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時開叉車

休息時賣布

終於 這份“兼職”瞞不住了!

8月3日下午,秀洲某化纖廠負責人KIM先生在江蘇盛澤鎮和客戶談完生意,正準備考察當地布料市場,途徑一家門市部時,瞥了一眼。

這一眼,讓他不禁停下了腳步。

門口擺着一堆布料,巧了,怎麼這麼像自己公司生產的布料。走近一看,連標籤都一樣,再一看,標籤上還有自己公司的標誌。

連客戶名字都有!

要知道這些客戶標籤都是特別定製的

與衆不同 獨一無二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自己廠裏的布料怎麼會出現在這裏?

KIM先生如此震驚是因爲,這些特別定製的布料一般都是直接銷往海外的,不在國內銷售,就算是尾貨,也會定期由指定客戶公司購買,根本不會小批量流入二手市場。

事出反常。

回到單位後,當晚9點,KIM先生來到新城派出所報警。KIM先生是韓國人。從他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和斷斷續續的敘述中,值班民警陸曉傑聽明白了個大概。

陸曉傑隨即跨省調查。趕到江蘇盛澤時,該門市部已關門打烊。隔着玻璃門,陸曉傑看到了KIM先生口中的私人定製。

陸曉傑決定換個思路。馬上調取門市部周邊監控,尋找線索。

視頻監控中出現的一輛三輪車,成了關鍵。循着三輪車的送貨軌跡,陸曉傑聯繫上了門市部這批布的其中一個買家。

買家是巴基斯坦人。比劃了許久,陸曉傑通過買家終於聯繫上門市部老闆陳先生。原來陳先生這幾日回河南了,8月7號纔回來。

陳先生前腳回到盛澤,陸曉傑後腳就上門瞭解情況。把這批布賣給陳先生的不是別人,竟是他。

陸曉傑打通了嫌疑人領導的電話

接電話的正是KIM先生

嫌疑人李某是廠裏經常出入倉庫的叉車工,一收到警方傳喚,他就知道事情暴露了。

李某交待從去年10月開始,多次從化纖廠倉庫偷運126卷布料低價賣給二手市場,共獲利10多萬元。

“當時買了新房子,手頭緊,壓力大。看到公司裏的那些布料一直放着,就動了歪心思。”李某此時十分懊悔。

目前,李某已被秀洲公安依法刑事拘留。

不是你的

終究不是你的

切莫貪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