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故事从这里开始

昨天才去看的《八佰》,不为别的,因为穷,而且没时间。

总的来说,《八佰》作为我从去年就开始期待的电影,最终成品属于中等。

在管虎导演众多优秀电影中,惯用的人性挖掘与讽刺,在这部电影中都成了一笔带过。

因此,《八佰》这种战争历史题材,在管虎手中算是发挥失常了。

艺术不足

《八佰》的故事是群像戏,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说过,看过电影的人也能感受到。

而且制片方似乎有想把这个拍成“建国三部曲”那样的明星+大制作的银幕作品。

因此,《八佰》这部电影当时最大的宣传点之一,就是群星云集。

不过,和《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这种大时代背景主旋律电影不同,《八佰》的原型故事并非家喻户晓。

犹记得当年看《建国大业》时,大家最爱讨论的就是:你看,张国立饰演了蒋介石,唐国强又演了一次毛泽东,蒋经国的扮演者是陈坤诶,冯小刚还真有几分像上海滩大佬杜月笙···

当年数明星和看剧情并不冲突,相反给了年轻一代观众最好的代入感。

这种做法,《八佰》却并不适合,至少是用在电影中的效果不佳。

前面也说了,《八佰》拍成了群像戏,而这个群像是大多数观众并不知熟悉的群体,如果不是特地去查阅历史,就连《八佰》中的核心人物——国军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都缺乏一个稍微全面的认知。

对于《八佰》,如今的观众最大的代入感,就是抗日战争,民族存亡。

那么,想要电影限定的时间内,既输出艺术表达,又完成人物形象构建,困难重重。

于是,我们在《八佰》中看到了本该作为核心主角的谢晋元在前期似乎多次游离剧情之外,倒是一些普通士兵和杂牌军、民众加入了平分剧情和角色比重的过程。

而欧豪、姜武、王千源、李晨、张译等这些似乎叫不上名字的角色,又成了事实上的主角,承担着这部电影核心的艺术表达。

觉醒!

苏州河北岸,是士兵的觉醒。南岸,是民众的觉醒。

看到没,这一河之隔,其实从电影表达上来说,并没有给出完整的区分,因此这个河所造成的的艺术冲突并不大。

思想的觉醒,往往应该是矛盾冲突激化的一个必要过程,在电影中,这就意味着要放大招了,大多数俗套的影视剧,往往就在这时候给主角一个出其不意的反杀机会。

然而,《八佰》没有。

我们可能会在每一个角色觉醒的片段中读懂他行为逆袭的变化,比如郑恺饰演的士兵背着炸弹毫不犹豫跳入日军小分队中,这股子慷慨赴死的意志让我动容,而紧接着,楼上的国军士兵排成队,为了阻止日军爆破墙体,一个接着一个往下跳,那一瞬间,我甚至感受到一股悲壮的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一个合格的情绪递进,如果这部电影主要是围绕郑恺这个角色,我觉得会很成功。

当然,如果是聚焦在欧豪饰演的端午,或是姜武、张译、王千源等人饰演的角色身上,同样可以更加聚焦。

但是导演偏偏不,他很倔强的想拍一部时代群像戏,可是《八佰》的故事始终没有走出四行仓库。

你说国际局势动荡,没有任何体现。

你说总裁,甚至是上峰有政治原因,也没有体现。

好吧,你说国军与日军之间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交集,在这里还是没有体现。

其实,说到底,这部电影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壮士,他们应该是一个整体,在没有完全接入真正的大时代背景前提下,把原本应该聚焦的整体还拆分成多个小块,观众的注意力彻底失焦。

如果你跟我说还有南岸的民众呢!

