂靜的死亡之地。

戰爭的殘酷撲面而來,冰涼透骨。

一戰絞肉機的稱號,不是白叫的。

拍攝戰爭電影,有些導演喜歡用宏大的戰爭場面來展現戰爭的冰冷慘烈,比如去年上映的《決戰中途島》,2001年的《珍珠港》。

也有導演喜歡以人性爲入點,比如《拯救大兵瑞恩》、《現代啓示錄》等,剖析人性,深入探討戰爭的本質、戰爭的殘酷悲涼。

戰爭電影,本質是反戰。

《1917》不用宏大戰爭場面來表達導演對戰爭的厭惡與憎恨。

而是用強烈的對比來展現。

他們前進的前半段是焦土、屍體、鐵絲網、彈坑、戰壕...

驀然一轉,是春天的田野,水邊的櫻花,士兵在林中婉轉的歌聲。

這種對比鮮明的處理,讓人更是悲涼感慨。

所有人都知道,戰爭是慘烈的,殘酷的,不應該存在的東西。

人們一次又一次拍攝死亡,一次又一次展現戰爭。

所有的痛苦、血腥、悲涼都通過鏡頭直刺人心。

有用嗎?

斯科菲爾德在歷經千辛萬苦,甚至失去好友,才傳達了上級的命令,停止了進攻。

但是就在他鬆一口氣的時候,上校冷靜地對他說"

希望是一種危險的東西現在命令撤退下週又會傳達不同的命令結束這場戰爭只有一個辦法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

你以爲的傳達命令停止進攻,拯救了1600人的性命就故事完結了?

不是的。

這只不過是這部電影的結局而已。

在真實的一戰中,戰爭還在不斷反覆,明天后天明年後年,進攻撤退再進攻再撤退。

戰爭一直繼續着,在死了千千萬萬人之後,在你以爲戰爭終於結束之時,又來了個二戰大爆發。

二戰後呢,還有越戰、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

電影呢,也永遠在拍,《敦克爾刻》、《黑鷹墜落》、《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有用嗎?

可能有一點,可能也讓更多人認識到戰爭的殘酷,讓人們更渴望珍惜和平。

但是相比龐大的利益,電影又是沒用的。

只要人類還存活在這個世界,槍彈就會成爲某些想要攫取更多利益的野心家手裏最鋒利的武器。

和平,太難。

寫到這裏,有點喪氣。

罷了,說回電影。

看過電影的人,應該都對斯科菲爾德經過了槍林彈雨、懸崖激流後,來到那個靜謐的樹林,一羣士兵圍坐在樹林中傾聽他們的戰友清唱一首歌的那一刻所打動。

我是一個可憐的異鄉人穿行於這個充滿傷悲的世界我要越過約旦河我要去那裏 不再遊蕩他鄉我只要回到家鄉

旋律優美淒涼,歌詞令人心碎。

這是電影裏最觸動人心的一段。

所有拿着槍穿着軍裝的士兵靜靜地坐在樹林,做着上戰場前最寧靜最沉重的安魂。

這歌聲是如此乾淨,如此安靜。

而這寧靜安詳又可以離戰爭是多麼近。

也許,明天,他們明天就再也見不到太陽,長眠於此地,再也回不了家,見不到親人。

士兵渴望的永不是戰爭,而是回家。

斯科菲爾德穿越戰壕,躲過追擊,犧牲了戰友,拼盡全力去送到的信,也可能只是讓這1600名士兵多活一天而已。

1600人跳動的生命,也許很快就會死在下一場戰爭。

這1600甚至不過僅僅是其中一場戰爭的人數。

一戰死了多少人呢?

據統計,一戰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

二戰更是慘烈。

二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饑饉、缺醫少藥、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爲7000萬

但是呀但是,放到野心家眼裏,人頭對於戰爭來說,不過僅僅是一個冷冰冰的陣亡數字而已。

世界和平,不過奢望。

貓姐好像太過悲觀了。

不好,不好。

那麼許個願望吧——“希望世界和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