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魚說史

中國古代中原的王朝和周邊少數民族建立起的勢力,總是處於一種時而敵對時而和睦的複雜關係。

而這種關係是隨着雙方力量對比而變化的,中原王朝強勢,周邊勢力就會老實,而中原王朝弱勢,周邊勢力則會趁機進攻中原王朝,撈取些好處。

不過當中原王朝弱勢的時候,通常還會採取比較見效的辦法,來謀求周邊的穩定,即和親,也就是中原王朝的帝王將公主許配給少數民族勢力的首領,來換取和平。

當然,這個公主通常情況下,也並不是皇帝的女兒,畢竟邊塞那麼遠,又怎麼會讓她們去外地受罪呢,這些去和親的公主,一般都是宮女或者旁支宗室裏的女子,把她們封爲公主,再去和親。

歷史上最爲有名的和親事件有兩次,一次是漢朝時期的昭君出塞,另一次唐朝時期的文成公主入藏。

對於昭君出塞,我們比較容易理解,因爲當時匈奴強大,是漢朝做出了妥協,那麼文成公主入藏,發生在唐太宗李世民時期,此時唐朝的國力強盛,爲何還會發生和親的事情呢?

此外,對於文成公主入藏,我們也總是看到了文成公主爲國家和平作出的貢獻,很少人知曉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之後過得究竟怎麼樣。

其實文成公主入藏之後,在當地生活了40年,但是與松贊干布只一起生活了9年,因爲松贊干布在文成公主嫁給他九年後便去世了,之後文成公主在藏地一直寡居了31年,爲何她沒有再次回到唐朝去呢?

我們一起來看。

貞觀八年,吐蕃贊普的松贊干布向唐朝派出了特使,瞻仰到了中原先進的文明,爲了雙方友好,唐太宗李世民也派遣馮德遐出使吐蕃,雙方締結了友誼。

松贊干布見到唐朝那麼客氣,自己自然就不能再客氣了,於是就再次向唐朝派出使者,表示想娶個唐朝的公主,李世民聽聞這個請求,當即就嚴詞拒絕了,心想着,我大唐盛世,公主豈是你想娶就娶的,你想當女婿,還得先看我這個老丈人願意不願意呢。

松贊干布被拒絕了,很是受傷,於是決定幹一票大的,給李世民一些顏色看看,也就是想用武力迫使李世民屈服,從而達到自己娶中原公主的目的。

說做就做,松贊干布藉口吐谷渾不老實,隨即出兵擊敗了吐谷渾、党項等少數民族的勢力,進而進逼唐朝的松州,並且揚言若不和親,就別怪自己不客氣了。

李世民倒也不懼怕,命令牛進達率領唐軍先鋒部隊打擊吐蕃軍隊,一場小仗下來,松贊干布丟盔棄甲,後來唐朝大將侯君集又率領主力到達,松贊干布很慌,於是急忙退出吐谷渾、党項等地,並且派遣使者向李世民謝罪。

李世民倒也很好說話,見到松贊干布如此好說話,便不再追究他的狂妄,可是松贊干布還是不死心,做了夢都想娶個唐朝的公主。

不過這次松贊干布學乖了,他讓薛祿東贊帶着黃金五千兩和其它數不清的珍寶再次向李世民請求和親,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李世民見狀,自然也不好意思再次拒絕,於是就把一個旁支宗室的女子封爲公主,讓她入藏嫁給松贊干布,這位女子便是文成公主。

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正月十五,李世民正式將文成公主下嫁給了吐蕃的松贊干布,並且下詔讓江夏王李道宗持節親自護送,在吐蕃迎親專使祿東讚的伴隨下,文成公主踏上了西行之路。

文成公主一行從長安出發,途經西寧,翻過日月山,經過長途跋涉最終到達了吐蕃,松贊干布親自率領羣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謁見李宗道,並且行了子婿之禮,之後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共同返回拉薩,並且爲文成公主修築宮殿。

西藏有名的布達拉宮最初就是松贊干布爲文成公主修築的。

松贊干布非常寵愛文成公主,堅持秉承三個方針,文成公主的話要聽,文成公主的人要疼,文成公主不喜歡的事不做,就好比文成公主不喜歡吐蕃國的赭面(把紅色顏色塗在臉上)習俗,松贊干布就廢除了這一習俗。

當然單單隻有這些是不夠的,松贊干布還給了文成公主很高的地位,正如《賢者喜宴》記載:

有了松贊干布這樣的老公,文成公主雖然遠嫁異地但也是極爲幸福的,可是好日子總是短暫的,因爲僅僅9年之後,即公元650年,30多歲的松贊干布就英年早逝了。

文成公主16歲入藏,在松贊干布去世的時候,也僅僅只有25歲,如此大好青春,文成公主的人生可以說是剛開始,不過她並沒有回唐朝,反而一直在吐蕃寡居了31年,直到公元680年,因爲染上了天花而去世。

文成公主去世時,吐蕃王朝爲她舉行隆重的葬禮,唐朝還遣使臣親赴吐蕃進行弔祭,文成公主就這麼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

那麼她爲何不在松贊干布去世後返回唐朝呢,其實這正應了那句老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松贊干布對文成公主很好,即便是他去世了,文成公主也沒想着背叛他。

文成公主在吐蕃當地很受尊敬,即便是松贊干布不在了,當地民衆對她的尊敬也沒有減退,與其回到大唐默默無聞度過餘生,還不如在吐蕃當地備受尊敬的孤獨終老。

此外,文成公主的身份特殊,從她踏上入藏征途的那一刻起,她身上就肩負起了“和平大使”的身份,她又怎能爲了自己而回到大唐呢,所以於公於私,深明大義的文成公主,都只有孤獨終老這一條道路可走。

文成公主知書達禮,不避艱險,遠嫁吐蕃,爲促進唐蕃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增進漢藏兩族人民親密、友好、合作的關係,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所以她註定被銘記在歷史之中。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文獻:《舊唐書》、《新唐書》、《賢者喜宴》、《吐蕃王朝世襲明鑑》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