那我告诉你,南岸的民众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甚至相比北岸杂牌军中普通角色的意识觉醒,最终投身战场的形象转变,南岸的民众所谓的觉醒可以说是隔靴搔痒。

这群人中也时常出现一些有特写镜头和台词的角色,但南岸民众的刻画划水严重,他们既没有明显投身战场的壮举,也没有对当时民众麻木的深入鞭笞,相反,从一开始,就觉得这群人淡定如斯,然后莫名其妙就开始了支持北岸的战线统一。

其实南岸角色众多,但并不需要每个人都看起来像主角,南岸想要表达得更为妥当,只需要在这里找到一个见证者(就像片子开头出现的那个讲述者),导演不需要全景式展现南岸用感动自己的方式去支持北岸,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参与到普通角色中的行为,然后深入带出当时民众内心的想法即可。

比如那个小混混小刀一角,从一开始不顾他人死活,到最后莫名其妙就勇敢赴死,这个角色有更加深入挖掘的空间。

而片中侯勇饰演的那个南岸居民,没事在楼上搞得跟个观察家一样,用言语表达愤怒,甚至最后还出来放两枪的行为有点多余。

这更像是导演想要把这部片子拍成主旋律的做法,于是我们看到后半段不断在煽情,那个护旗是如此、北岸大反攻是如此、南岸民众迎接军人更是如此。

这种煽情有点流于表面,就像姚晨饰演的何香凝在片中冷不丁来了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一样,太过无力。

历史失真

其实现在想想,《八佰》没能在去年上映也情有可原,建国70周年的大时代背景,《八佰》却在歌颂国军,似乎不太合时宜。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国内抑制这类影视剧的创作,从今天的《八佰》能上映,说明问题不在审查。

相反,当年毛主席评价八百壮士是民族革命典型之一,上海解放后,时任上海市长陈毅还特批政策,为八百壮士余部士兵解决生计。

其实,不分政党,不论立场,八百壮士所代表的是当时中国人民坚强抵御外侮的精神体现,但《八佰》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历史失真。

如果说《八佰》改编自真实历史,但是如前面所说,本片又将整个事件单独剥离,历史上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历时4天,而这一战役的结束,标志着中日淞沪会战结束。

但这并不是《八佰》故事的起点和终点。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宣告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从8月13日一直到11月12日,持续3个月,中国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这一战打得很惨烈,中国基本没有太大的还手余力。

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的时间是10月26日-11月1日,这个时候的淞沪会战接近尾声,而且日军大部已经不在上海,国军也早就撤出去了。

谢晋元部留守此处,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掩护部队撤离,第二是牺牲给全世界看。

其中第二个目的属于政治目的,也是最为核心的一点。

当时的上海,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国民党高层也知道靠着一个四行仓库守不住上海,对于整个战局而言也没有意义。

但是,这场show必须做,国民党总裁试图用这场壮烈牺牲,赢得国际上的支持,这一战略我们不做评价,我们只知道,谢晋元部是政治下的“炮灰”。

他们最大的成功,就是战死沙场。

可是,这一点,在《八佰》中并没有过多提及,导演沉醉于描写许多小角色的内心变化,却忘了把谢晋元这个真正的核心人物当时所处的境地描写出来。

作为军人,他需要服从上峰命令,以死报国,抵抗外敌。作为军队领导,他要带着一帮新兵蛋子(这群人基本都是新人),守着一个他知道必死的命令。

谢晋元应该是最纠结的人,但是,有关于这些细节,连同当时四行仓库外的战局背景都没有。

从头看到尾,可能会记得比较深刻的是,一群英勇的国军,意志力爆表。

这也就造成了后面黄晓明饰演的说客突然进来,流着眼泪说了一番劝导的话,然后谢晋元就决定带着队伍撤到租界区,显得莫名其妙。

也是这个撤退的过程,让之前一直在渲染大家的意识觉醒以及民众的热情之类的场景,来了个硬着陆,导致前面的情绪烘托没了落脚点,只能靠字幕去继续传递情绪。

《八佰》在谢晋元率部撤入租界区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这套路,管虎在《老炮儿》也用过),和没有开头的背景介绍一样,八百壮士的故事也没有一个艺术化妥当的收尾,匆匆忙忙。

