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工作組組長孫春雨(左)在查看果樹生長情況。 李國濤 攝

初秋時節,走進故城縣董學村,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映入眼簾:特色果品長勢喜人、房前屋後乾淨整潔、村內街道四通八達……

曾經的貧困村能有如此光景,不僅依靠村民的勤勞肯幹,更有駐村工作隊的傾力幫扶。“董學村共有521戶、1524人,耕地4017畝,是一個傳統的農業村,無工副業基礎,村民收入較低,收入主要依靠種植糧食和外出務工。工作組入村時,村裏共有貧困戶22戶、39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駐董學村第一書記孫春雨回憶起當時情景時說,當時就一個想法,一定要當好羣衆小康路上的“領路人”,讓貧困羣衆富起來。

爲精確掌握董學村實際情況,工作隊一進村就馬上進入工作狀態,即時開展入戶走訪調研,瞭解村情民意。董學村歷史悠久、底蘊豐富,人均耕地多,特色產業有基礎……通過精準走訪調查,工作隊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對該村基本情況、經濟發展現狀、羣衆發展願望等有了清晰認識。經過與村“兩委”和黨員、羣衆代表反覆商討,工作隊提出發揮全村耕地較多的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

致富的思路有了,選拔致富帶頭人就成了關鍵。爲此,駐村工作隊辦夜校、搞培訓、請能人、找路子,組織村民去外地學習考察,邀請省林科院專家到村開展現場教學,截至目前,該村先後湧現出蘇成志、蘇紅偉、蘇志剛等致富能手。如今,在致富能手帶動下,董學村已發展油蟠桃200多畝、水果冬瓜60畝、小米100多畝、核桃1400餘畝,並組建仲舒、衆志品誠、學懂三家種植合作社,註冊了衆志品誠、米老蘇兩個商標。今年,蘇成志的衆志品誠合作社油蟠桃畝均收入達萬元,猶豫了很久的貧困戶蘇俊章,今年決定將全部耕地都種上油蟠桃。

與此同時,駐村工作隊還因人制宜,幫助貧困戶蘇立根等解決了就業,幫助蘇湘傑等在校生落實了教育扶貧政策,幫助蘇桂新等安裝了光伏發電設施,幫助蘇強等享受了金融小額貸款,目前,全村所有貧困戶都有了至少一項產業扶貧項目。

作爲西漢教育家董仲舒下帷講學的地方,如何藉助這得天獨厚的優勢,助力董學村產業升級、走上更加富裕道路呢?答案是叫響董子故里名片,發展鄉村生態遊,這是駐村工作隊新謀劃的董學村長遠發展思路。

“要想吸引遊客前來,優美的生態環境是基礎。”孫春雨說,藉助衡水市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契機,他們爭取到了大運河董子文化園項目落戶該村。項目完成後,將大大改善該村生態環境和旅遊環境。

該村還大力實施人居環境整治,集中開展村莊淨化、綠化、硬化。他們組織村民清除垃圾、柴草等雜物30餘噸,硬化核桃園區道路3200米,硬化村內道路2700米,投資70餘萬元改造危橋,安裝太陽能路燈70盞,建成文化廣場1397平方米,粉刷牆面2萬平方米,栽植垂柳、海棠等觀賞苗木2100株,灌木1萬餘株等。如今的董學村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改變,爲鄉村旅遊發展奠定了基礎。“原先村裏到處是垃圾,道路坑窪不平,現在路建好了,路燈也裝上了,還修了小廣場,城裏人也羨慕我們的生活。”董學村村民蘇飛高興地說。

隨着衡水市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的臨近,蘇成志敏銳地“嗅”到了商機,他決定對桃園實施提檔升級,建設精品油蟠桃採摘園,發展休閒採摘遊。在董學村,像蘇成志一樣,謀劃着發展鄉村旅遊項目的村民不在少數。

“如今的董學村,村容村貌整潔,產業發展興旺,下一步將重點推進特色種植與鄉村旅遊融合發展,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致富奔小康。”說起董學村未來發展,孫春雨滿是憧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