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峽水庫將迎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流量,四川盆地下了多少雨?)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8月10日以來,四川盆地中西部累計雨量普遍超250毫米,部分地區400~600毫米,德陽、綿陽局地達1000~1197毫米。受強降水影響,三峽水庫8月20日將出現74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入庫洪峯,爲三峽水庫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流量。四川歷史上首次啓動I級防汛應急響應,19日起,隨着主雨帶東移,四川盆地、西北地區東部雨勢逐漸減弱。

三峽水庫將迎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流量,四川盆地下了多少雨?

長江5號洪水形勢預測圖。來源: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

四川局地累計降雨量達1000~1197毫米

四川省氣象局監測顯示,8月14日夜間至18日,四川省西部開始的持續暴雨天氣,強降雨落區主要集中在盆地西部和川西高原及攀西地區。14日夜間至15日白天,強降雨主要位於盆地西部。從15日夜間開始,降雨增強範圍擴大,強降雨帶向盆地南部、川西高原東部和攀西地區擴展。

15日,廣元達區域暴雨,綿陽、德陽2市達區域大暴雨;16日,廣元、雅安、樂山3市達區域暴雨,綿陽、德陽、成都、眉山4市達區域大暴雨;17日,德陽、成都、眉山、樂山、涼山5市州達區域暴雨,綿陽達區域大暴雨;18日,廣元、雅安、成都3市達區域暴雨,眉山、樂山達區域大暴雨。

此次過程具有雨強大、持續時間長、覆蓋範圍廣、累計降雨量大的特點。累計降雨量方面,8月14日20時至18日8時,全省1001站降雨量爲50.0~99.9毫米,1198站降雨量爲100.0~249.9毫米,637站降雨量爲250.0~399.9毫米,166站降雨量爲400~600毫米;累計最大雨量出現在德陽旌陽區黃許鎮,爲865.0毫米,最大小時雨強在德陽旌陽區黃許鎮,爲118.4毫米。

此外,綿竹(16日302.6毫米)、龍泉驛(16日264.3毫米)2站創有氣象記錄以來日雨量極值,北川(16日266.6毫米)、江油(16日242.3毫米)2站爲有氣象記錄以來第3高值。

中央氣象臺監測顯示,8月10日以來,四川盆地中西部累計雨量普遍超250毫米,部分地區400~600毫米,德陽、綿陽局地達1000~1197毫米。四川蘆山、什邡、崇州等14縣市日雨量突破同期極值,其中9縣市突破歷史極值。西北地區東部前期降水較多,甘肅中東部、寧夏南部、陝西中南部等地出現40~90毫米的降水,其中部分地區出現100毫米以上的降水。

三峽水庫將迎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流量,四川盆地下了多少雨?

14日夜間~18日四川省降水情況。來源:四川省氣象局

三峽水庫將迎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流量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18日消息,受強降雨影響,沱江、涪江發生超保洪水,岷江將發生超歷史洪水,嘉陵江北碚站19日洪峯水位在保證水位附近。長江上游幹流朱沱站19日洪峯水位將超保證水位2.4米左右,寸灘站20日洪峯水位將超保證水位5.5米左右。

據預測,受上述來水影響,三峽水庫20日將出現74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入庫洪峯,爲三峽水庫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流量。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8月18日11時升級發佈長江上游支流岷江洪水紅色預警,繼續發佈長江上游幹流宜賓至寸灘江段、沱江、涪江洪水橙色預警,嘉陵江、三峽庫區洪水黃色預警。

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18日消息,目前,青衣江雅安城區段已出現百年一遇洪水,預計整個青衣江流域將全面超過保證水位,大渡河下游、岷江下游也將出現全面超警超保洪水,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按照《四川省2020年防汛抗旱應急預案》規定,經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研究決定,8月18日5時啓動I級防汛應急響應,這也是四川歷史上首次啓動I級防汛應急響應。

19日起四川盆地、西北地區東部雨勢逐漸減弱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介紹,西南渦與冷空氣共同作用是造成四川盆地出現連續強降雨的主要原因。19日起,隨着主雨帶東移,四川盆地、西北地區東部雨勢逐漸減弱。

8月17日至26日,主要降雨區位於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大部、東北地區、黃淮北部、華南以及西南地區東部,累計降雨量一般有40~80毫米,其中,華北東南部、東北地區南部、黃淮東北部、四川盆地西部、華南中南部以及雲南和陝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區100~200毫米,四川盆地西部和華南沿海局地可達250毫米以上。

上述大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上述地區需防範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和城鄉積澇等災害,尤其是四川盆地中西部等地累計雨量大、持續時間長,發生山洪、地質災害及中小河流洪水的氣象災害風險高,需加強防範。同時,需重點關注長江上游、黃河中下游、海河、遼河、珠江等流域降水情況。中央氣象臺8月18日18時繼續發佈暴雨黃色預警。

新京報記者 鄧琦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

netease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李昂_NBJS102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