枪声之后

那么,谢晋元部最终的下场如何?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当时的上海处境,1937年的时候,上海已然成为了中国最繁华的贸易港口,很多海外物资都是通过这里运入中国内陆,同时上海也是当时中国最富裕的地方,商业繁华、物欲横流。

上海真正发展的历史并不长,而这段历史很大程度上都跟外国列强有着极大的关联。租界,是当时上海最明显的标签。

英美法等国在上海开辟租界,在租界内投资产业、兴办学校等,带动了上海的发展。

在香港拍摄的有关民国时期的电影中就能看到,更多都是以上海为核心城市背景,而其中不乏各类外国面孔,他们充当警察、律师、老师、老板等角色,这其实是当时中国上海比较屈辱的历史记忆。

而《八佰》故事发生的背景,就是因为苏州河南岸为英美公共租界,此时的日本还不想单挑英美等国,所以哪怕是攻打一河之隔的四行仓库,也保持克制,生怕误伤南岸租界内的居民,引起国际纠纷。

日本的这种行为其实值得我们始终警醒,国弱之时,你只能面临屠杀。而一河之隔的英美租界,因为国力强盛却可以享受太平。

弱者就是如此。

几年前在看中国电影历史时,对这段记忆印象深刻,在中国电影史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孤岛电影”。

这个比较悲凉的名字,讲的正是从1937年日军侵华到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岛,发动太平洋战争,日军全面占领上海这段时间,公共租界内一股中国电影创作者所拍摄的电影作品。

很多年前,我看电影没有想过它会和历史这么接近,后来才知道,1949年之前的中国电影,基本上都是与时代密切相关。

“孤岛电影”正是其中之一。

其实很多年轻人说起华语电影,都会想起香港和台湾,而电影1905年进入中国之后,一直到建国之前,上海是最热闹的地方,无论是优秀创作者还是海内外优质影片,都汇聚上海。

而1937年之后,许多电影人要么逃往内陆向后方撤离,要么跑到了当时还比较安全的香港,大名鼎鼎的邵氏兄弟早在1924年就在上海成立了天一影片公司。

因此,我们重新审视“孤岛电影”时,最主要的焦点还是与大时代背景相结合,孤岛其实是电影人的生存夹缝,也是当时上海租界内的人们最直观的生存状态。

孤岛电影在艺术上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突破,但是在商业上却引起了上海的观影热潮,而那时候因为身处租界,大家拍不了太过激进的电影,于是电影创作者选择借古讽今,比如《木兰从军》这样的电影,激发大家抗日思想。

值得肯定的是,孤岛电影期间,没有出现一部宣扬汉奸意识的电影。

那么回过头来说一下《八佰》这部电影的后续,四行仓库保卫战之后,谢晋元余部被缴枪然后进入公共租界,这之后被租界当局安排在收容难民的地方住下来,成立孤军营。

在之后的4年里,他们在谢晋元的带领下依旧不忘操练,始终心系国家,开始办学校,加强自主学习,制作手工商品(拒绝卖给日本人)。

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刺杀身亡,年仅37岁。

这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租界,孤岛电影时期结束。

这之后谢晋元余部被日军送往各地,有的在折磨中死去,有的在劳累中死去。

1946年,剩余还活着的人从各地回到上海,总计100余人。他们请回老团长的遗孀,在老团长的陵墓四周搭起棚子住了下来。

内战爆发之时,这些人不愿打内战,有的当了车夫,有的当了警察,有的做了苦力,隐匿在人间。

所以,《八佰》的故事,远不止四行仓库那4天时间,他们存在的意义,也并不只是苏州河北岸的军人热血。

有些人倒在历史车轮下,幸运的是,那个时候,有人前赴后继护着无情车轮下即将被碾压的生灵。

中国不可战胜!

-END-

关注我,一起探索更多电影吧!

喜欢的话,记得小手点一下扩散出去哦~

更多影评:娱观(smshe189)

相关文章