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來這部電影,是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一。無論是國內外的觀衆對這部電影都鮮有差評,那就是《肖申克的救贖》。很多觀衆都對這部電影印象深刻,不過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這部電影改編自恐怖小說大師斯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

這是一部難以言說的影片,很大程度上我不知道該用怎樣一種方法來傳達這部電影的精髓。以下內容,大家姑且一看。

一、希望與自由

關於這部電影表達的主題,網絡上很多網友的說法並不一致。有人說這是自律;有人說這是毅力。當然了,我並不否認這些說法,在電影中這兩點也體現得淋漓盡致。但在我的觀影過程中,我所體會到的是非常強烈的希望與自由的味道。

從安迪被捕入獄,他就看似已經失去了希望和自由。也許他的冤屈永遠不會被人所知道,也許他要在肖申克的監獄中度過很多年,然後垂垂老去。

但事實上安迪並沒有,我們所看到的安迪是一個費盡心思想要從這裏逃出去的,充滿對未來的希望的一個人物形象。

這讓我們不得不反思,真正支撐安迪在監獄中度過這些日子的是什麼。

其實,我想了許久無非就是希望。我們常常會提到一個詞:“絕望”,我們真應該想想所謂“絕望”到底是什麼樣的。

沒有人對絕望給出一個定義或者劃分,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迎來轉機。真正的絕望,唯有放棄希望而已。

因爲有希望,所以安迪拜託瑞德弄來小錘子。更是因爲希望,安迪纔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錘子挖地道。也許你會說,挖地道而已。想一想,一天可以、兩天可以、十天八天呢?三五年呢?最後安迪成功逃生,靠着的是非常強大的意志力,靠着的是他強烈的希望。

再說說“自由”這個主題,很多的電影都對“自由”這個主題有個詮釋。但他們只是告訴你,自由很重要,自由會讓你快樂。但是,它們並沒有告訴我“自由”到底是什麼樣?是逃出牢籠獲得肉體的隨意支配權?還是擺脫道德與文明的枷鎖,在精神世界裏裸奔?

這部電影告訴你,“自由”是勞動過後的一瓶啤酒。我真的是對這個畫面印象尤爲深刻,溫暖燦爛的陽光撒在瑞德臉上的時候,我彷彿看到了自由的樣子。

也許他身處肖申克監獄,但他有希望、他安然、他身上照着的陽光是自由的、他呼吸的空氣是自由的、他手裏這瓶啤酒是自由的。

自由原本沒有模樣,是我們強硬地給它畫了一張臉譜。

二、真正厲害的電影是對原著的昇華

沒錯,當我敲下這行字的時候,我就確定了我是這樣認爲的。名著改編從來都不少見,不論是從以前還是現在。

我們常常都面臨着一個問題,改編到底應不應該遵循原著的全部劇情?我的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我們常常用是否把原著還原來評判一個影視劇作品的好壞,這是不公平的。尊重原著≠照搬劇情。

以《肖申克的救贖》爲例,安迪爲瑞德等獄友爭取來的啤酒其實原著裏並沒有,這一段完完全全是編劇和劇組人員添加進去的。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一段確實是點睛之筆。不管是從凸顯主題還是對安迪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又或者對於整體劇情的安排來說都是一個非常漂亮的點。

電影中還有很多或添加,或改寫的劇情橋段。如果非要提原著的話,兩者差異還是比較大的。但你能說《肖申克的救贖》就不是好電影嗎?答案就是,很少有人認爲《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爛片。

這就是合理改編的重要性,不只是從原著角度來考慮,更重要的是劇情的節奏是否合適,劇情的邏輯是否通順,修改過添加刪減後能否讓電影的主題凸顯出來,讓電影更增色。

這纔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常常把事情搞混了。總以爲原著的劇情就是最合理,最自然的了,卻很少有人去考慮這樣的橋段劇情放在電影裏是否合適。這也是國內爛片層出不窮的原因之一,麻煩各位編劇以後可以上點心。

好了,話說到了這裏也要接近尾聲了。雖然我仍然想不出合適的需要來表達《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但我的確已經盡力,它是一部讓人說不出來哪裏好的好電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