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冬日的某一天谢家人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时,忽然飘起了大雪。当时的名士谢安兴致,指着窗外问道,“大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谢朗为了展示自己才华,抢着答道:“像在空中撒盐(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在一旁不慌不忙地说道,“不如比作是柳絮随风飘舞(未若柳絮因风起)。”

年少的谢道韫将冬雪比作深春柳絮纷飞,形似而意至,谢安对此很是赞赏,后人也常用“咏絮之才”夸赞在文学方面有才华的女子。

这是大部分人对于谢道韫的全部印象。

事实上,无论才华气质还是为人处世,谢道韫都丝毫不逊于当时的魏晋名士。

谢道韫出身陈郡谢家,是“旧时王谢”那个谢,“谢家子弟,衣冠磊落”那个谢。当时家族中名满天下的谢安带头避世隐居,领着一群子侄谈玄对弈,过着世外仙人的日子。

谢道韫,便是在这样环境里长大的小仙女。她的才华不仅体现在咏絮,诗文亦是灵气横溢。

谢道韫曾写过一首《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这首诗虽不如咏絮有名,但笔力刚劲雄健,气势与胆魄完全不输男儿,具有一种非凡的气度,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崇高精神。

除却诗文,谢道韫还擅长纵谈玄理,见识与谈吐也甚是不俗。

据说,谢道韫婚后,有一次小叔子王羲之在厅堂与人辩论不过,她知道后,有意解围。但因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便让丫鬟在大堂用青幔挂在门上遮住自己,然后旁征博引,有理有据的将对方辩论的无还口之力,使得对方甘拜下风。

以上这些都只能概括谢道韫的才华风姿,事实上,她还是一位气场强大,能挥刀上阵的女中豪杰。

谢道韫晚年时,孙恩之乱爆发,叛军攻至会稽城下,她的丈夫王凝之当时作为城内的最高长官一心奉教,不做任何防御,以致军队冲进城中,谢道韫的丈夫儿女均死于战火。

危急时刻,谢道韫一身素衣,一手抱着外孙,一手提刀,凭着一腔怒气斩杀敌军数十人,最后因寡不敌众,在出城前被捕了。

叛军首领下令要将他们斩杀,谢道韫挺身怒目斥道:“事在王门,何关他族!”一席话掷地有声,令人动容。她和她怀中的小孙子因此留得一命,离开了会稽。谢道韫自此隐居,寡居终老。

故事说到这,一代才女的风貌由此展现,观其一生,敬她才高品洁,叹她生不逢时,令人唏嘘。

为何说她生不逢时?这其间让人遗憾的主要有两点:

一、遗憾她非男儿身,虽有才华,却只能困于小小的闺房;

二、遗憾她所嫁非人,不能煮书泼茶,互为知音。

还有一大遗憾,就是谢道韫生前所做书卷散佚,鲜为后人所知,不过这主要是我们的遗憾,就不做详谈。

从第一个遗憾说起:

虽说谢道韫自幼生长的环境风气开放,不拘泥于世俗礼法,与家中男儿一般悉心教导,长大后气韵非凡,被时人赞为“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但毕竟当时的年代对女子有诸多限制。

就因为谢道韫是女子,所以她为小叔子解围也只能躲着青幔身后,若是男儿身,她便能有更多的机会与人俯察万物、畅谈玄理,也能像当时的名士竹林七贤那般放浪形骸,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晚年面对孙恩之乱,也能站到台前代替迂腐的丈夫做好站前准备,何至于城破家亡!

第二个遗憾,只看概括便觉得十分心酸了。

古代不比现代,婚姻于女子而言是一辈子的事情。谢道韫与丈夫王凝之三观不合,却不得不共度一生。

其实当初,谢安为谢道韫选夫婿也是认真考量过的,两人家世相当,王凝之虽不如其弟风雅,有些木讷,但看上去忠厚老实,像是一个居家的好丈夫。

却不想他的木讷老实本质上是迂腐,对于从小身边名士云集的谢道韫来说,委实难以忍受。婚后不久,谢道韫就跟谢安抱怨过:“长年和我们家叔伯兄弟相处,竟不知世间还有他这样的人。”

只是木已成舟,无可更改。若是没有叛乱,两人也许能凑合过一生,但暮年却遇上了孙恩之乱。

王凝之沉迷于当时的天师教,敌军都快兵临城下,谢道韫劝他积极做准备,可他却一心开坛做法,祈求天君保佑。

结果城破家亡,王凝之不仅作死了自己,还作死了自己的儿女,谢道韫只得亲自提刀上阵,拼死为剩下的家人杀出一条血路。

晚年她隐居会稽时,有人慕名拜访。说及自己的家门不幸,谢道韫悲恸难抑制,泫然涕下。

谢道韫才华横溢,执笔素手也能握刀,却困于女儿身,败于错误的婚姻,如一颗耀眼的星辰,就这样悄无声息的陨落与风雨飘摇的东晋王朝了!

不过,今人看古人,难免带着上帝视角,认为古人经历的苦难造就了其成就,可我们并非他们本人,那些苦难与他们而言是磨练还是遗憾到底是未知。青史之名,赞誉或诋毁,毕竟都是后人评说,活在当下,或许才是每个人最真实的渴求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