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家特约回答:全科陈医生)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按不同的标准分类不同,主要包括:1)按照变应原种类分季节性和常年性,前者发作呈季节性,常见致敏原为花粉、真菌等,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有关;后者呈常年发作,致敏原包括尘螨、蟑螂、动物皮屑等室内常年性吸入物变应原,或与某些职业有关。2)按症状发作时间: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前者指症状发作<4d/周,或<连续4周;后者持续性指症状发作≥4d/周,且≥连续4周。3)按疾病严重程度分:轻度和中重度,轻度症状轻微,对生活质量(包括睡眠、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未产生明显影响;中重度症状比较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过敏性鼻炎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可伴有眼部不适症状。轻症不影响生活工作,尚可忍受,中重度患者,给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影响生活治疗,病情严重者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结膜炎等并发症。

针对过敏性鼻炎,如何延缓和避免发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预防和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避免过敏原:治疗首先是查明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变应原),是防治过敏性鼻炎最为有效的方法,但困难在于,有时候无法找到确切的过敏原。或者过敏原找到,但是无法完全避免。必要时可采用脱敏治疗、以及鼻腔生理盐水冲洗等方法。

2. 药物治疗: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扑尔敏、开瑞坦、西替利嗪等)、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等)、减充血剂(麻黄碱滴鼻剂、尔可安等)、皮质类固醇(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

3. 降低鼻粘膜敏感性治疗:包括下鼻甲冷冻、激光、射频、微波治疗等

4. 中医中药治疗:包括中药汤剂和针灸治疗、三伏贴、鼻贴等以及穴位注射、穴位按压、泡脚等,也有一定的作用。

总的来说,过敏性鼻炎,一方面和自身体质有关,另一方面和外界环境(过敏原)接触有关,最重要的是通过多种途径增强抵抗力,尽量避免过敏原,减少发作频次,其他主要就是对症治疗。

得了过敏性鼻炎,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专科检查及过敏原检测等,如能明确过敏原再好不过,然后再根据病情行进一步治疗,平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规律作息,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