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7日,

山西白求恩醫院心內科病房

從急診收治了一位特殊的心衰患者

——81歲的趙奶奶。

患者檔案

老人來自太原市婁煩縣,患有多年高血壓、糖尿病、心房顫動、心力衰竭,本次住院主要是因爲嚴重心衰和腹腔內的一個巨大腫瘤折磨着患者令老人家感到生不如死。瘦弱的老人腹腔像額外放進一個“足球”,壓迫着老人的胃腸、擠壓着胸腔並導致胸廓變形,這麼大的腫物加重了患者心力衰竭,患者平臥就感覺呼吸困難。住院前1周,老人氣喘顯著、無法平躺睡覺、連喫飯、排便都心慌、胸悶、氣短,而且腫物壓迫導致噁心、腹脹、腹痛、排大小便困難,讓一生愛乾淨的大娘痛苦不堪,生活質量嚴重下降。

事情還得從7年前說起,當時家人就發現74歲的老母親腹腔長了拳頭大腫物,大夫建議手術治療。孝順的兒女們怕母親遭罪,更怕母親因爲熬不過手術而突然離開他們,子女們選擇了保守治療,就這樣腫物持續長大。老人的病情也逐漸加重,至今年7月下旬,老太突然出現全身乏力、氣短、心悸,食慾下降、大小便近乎失禁......家人非常着急。

求醫歷程

聽說山西白求恩醫院與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建立了區域醫療合作,把國內頂尖的醫療帶到了山西。孝順的兒女帶着年邁的老母親,懷着滿腔希望輾轉到了山西白求恩醫院。經過細緻的瞭解、檢查,最終老人的疾病診斷:全心衰竭(心臟射血分數37%)、I型呼吸衰竭、低氧血癥、代謝性酸中毒、心房顫動、雙側胸腔積液、疑似起源於附件的腹腔巨大囊性腫物:17.52cm*13.44cm。

好事多磨

擺在面前的艱難選擇

81歲高齡的老人,心力衰竭本身就是心臟病的終末期,巨大腹腔腫物更是讓瀕臨崩潰的心臟雪上加霜。治療上如果單純治療心力衰竭、控制房顫,不摘除巨大腫物,心臟衰竭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改善;如果摘除腫物又擔心患者心臟功能耐受不了手術,有可能猝死在手術中,並且這麼重的高齡病人不管怎麼治療都有隨時猝死的風險。治療方案陷入進退兩難中。王改玲主任醫師團隊,將病情彙報給了來自同濟醫院的山西白求恩醫院心內科主任趙春霞主任醫師。看着病人痛苦的表情,趙主任詳細詢問病史,仔細閱讀病歷、認真查看病人後,向患者及家屬說道:“老人病情確實複雜、手術風險極高,但不做手術幾乎沒有希望,我們先把病人的心功能及一般情況改善後再請婦產科會診,同時聯繫武漢同濟醫院經驗豐富的婦產科專家高慶蕾教授爲老人手術,心內科專家手術時全程陪同,爲患者的安全保駕護航”。“真的可以麼?”聽完趙主任的安慰,一家人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然而,好事多磨!

術前再次複查:腹盆腔腫物變大:22.01cm*20.17cm*18.41cm,同時雙小腿肌間靜脈急性血栓形成。血管外科準備在婦科手術前,爲患者做血管介入手術植入濾器以防小腿血栓脫落導致致命的肺栓塞,然而術中發現左髂總靜脈、下腔靜脈受腫物壓迫閉塞,置放濾器防止血栓形成的方案失敗。患者又多了一項肺栓塞風險!

晉鄂聯手

多科會診度難關

經過10余天的心內科治療,患者可進食、心功能得到部分改善。術前經心內科、婦產科、呼吸科、重症醫學科、麻醉科、消化科等多科會診。8月11日,由武漢婦產科專家高慶蕾教授主刀,山西白求恩醫院婦產科吳素慧主任、劉小春主任、心內科趙春霞主任、麻醉科韓衝芳主任及莊萍醫生等多學科團隊協助,共同努力,趙奶奶歷時2小時的手術順利完成。術中在腫物囊袋中抽出3000ml黃色液體,又取出很大的畸胎瘤。手術切口小,幾乎無出血,早上10點病人安全返回心內科CCU病房,醫生們都很開心,家人更是感激不盡。

從患者治療方案的確立到請同濟婦科專家、並親自術中監測到術後隨時的關懷,趙春霞主任在患者治療過程中能堅定的爲患者提供最佳方案,她的舉重若輕來自於精湛的醫術、高度的責任心和勇於擔當的大醫情懷。她對病人真誠付出得到同行及家屬的一致好評。8月12日趙春霞主任,一到醫院就直奔CCU病房看望老人的術後恢復情況,這個一生堅強,辛苦奔波養活6個兒女的老人,一看見趙主任激動的熱淚盈眶:“謝謝趙主任,謝謝婦科專家,謝謝白求恩醫院、謝謝王改玲主任醫師團隊,是你們給了我二次生命”,看着病人和家屬開心的笑容,每個醫護人員從心底裏替他們高興,也爲自己的職業感到自豪!

山西白求恩醫院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共建區域醫療中心,就是提高山西省醫療、科研、教學、管理水平,解決三晉百姓看病難及異地就醫多問題。中心建立以來,一個又一個疑難、複雜、高質量的救治成功的病例不斷湧現。

區域醫療建設正當時,山西白求恩醫院將繼續秉承格物窮理、救死扶傷的院訓,爲人民羣衆提供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